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游戏》读后感2500字
【绑架游戏】
[角色介绍]:
佐久间俊介:赛博计划设计师
葛城胜俊:日星汽车副社长
葛城树理:葛城胜俊千金(非婚生)
葛城千春:葛城胜俊二千金
[游戏背景]:日星汽车公司新车上市,赛博计划作为外脑合作公司,以“汽车公园”方案为新车宣传造势。方案最后阶段,却收到通知:“汽车公园”方案因遭到副社长葛城胜俊的强烈反对而全面归零,如果要继续合作,必须更换现任负责人佐久间俊介…
[角色选择]:佐久间俊介
(前方全是剧透)
——————游戏开始——————
第一关:[接受任务]
NPC角色小塚:“佐久间的做法有其独特之处,可能短期内会吸引眼球,但他缺乏长远的目光。他的方案或许简单易懂,但无法掌控人心。为了新车的推广,提出‘汽车公园’的提案,想法欠缺深度。下次请交给具有远见卓识的人来负责——这就是葛城的原话。”
任务:#不逃跑,一定要和葛城胜俊对决!#
地点移动:田园调布(葛城胜俊宅第)
第二关:[接近千金]
一个女孩从宅子翻墙而出,打车行至第一京滨大道,试图入住酒店但被拒绝。佐久间俊介在咖啡店了解到,女孩是葛城胜俊与之前情人非婚生的女儿葛城树理。那之后他协议离婚又再婚,与现任夫人有了女儿葛城千春。树理离家出走,可是她身无分文,她想要拿到属于自己的钱,请佐久间以绑架的名义向葛城家索要一千万,佐久间俊介拒绝了。赛博公司开会后佐久间俊介因被葛城胜俊无视而心情烦闷,邀请模特真纪吃饭。
NPC角色真纪:“淳子说了,他们不用佐久间真是愚蠢。世上没有人可以像你这样,无论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完美。她说除了犯罪以外,没有人能赢得了你。”
任务:#热身结束,开始绑架游戏!#
地点移动:单身公寓(佐久间俊介住所)
第三关:[开始游戏]
了解树理离家前的行为,思考绑架计划细节(乙醚,夫妻两人,监禁地点小房间),创造绑匪性格(谨慎细致,做事迅速果断),确定勒索金额(三亿),寄出绑架信(剪碎各个方向胡乱贴),开始使用URL进行交易。树理突然回忆起,给在美国的好友打过电话留言。
任务:# 我想消除证据!#
地点移动:横须贺(好友手机所在地)
第四关:[消除证据]
NPC角色咖啡厅服务员:今天您开车了吗?什么样的车呢?深红色的车,带敞篷?是……品川的车牌吗?您的车……被喷漆了。”
树理成功消除录音,到宾馆电话联系葛城胜俊,“人质”报平安,同时留下汽笛声作为干扰信号。树理想到妈妈带自己去过的三浦半岛顶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带来的爱情假象,以肉体联系确定信任。
任务:# 就快拿赎金了,是什么方法呢? #
地点移动:花园饭店(面对大路的15楼单间)
第五关:[取得赎金]
在三脚架上装上录像机,调整镜头角度和镜头远近,让葛城胜俊一直在环岛绕圈,录影结束后终止交易。
又开始交易,树理指挥葛城胜俊换车换人(避免追踪器),同时佐久间俊介电话联系日星汽车销售店取副社长的箱子(帮助转移勒索金)。佐久间俊介用英语指挥葛城胜俊停入正确的车位,同时通知销售店转移箱子,送给树理。叮嘱完绑架细节,藏好赎金以后,佐久间俊介和葛城树理分别。
任务:# 树理为什么要撒这样的谎?#
地点转移:单身公寓(佐久间俊介住所)
第六关:[你好千春]
葛城树理没有回家,葛城胜俊没有来上班,铺天盖地的报道都是树理失踪了,电视新闻里葛城树理的脸却完全不认识。假的树理其实是千春,真树理的尸体在横须贺出现,还发现了男人的阴毛和精液。
千春再次来到公寓,坦白是她失手杀了树理,和爸爸葛城胜俊将计就计,用佐久间俊介的绑架游戏掩盖真相。在横须贺的经历是为了留下足够的“物证”。喝酒后的佐久间俊介开始意识模糊,说出了自己最后的底牌“汽车城公园…文件夹”。
葛城胜俊:“游戏结束了,但是,还没有分胜负。我给你看了我的牌之后,你手上又拿着什么牌?”
那是张照片,照片的场景谁都能看得出是这个房间。假冒树理的千春,正用托盘端着她给我做的饭……
——————游戏结束——————
终于写完了这些,其实并没有想过自己会用这种方式总结故事情节的发展,可能因为我太笨,没办法埋伏笔,同时展开好几条线索。只能按照他的故事情节来写梗概。
在开始刷东野奎吾的书之前,初初曾和我分享过她的看法,她说东野奎吾的书不是在写悬疑推理,他在写人性人心。我觉得初初说得很好。
绑架游戏一开始,佐久间俊介的角色并不讨喜,但不得不感叹,角色形象真的很丰满,我甚至都能想象他的成长,小时候冷静站在门外听着父母争执,也许中学用自己的知识报复过欺负自己的同学,大学谈过不温不火的恋爱,公司聚会上冷眼看着耍酒疯的同事,嘴角是轻蔑的笑。
我觉得葛城胜俊和葛城千春之所以那么轻易的就骗到了佐久间俊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假的“树理”。千春用树理的身份第一次和佐久间交谈时曾说:“他们一直无视我的存在。即使带着笑脸,也只是面具。”
我想,“树理”的话也是佐久间心里的话。他也曾设计过同样的游戏“青春面具”。
[意思就是无论谁都会戴着应付某一场合的面具。不能撕破别人的面具,因为谁而一喜一忧都没有意义。归根到底一切不过都是面具。]
父母离异,他和妈妈住在舅舅家,外公外婆,强势的舅妈,扶不起的舅舅,大家都带着面具,活在面具后面,所以他也带上了面具。
他和树理,有着类似的成长经历,同样的感慨,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他会被爱迷惑,甚至想过这一切结束后怎样可以继续在一起,为什么明明千春有那么多的漏洞他都没有发现。但是他也喜欢千春,千春的眼神,千春的聪明,千春的果敢,千春的活力,千春柔弱的样子,千春伤心不安时湿漉漉的眼神,我想他也爱着这些,不然不会在推想出一切以后还和千春聊天,喝下那一杯密斯嘉雪丽。还有,他不会拍下那一张反转胜负的照片。
我不否认我很喜欢看感情线。我觉得看一段感情生根发芽舒枝展叶迎接风雨开花结果的过程,真的很有意思。人心里那些很细微的感觉其实有时候也会带来感情的蝴蝶效应。
东野奎吾总是留了足够多的想象空间给我,案件的线索也好,感情的线索也好。有时候一点一点找出那些埋下的伏笔会觉得佩服作者,不紧不慢的故事节奏,但是又有忽高忽低的故事情节起伏;罪犯必须很聪明,可是他又不能绝对聪明;人物性格必须很鲜明,可是又不是能推出他下一句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