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OKR实践指南(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02)》读后感_700字

《OKR实践指南(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02)》读后感700字

OKR目的:是为了聚焦战略目标,培养团队和成员的结果导向意识,加强各部门直接的沟通合作,适应时代快速发展,同时识别出高绩效员工。
OKR概念:O即Objective,目标,KR即Key Results,关键结果
1.聚焦目标,目标不能太多,数据化。
2.关键成果,由下而上指定原则,描述结果而不是任务。任务的分解也需要区分优先顺序和难易度。
不强调OKR设定的多么完美,而是注重执行的过程的监控,定期追踪、复盘,一般是以季度来制定,期间尽量不要有特别大的变动,除非不可抗力或重大决策的改变,可以适当修正,或者在一个季度中进行完善。平分和复盘的环节主要是聚焦在考虑过程的管控,失败的原因,而不是对某个人的具体评价,也就是重视过程管理,而不是针对某些员工。
OKR VS KPI:(KPI即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正确的理解KPI是不与薪酬绩效直接挂钩
科学有效的KR制定:
1.抓住少数关键结果。
2. 描述结果,而不是任务。
3. KR一定要有明确的负责人
4. 设计能够有期中进度的KR
常见错误:
1.过于长效
2.过于结局
3. 混淆了因果关系
#小白板#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工具,不是对人的衡量
€管理者永远对所有的结果负最终的责任,没有任何理由和必要给KR负责人额外的压力;评分和复盘的环节应该聚焦在执行过程和失败原因上,而不是对人的评价。
€是否实施KPI本身并不反映管理水平,我们选择和跟踪哪些indicator(指标)才有高下之分。
€KPI的实施本身并不反映管理水平的高下,但是低劣的管理水平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管理者试图把KPI和薪酬直接挂钩,美其名曰「结果导向的管理」。
€KPI在被提出时有一个重要的上下文,就是企业的CSF(Critical Success Factor,关键成功要素),KPI可以被理解为「关键成功要素的执行标准达成情况」。
€OKR是一个企业战略-目标-任务体系,帮助企业从战略目标出发,识别和落实关键任务结果的方法
€到底有多少OKR数量是合理的?
1-5个Objective,其中分别有1-3个KR都是合理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