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在爱和自由中行走》读后感900字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早上打开手机时,看到推送的一条消息,今天是**的生日。虽然是一个ID,但是我知道是她的。心中默算,我们竟然有八年失去了联系。我们认识是因为在同一家单位工作。她晚一年。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们成为好朋友。工作、生活我们无话不谈。她于我早一年离开单位,跟着先生出国。她跟我讲因为身体不适回国,我去看她,整个人都已经瘦了一圈。原来我们都正好怀孕,不同的是我是好消息,她是坏消息。修养一个月后,她又跟着先生东奔西走,而我在家照顾小孩。有一天,看到手机有个未接电话,是国外的区号,打回去,也没人接听。我想也许就是从这个时候,我们开始走散的吧。随后我自己也来到新加坡,换了手机号码,努力的开始适应新的环境。偶尔我会想起,她在做什么呢?在异国还是回国了?如果是通讯这么时髦的今天,我想我们也许就不会就此断了联系吧。于是,不由得想起了李叔同的《送别》,去看她的那一次,我并不知道,那是最后一次再见,生活的辗转,让我们在不同的风景中飘零。
就这样,整整一个下午加晚上,朴树唱的《送别》,不停的循环、反复。不论听的是词还是曲,似乎都可以附上自己各自生活的一段场景。你看到了吗?长亭、古道、夕阳下的芳草,晚风、杨柳、笛声、重叠的山影,一切都是远景,都是模糊的,因为友人的身影渐行渐远,我泪眼婆娑。此去一别,也许就是经年。一直佩服前人,为什么寥寥数字,却让人感受到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多做一字的解释,都显得多余。你看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一次遇见,便有一次离别。遇见时有多么美好,离别时就有多感伤。亦如烟花,绽放时有多炽热,消失时就有多凉薄。可是啊,余温会在很长的时间温暖彼此。此去一别,愿你安好。当你想来时,别犹豫,我会永远在这里迎接你,亦如我们从来没有分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