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奇特的一生(精装珍藏版)》读后感_1800字

《奇特的一生(精装珍藏版)》读后感1800字

时间开销小结

人真是奇怪的动物,有时候想的跟说的不一样,说的跟做的又不一样,想的跟写出来的还不一样,不如动物简单,做条件反射就可以了,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动物有没有安全感?

这周读了格拉宁的《奇特的一生》,想学学主人公的时间-事件统计方法,前一周已经开始记录了,但是效果不怎么好,这周系统的记录了时间的开支,感觉还不错。

看电视的时间用的多了点,一周13个小时,平均每天将近两个小时。

写日记时间长了,而且容易烦躁。

读英语时间太少,要增加。

健身的时间少了。

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另一方面又感觉时间浪费了太多。

人不是败给环境的,也不是败给别人的,最终是败给自己了。

回想2016年的今天,真想不起来干啥了。所以记录时间有个好处,以后想查查哪天干什么事情,翻出来记录就可以了,不用冥思苦想。

可能得了“初老症”,中午吃的饭菜,晚上就记不起来吃的是什么了。

太健忘,只能靠笔记录下来。

“在上帝面前坦白,总要比在凡人面前坦白容易些。把自己的弱点、恶习、空虚等统统暴露在众人面前和自己面前,是需要勇气的。”

暴露一下也好,可以让自己羞愧一下,产生改变的动力。不过要想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还得靠内心的觉醒,要不然只能是一时的愧疚换来短暂的动力,长久的愧疚终究会习惯成自然,最后练成一个厚脸皮,不知道什么是愧疚了。

“我们一生的时间,大部分用于错误及种种恶行;很大一部分虚抛浪掷,无所事事。我们整个一生,几乎都没有用来干应当干的事。”

总结一下,好像真的是这样。今天填一份职业分析表,有一项要求填写这辈子最成功的三件事,想破脑袋也没有想出三件事。最成功的事估计就是从亿万个精子里边脱颖而出,存活了下来吧!可这也不是我的功劳啊。

“所有的时间一视同仁,一样宝贵。对于人,不应当有什么坏的、无用的、多余的时间。”

不管你在不在,时间一直都在。对于我们人来说,时间一定要跟生命的意义在一起才有意义。否则就是虚执浪费。偶尔的放纵也是可以的,只要别忘了心中的目标。

“他的时间好像是物质,不会无影无踪地消逝不见,不会消亡;它变成了什么,总能查得出来。由于做了统计,他获得了时间。这是最实在的收获。”

时间可以比作物质,也可以比作金钱。如果人的一生比作一定数量的金钱的话,谁都想买到性价比最高的东西。就是用这些时间来创造的价值就是你买到的东西。性价比自有衡量它的方式。

这应该是很实际的思考方式。不过每个人消费这些“金钱”的方式不一样,有的人可能会用来享乐,有的人可能会用来创作。都无可厚非,最后都要花完,能在终点的时候无怨无悔,就说明你的“金钱”买到的东西性价比比较高。

人与人是不同的,即使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产生的想法不一样,无需太苛求自己。例如今天在读书群看到这样一段话:

“在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解决方式其实是有层次之分的。如果只是为了对付当前,那就动一下智力,找到合适的方法化解即可;如果要长久的解决类似问题,那就必须花费精力,找到其内在的规律,一劳永逸的给出解决方案;但更深层次的,其实不在于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如何面对问题,因为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所以更关键的是要有足够的耐力,在死而后已的心态面前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而是成为了一种学习的动力。为了成功而去学习,还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去面对成败,这种内在的转换将让问题发生本质的变化,问题不再是一种困扰,而是一份乐趣。我们的社会有太多考试的狰狞,却极度缺乏学习的温度与耐心,有太多麻木的厮杀,又太少醒觉的对弈,我们太想跑赢时间,却不知我们自己才是时间唯一的刻度,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我们自身,如何面对我们就是如何面对问题。  ”

像这种思考的深度,我也只有望洋兴叹了。不过还有挽救的办法,就是学着跟智者一起思维。

“人们经常充满敌意地对待时间。空间、物质——这些东西都能以某种方式加以驯服。时间却始终那么放荡不羁。”

时间不是我们的敌人,时间是我们的朋友。

“对于柳比歇夫,任何时候都不能说他已“成为”怎样一个人,他永远正在“逐步成为”怎样一个人。他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变化,他总是重新考虑,不断提高对自己和理想的要求。”

把时间规划一下,定个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年目标,定期总结,做一个不断探索内心不断进步不断反思的人。希望在时间殆尽的时候,每个人都能够无怨无悔。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