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读后感800字
我觉得后记 附录 以及最后的 关于《寒夜》 比这个故事更有意思。看完整个故事之后,我很同情汪文宣和老太太,还有钟老和柏青,同时也感到悲愤,蒋介石领导的社会到底是怎样的,在历史书上,我们无法看见它的真实面貌,如果没有巴金这样勇于揭露真实的社会黑暗的作家,我们中国人大概永远都无法看清过去那个时代,永远不会知道有那样一群善良忠厚却因政治和社会环境的黑暗而成为无辜的受害者的人。巴金写《寒夜》是为了给那些小人物伸冤,以及控诉旧社会旧制度。他在附录里谈到:我如果不能替他们伸冤,至少也得绘下他们的影像,留作纪念,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让旁人不要学他们的榜样。
那些人虽然性格里有着懦弱的一部分,我在看小说的时候也对汪文宣性格里的悲观懦弱感到厌烦和愤怒,但当我看完附录,我更憎恨的是那个时代,对于汪文宣这类人更多的是同情,就像巴金说的我们不应该埋怨他们不去抗争,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善良忠厚,勤勤恳恳,是那个时代让他们连好好活着都难以实现。我们要记住他们,但不要学他们的榜样。
对于树生,看完后记和附录我才算全面理解了这个角色。之前我比较认同她离开汪文宣和老太太,飞去兰州,去追寻自己想要的自由和幸福。还是我看书不够认真,看了附录才能够明白。她不过也是一个自私的女人。为了解决生活上的困难,避免吃苦,甘心做“花瓶”,她明白陈经理对她的感情以及一直帮助她的用意,她一面爱着汪文宣,一面用着陈经理给她带来的好处去追寻她想要的自由和幸福。我甚至觉得她所追求的自由和幸福和我理解的不是一样的。不然,她为什么因为想要自由而离开汪文宣,却还继续做“花瓶”。
巴金说,不能责备他们三个人,罪在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罪在当时重庆的和国统区的社会。他们都是无辜的受害者。
嗯,不责备。清楚的认识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