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译林)》读后感_900字

《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译林)》读后感900字

这是一次漫长的读书之旅,有过兴奋、期待、激情。也有倦怠、困惑和难过。读到一半的时候甚至觉得小说实在冗长,除了安娜的生活,她的爱情,婚姻与思想变化以外,还穿插了许多条线,尤其是列文的线,甚至比主线还多些。刚开始不理解为什么写这么多事,这么多线。可是越到后面越发觉得,这样写的意义在于启示。生活本身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构成,除了以你为中心的故事线以外还有很多牵连,最重要的是人类情感的复杂程度,思想的宽广并不是一眼一语能够述说的,所以托尔斯泰从很多人物出发,探索了很多人类社会问题,安娜的故事让人思索爱情是否凌驾于社会生活之上。爱情是否能战胜一切。在此期间那些结合夫妇间的关系的变化,美貌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逝去,爱情热情逐渐淡去,一个人是否还有决心活下去,安娜是那么有教养,大方,美丽。可是看清楚了丈夫看似宽广却没有爱的虚假表面。她很难过。遇到伏伦斯基的爱情,她迷恋,幸福,但是随着爱情火花的渐渐熄灭,她又变得多疑,孤独以至于绝望的卧轨自杀。关于她将死之前的个人内心独白写得是如此精致,真实。
而重要故事线里的列文主要就是用来探索社会制度,反映当时社会最基本情况的重点,爱情固然重要,但是没有现实生活的描写与讨论会是小说变得轻佻,底座不稳,列文是个正直的人,他看不起贵族那些虚假交往与奢侈之分,他觉得勤恳的用双手创造才是人活着的意义。虽然在后期娶妻生子后得列文内心矛盾、徘徊,觉得家庭生活是他改变,不在关心粮食与蔬菜,渐渐的变得像自己讨厌的悠闲的贵族生活,他想不明白人活着为了什么,总得有一死。什么是生,什么是善,一切的一切都找不到答案。而最后儿子的出生及变故让人在担忧中清晰的明白,家庭与孩子其实才是他应该生存下去的精神寄托。这也是爱的意义。
整部小说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于列文哥哥死的描写于讨论。还有吉娣生产时的描写。生与死都是那么不容易,看着即将死去的人慢慢消逝的过程,从害怕但忐忑到习惯到希望她不要折磨早点死去的心里变化,把人类关于死的感受写得淋漓精致。整部小说关于每个人物得心理描写真是惟妙惟肖,让人身临其境,看完了,看得很疲惫,历时很久,但是觉得很值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