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守望之心》读后感_800字

《守望之心》读后感800字

成长是斩断精神脐带之后的独立;是接纳,接纳自我 ,接纳现实。

——题记

哈伯•李声名鹊起后远离媒体与大众,一直在乡下过着平静的生活,声明不再写长篇小说的她时隔半个世纪发表了她的第二部小说《守望之心》,据说这部小说写在《杀死一只知更鸟》之前,当时哈伯听从出版商的建议从中截取了童年那段故事重新创作才有了《杀死一只知更鸟》。

《守望之心》可以看成是《杀死一只知更鸟》的续集,在本书中斯格特长大成人,哥哥意外身亡后她从纽约返回故里,父亲芬奇已经70多岁了,童年好友亨利暗恋斯格特多年,留在家乡,嫁给亨利,照顾父亲在所有人眼里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家里的黑人厨娘卡波妮孙子犯案让事情出现了反转。斯格特发现父亲芬奇当卡波妮孙子的辩护律师不是纯粹出于道义而是另有隐情,那个曾经认为人生而平等的正义律师不见了,她的父亲已蜕变为一个种族主义者,亨利也站在父亲一边。她不能接收父亲加入种族主义机构,不能接收父亲种族隔离的观点,父亲在斯格特心目中的高大形象顷刻间碎成了一地渣子,斯格特决定离开家乡,逃离令她痛苦的现实。杰克叔叔的一番话点醒了斯格特,一直以来她把父亲神化了,忽略了父亲也是凡人,眼界也有局限性,为人处事父亲始终都是以字面条文和法律精神为依据,只不过与她所持观点不同罢了。多年来在精神上斯格特从未与父亲分离,以至于误以为自己所想必然也是父亲所想,精神上不肯分离才是斯格特痛苦的根源。

在《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斯格特在父亲的引领下将善良根植于骨子里,在《守望之心》中斯格特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成长。所谓成长是接纳,接纳自我 ,接纳现实;是斩断精神脐带之后的独立。人终有一天要独自踏上灵魂的孤岛,守望这座孤岛要用自己的良心。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