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不必交谈的时刻》读后感_1400字

《不必交谈的时刻》读后感1400字

      这是一个时刻,应该可以言说了。距离读完这本书很久了,我也又翻了很多次,笔记划了140条了,这本书内容其实并不是很多。
       记得初遇时,极偶然,在夜间,不知然。还是备考期间,真是作死,当时还刚刚买了特价30元的《魔鬼经济学》,穷啊,想看完,一没钱,二没可以放心荒废的时间。可是呢,就在第二天,亲情赞助我,帮我买了这本也不便宜的书的皮卡丘,感动的泪流。然后你就知道了吧,我忍不住激动一天看完了。。。内容没啥好说的,就说一个其他话题吧,关于我对文字的执念和发誓此生不绝的迷恋。

     是什么能让一个人如此地信赖文字,托孤一般地将自身的情感倾注其中呢?我想,其交由笔尖带出的可能是类似信仰的一种东西吧!它隐秘,真诚,精致,细腻,神圣而又不可侵犯,所以更多时候,在我一眼能从文字里看到我想要的东西时,我就会迫不及待地想通过文字去深入了解书写之人,感悟着他的感悟,最后一般也不会令我失望,只因最初就已经确认过了,不会错。

已经有很多人不理解了,当然也有问过,我怎么会那么纠结和痴迷一段话,甚至一句话,那你也可能不理解我读完的很多书,划线都很多,并且喜欢的也会多次回温,只为让那份感动在不同时空间,经由全身再流淌一遍,说实话,这是一种多么简单、方便又廉价的能让我获得幸福、满足的方式呀。我非常珍惜,也有用力去把握,握住的就是我的指纹了,没有一样的。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不入流的文字控,遇到有感觉的,我只想躲起来,前前后后,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读,读到无限制的思想倾流,就算读不出来什么,我也相信这只是一座待喷发的火山,我多么想将空气中的微尘全部收集起来,只为铸成一座连思想都无法企及的城池,一个代表幸福的存在。

书中那些美好的、超越我理解范围的想法,它们最初彼此碰撞时产生的微小火花,有一天会突然像爆炸开的星云般再次出现在我脑海。作者,一个我并不曾谋面的人,或许也不属于同一个时代的人,把这个危险又美妙的想法放进了我的脑袋,在我准备好之后,引爆它。

那么,再分享几个划线。

  • 有多少人愿意透过你模糊不清的外在,费力花时间去了解你的灵魂呢?太神秘容易被孤立。

生活之上的事情才需要愿望,而生活本身并不需要愿望。
我开始想,人的天真是什么?大概是允许被浸润吧。它不可重来,但也不会丢失。因为陆陆续续的不相信,相信也开始变得遥远。
人,若能感受到绝望,是因为真的渴望过。那么,如果我们还能有一个夜晚,能回想起这种浸润全身的渴望,或许我们还能记得曾经为了别人哭。
更高一级的交谈是开启彼此“说”的愿望。要跳出交流与非交流的抉择,不直接,所以不落入速度与形状。更简单说,双重独白。如果一定要定义这个状态。这时候你们在此刻也在未来。而真正开口的时候,对面是否还是这个人,其实并不重要。最好是天下,是万有,是昼夜。这种交谈是促进孤独的,因为它使得两个人的线条不必相交,而取道纵向向上。有分量的孤独被促进了,便是友谊最紧要的地方。
在有相近价值观的前提下,距离是一种稳定,而不是辽远。
我喜欢聪明的人。也喜欢内心坚硬一些的人。敏感不等同于柔软;敏感和坚硬是可以并存的。“扶强不扶弱”,我以为同样也是在说朋友。
你想起谁,你才会知道谁的生活。人认识另一个人的方式很安静。
要听从的声音从来稀罕。
给多了,只会显得廉价。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