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社会动物》读后感_1200字

《社会动物》读后感1200字

一气呵成的看完了《社会动物》,欲罢不能和需要断下来思考的感觉贯穿整个阅读的过程,本书将小说故事和科学研究混合交织,语言流畅好读的同时内容深刻。
作者戴维布鲁克斯是《纽约时报》著名且受欢迎的作家,同时也曾担任编辑。作为一名新闻评论员,作者有着洞悉社会和人性的深刻。
文中精心刻画的一对主人公从出生到老年漫长时间跨度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所经历的困难,曲折,成长,内心历程读起来都有似成相识的感觉,而伴随着每个阶段对于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研究成果理论和案例的生动举证,更是促进我对自身的反省。
我是谁,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也是我最近一直追问自己的问题,面对现实,物质生活似乎一直都处于饥渴的状态。
我认真的回想文中的主人公艾丽卡。
这一生如此认真努力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从最开始一个几乎无法上学的孩子,到成为一流大学的学生,在青年时经历了创业的成功和失败,40+的时候又成为了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最终入主白宫。
在这几乎可以说是完美逆袭的人生中,伴随着真实的曲折与挣扎,到职业生涯结束时,艾丽卡已经获得了很高的社会地位,应该拥有了足够的财富,可盛景之时,艾丽卡与哈罗德晚年生活的选择冷静和朴素,真正的让人欣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当我们以从人生的终点回看这一生的视角来说,也许不断的追求理想和自己所爱的事情才是人生的终极意义。
文中曾这样描述:“艾丽卡在退休的时候,学到了她在中年时期完全不具备的技能,她觉得自己更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了,更加善于仔细观察当前局势,不会再贸然得出结论,更善于分辨暂时的信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之间的区别了,也就是说他更善于准确的看待自己的思维海洋了。”
也许终其一生我们都无法认清和控制自己和社会这个巨大的关系网,只能是逐渐逼近,文章的这一观点给了我无比的安慰。
没有人可以完全认清自己,也没有什么所谓必然的意义,在寻找自己和人生意义之路永远不会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也许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活好当下。
最终引用文末维克托·弗兰克尔(Viktor Frankl)在他的名著《寻找生活的意义》(Man’s Search for Meaning)中一段话,作为彩蛋,安抚当下这个时代焦虑的灵魂:
“对人生意义的寻求,是人一生中最主要的动机。”
“一个知道‘为什么’生活的人几乎可以忍受一切‘怎么样’。”
“试图抽象地思考人生的总体意义是徒劳无益的。只有在一个人的实际生活具体情境中,才能分辨出这个人的人生意义。”
“我们首先要自己认识到这一点,然后还要去教育那些绝望的人:其实我们对生活的期望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生活对我们的期望。我们必须停止询问人生的意义,开始回答人生日复一日、每时每刻对我们的询问。我们的回答不能由语言和思考组成,而应该由正确的行为和正确的举止组成。”
真心推荐这本书,我相信这本书就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会从中看到自己。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