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路遥传》读后感_1200字

《路遥传》读后感1200字

早晨从中午开始

深夜,刚忙完静静躺在床上。对着黑暗长吁一口气。心血来潮,突然想为这本记叙路遥生平的《路遥传》写点东西。

路遥的所有作品我都曾拿来读了一遍又一遍。《在困难的日子》中的农家小子马建强,《人生》中的高加林,黄亚萍最终由于没有勇气跟随高加林回村当农民,永远无法走出精神失恋的痛苦阴影,最该受人怜悯的刘巧珍为被县里清退的高加林求信说明他心底里爱的仍然是高加林 …其中《平凡的世界》读的次数最多,敬佩的人物最多,也感触最深。

路遥曾说:在平凡的世界里,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确实如此。日子不平静,一切都在暗流涌动。

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第一次读是中考后的暑假,天气炎热,闲来无事。便开始读…后来上高中陆陆续续读了很多次。

高三时读的最多,每次感觉自己快撑不下去的时候,打开《平凡的世界》第三部便开始读,我不得不说:这本书陪着我度过了我那一阶段最困难的时刻。这也是我现如今喜爱读书的缘由:了解世界,汲取营养。

说说书中内容吧。

《平凡的世界》共三部,我最喜欢描写少平在煤矿那段经历的第三部,较之前两部,也是给我精神上巨大震撼的一部。

记得以前, 从未过这本书的同学问我:这本书好在哪?我说:你自己读读吧,我说不上来。

写这本书的作者永远只有一个, 但看这本书的读者却有千千万。每个人去读,读后大概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是自己心中的“最佳读者”。

后来他读了几遍,对我说:田晓霞死了,这个结局很让我伤感,他们那么相爱,最后因为一场水灾,导致天人相隔。

对于这个结局,我后来读着读着觉得这种结局,其实对少平、对晓霞都是一种解脱。

后来我还就我的这种不成熟看法,同汉文化教员探讨过。老师鼓励我勇敢去想。

今天在这里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如果你有缘看到我这段文字,而你恰好也对此感兴趣。那就接着读吧…

我觉得:少平虽然性格坚强,懂得自强自立,非常爱晓霞。但他骨子有种与生俱来的农民的卑微感(这点作者在第三部中提了两次)就凭这个,他可能到最后不愿意连累晓霞,让晓霞和他一块在煤矿吃苦(毕竟人家晓霞打小就是家里的明珠,现在又在省报工作)而痛下决心与晓霞一刀两断,把晓霞推给高朗,这个与晓霞家世相符合的绝佳人选。

我们常说:你爱一个人,肯定舍不得让她吃苦。少平是那种总为别人考虑的多,而最终苦了自己的人。晓霞临死前,少平还去晓霞单位一趟,目的就是找晓霞聊聊,决定与晓霞的目前感情。然而晓霞并不在。

我觉得理性看:晓霞死,未必不是对少平心里的一种极大解脱,对照霞来说,她也就不要想她和少平这个煤矿工人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下去,也是挺好。

最后,还是要感性的说一声:晓霞离世了,真可惜。(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