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1987,我们的红楼梦读后感400字(3)篇

1987,我们的红楼梦
作者:欧阳奋强
87版“宝哥哥”欧阳奋强用文字、影像来回忆人人心中《红楼梦》剧集经典,欣赏独属于“87红楼”的经典美学意境。2017年是87版电视剧《红楼梦》播放30周年,贾宝玉扮演者欧阳奋强亲自执笔,采写了当年参与电视剧拍摄的100多位剧组人员,讲述该剧筹备、拍摄的细枝末节、来龙去脉,讲述红楼演员的人生故事,以第一手的资料与读者共同完成这场盛大的文化集体回忆。有当年拍摄戏里戏外的点滴故事,全国海选、集中培训、正式开拍,多情公子和大观园中的姐妹在镜头外,有竞争也有友爱。这些青年男女脱下凤冠霞帔,走出红楼,踏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书中图片大多来自演员珍藏,有很多都是首次公开,忠实还原“红楼梦”的古典美,再现80年代中国的颜值担当。除了演员,作者也将笔触聚焦于王扶林导演,以及配音、作曲、演唱、服画道等幕后人员。书中涵盖几乎所有演职人员,出镜的主演、群钗、丫鬟、婆子、小厮、小孩;幕后的导演、配音、配乐、美术、化妆、服装,完整讲述每个人的剧组往事,人生历程,满足你对该剧的敬畏和好奇之心。王扶林导演的气魄与才华,幕后人员的通力协作,都是《红楼梦》得以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1987,我们的红楼梦读后感400字 第(1)篇

‖经典,是每个人潜藏在《红楼梦》里的“工匠精神”

从1987到2017,87版《红楼梦》已经走过了三十周年。

2008年李少红导演翻拍新版《红楼梦》时,全国再次引发87版《红楼梦》的播放热潮。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次全国的观众,没有被强迫,没有被倡议,人们终于心照不宣地一致表示那是部无法逾越的经典。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然有它不可撼动的理由。我想国内现在怕是少有一部电视剧会引起全国关注和支持了,87版《红楼梦》入选演员时明确规定,不启用明星。所以入选的演员来自各行各业,最感动的是全国海选演员的过程中,演员去所在单位请假去北京试戏,许多用人单位本来不同意,但一听说是拍摄《红楼梦》,当即表示同意支持。

三年拍摄,饮食起居皆知识,天理人情尽祖训。为了拍好《红楼梦》,导演王扶林不仅请当时的红学大家王昆仑、吴世昌、周汝昌、邓云乡开设培训班授课,还让演员们长时间生活在一起培养感情,大家平时看的、说的、想的和演的都是《红楼梦》,从而营造了一个浓浓的“红楼”情境、“红楼”氛围,不但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还产生了一起发酵的效果。

曹雪芹先生当初刚写出《红楼梦》的时候都是手抄本,想必不会有人称其为经典。经典不是谁人颁授给的荣誉,不是按谁的意志打造的,更不是重赏之下买来的。经典是经过长时间历史沉淀、经过广大人民群众检验而被社会公认的。

七年准备,三年拍摄,强大的专家阵容,从主角到配角,从小姐到丫鬟,从作曲到歌手,无一不精挑细选,不精益求精。每一个演员的刻苦努力,每一个幕后人员的执着坚守,相信有敬畏才有标准,任何精品、经典都是用时间、拼搏、才华、心血和青春乃至生命在特定时代背景和适当条件下打磨出来的,是每个人的全力投入成就了这部经典的传世。

1987,我们的红楼梦读后感400字 第(2)篇

用了6个多小时看完了欧阳奋强的《1987,我们的红楼梦》。

欧阳用六个章节分别介绍了87版红楼梦中的众多人物扮演者及幕后超强的主创团队。

第一章宝黛釵凤;第二章正册钗群;第三章红楼太太夫人婆子们;第四章红楼钗群;第五章红楼爷们;第六章王导和幕后功臣。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名著第一次以电视剧形式呈现的作品,有划时代的意义!当年的万人空巷至今仍记忆犹新,陈晓旭的林黛玉,邓婕的王熙凤,李婷的贾母等众多形象已成经典很难超越,她们和自己想象中的人物形象高度吻合而深植心中,至今的翻拍已无人企及。

最让人眼热的是演员们可以亲眼目睹亲耳聆听现在看来高山仰止的大师级作家书法家文学家及红学家如沈从文启功曹禺周杨周汝昌等一大批神级教师团队的讲授和答疑解惑!最令人羡慕不已。这个创作团队太重量级了,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欧阳以亲历者的身份置身其中,把幕后花絮,班子成立,从角色圈定又选拔,到台前幕后的点点滴滴,从演员角色把握定位勾勒演绎到幕后作曲,歌者,美工,道具直至配音,一一娓娓道来,揭开了罩在这部经典作品身上神秘面纱,呈现出经典作品背后的喜怒哀乐!

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创作指南,指导你要想完成一部好作品应该怎么做!告诉你做一个台前风光露脸的好演员不易,做一个台后支持团队的比如美工比如作曲比如录音比如剪辑等等更不易!

它应该成为那些想成为“好演员”的小鲜肉们的必读教科书,好演员不单应有一张镜头脸,更应该置身人物灵魂,深度挖掘做足功课,每一个人物的演绎都应该是走一个他的人生,倾情投入融为一体!如此,想不出成绩,都难!

1987,我们的红楼梦读后感400字 第(3)篇

引:

梦非梦,缘非缘。

妄自蹙眉妄自愁。

水中月,镜中花。

叹春花谢泪痕流。

《1987,我们的红楼梦》作者欧阳奋强通过自述《红楼梦》拍摄前后各种人物的介绍与描写。尤此也表达了作者对这部精品力作之情怀!<感激、敬意之情>

《红楼梦》原著曹雪芹,至问世以来,不少人都对其进行了评论,正所谓一干个读者一干个梦。

《红楼梦》这部经典之作,不只是写感情且也是一部写少女们的故事<那个时代>,至主人公在所处那个时代,生活圈子里所感受到的少女们的悲剧。作者则是站在一个无比赞美也无比哀叹的高度来写。曹雪芹也就是用这样一种视角来描写他所熟知的女孩子。

寂莫了繁华,埋葬了天涯!

当然,同时塑造了一个具有民主思想、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色彩的主人公形象,通过对主人公的独特视角,来表达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无奈和愤息。也高度浓缩了作者对这一令人无奈的社会现状的真情实感!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通过这种赞美和悲悯同情的笔调,来描写所有女孩子的聪明才智和美丽,对其她们的悲剧命运及遭遇鸣不平。

古今一梦尽荒唐,悲喜干般同幻渺。

《红楼梦》也正可说是一部‘’怀金惮玉‘’之书。〈金之宝钗,玉之黛玉〉以这两个人物作为代表。此书就是为当初那个时代女性唱的一曲哀歌。这个哀歌里面透着由哀的赞美的基调,但更多还是哀叹她们的悲惨命运。

花谢花飞飞满天,葬花泣花为红颜。

袅婷如弱柳扶风,梨花带雨胜西子。

至这部《红楼》一梦梦干年,干古绝唱永不衰。只有‘’灵魂‘’的演艺才造就出了不可逾越的传世之作!

四大名著之首当之无愧!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