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诗》读后感1400字
设计诗?!
啊? 张开嘴
嗯?! 挠挠头
哟! 点点头
哦…… 托下巴
我在读书,嗯,是的,边读边同步着这些动作,且不断进行着Ctrl C 和 Ctrl V的切换。好在书很薄,看的很快,否则机器切换不过来是要出故障的。
掩卷而思,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我不知道该如何准确又明确的去描述它,只能笼统的说这是一本有点意思的小书。也可以说是饕餮盛宴外的别样小点心。当一个人正餐吃久了,偶尔换一换口味,也不失为一种口腹的享受。所以,如果你这会累了,翻翻可能会放松你紧绷了一天的弦,如果你这会不累,瞧瞧可以让你一看一乐一思一抚掌,一读一猜一想一叹息。嗯,总之,可以偶尔尝一尝。
来,我们一起瞧瞧这个小点心吧。
开篇无序言?怎么可能,该有的外衣还是有的,不能裸奔不是,咋的也得披一层皮不是,于是朱先生很是调皮的给画了这样的皮。
……
:
“……”
?
……
嗯?岂曰无衣,待脱给你看,“…… 无言的序, : 像无声的倾诉 “……” 万语千言,不若不语 ? 为什么不说呢 …… 一切都在言外, 一切都在书里”
从序言起,本书就这样的口味一路开挂,不曾更该,你以为你读的是诗,其实也是,也不是。
诗,是什么,孔老夫子说了,诗可以兴,观,群,怨;陆机小子也说“诗,缘情而绮靡”鲁迅先生还说了,诗是韵文,从劳动时发生……嗯,朱先生可能听罢,会摆一摆手,我是设计师呀,我的诗怎么能这么俗呢,于是乎,有了如此精心设计的诗。
比如嗡嗡的蜜蜂,用“碰碰”“嗡嗡”勾画了小蜜蜂的迷茫,尝试,不屈,委屈和倔强(当然以上和以下都纯属现编乱造,如有雷同,可能我们脑回路某个时刻串联了吧)
“我是一只 误入歧途的 小 蜜 蜂
碰 碰 四周是铁的壁,阴冷
碰碰碰 头上是铜的顶,生硬
嗡 嗡 我的翅膀触了礁 疼
嗡嗡嗡 我在寻找,寻找,寻找
碰碰碰 嗡嗡嗡 我是失途的蜜蜂 寻找,是我的征程……”
比如,汤太咸了,用不同清晰程度的字迹来表示汤的咸淡,很妙。
这就恰如每个清晨忙碌的手残党呀
“眉 太浅,遥看若无
再描,细若远黛
再描,宛然柳叶
再描,粗若横刀
再描,鬼要吓倒……”
恰好即可,不可贪 汤如此,眉亦然。
你以为朱先生只是给你说说蜜蜂,聊聊镜子,品品汤,捉捉虫……不会,当然不会,小王子说了沙漠这么美,就是因为有个地方藏着一口井。朱先生也精心的藏了一口井在这些看似只具有的形式美中。
比如,两颗心。渐行渐近,渐近渐远。
“从前呀,你是你,我是我,我们都是独立的自我。 然后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是彼此的另一个我。 而今呀,你不是我的你,我也不是你的我,我们成了彼此的过错。”
为什么,因为少了那个维系感情的牵绊,小王子说,感情呀,需要日日亲近,渐渐驯服,这样我们才可以成为彼此的唯一,但是小王子没有说,我们即使成为了彼此的唯一,但我们依旧还是独立的个体,牵绊要有,但绳不能太紧,紧则断,断则离,离则伤。
再比如,出口,警报响起,出口处人从众,蜂拥,没有一个可以出得去。
“生命受到威胁之际,恰是叩问灵魂之时,生命本无贵贱,抉择存在一心!只不过谁是那个抉择人,只不过自己占了几分。生与死,存乎一线,是有秩序的礼让,还是蜂拥的争夺,此刻,关乎个体,也关乎大众。”
如是,就是这碟小点心,身为设计师的作者精心的咂摸生活,精心的设计诗歌,君可略品,慢思考,慢生活……至于入口如何,不语要赶紧溜,众口难调,这个概不能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