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歌(黑塞作品03)》读后感1000字
容量很大的一本书,正如我刚开始看时想到了《步履不停》《我与地坛》甚至《约翰克里斯多夫》
。。。。。到后来才发现,这是个《少年维特的烦恼》可是没有那么简单,这本书是自己读黑塞的第四本,德米安,悉达多,在轮下,这本,毋庸置疑,各有特色。但我感觉赫尔曼黑塞一以贯之吸引我的是他真诚而袒露的心理描写,用自己的真情去探索一种精神上的美感,有人说他是浪漫主义的骑士,但又没有止步于那种空洞的滥情与伤感,他上升到了一种哲学与逻辑缜密的思索中,这是他的书与一般言情传奇小说的本质区别。这本书尤其如此,黑塞的书大部分是抒情作品,这本书也一样,赞美了纯洁的爱情友情,以及主人公经历初恋后跌伤脚变得跛足,历经艰险后成为作曲家演出获得成功的坚强意志。
其中描写很敏感以至于刻薄,将他的体味与感受表现的淋漓尽致,反思了生命中的一种偶然。鲁迅说,悲剧是将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而真正优秀的悲剧是让人们从中获得反思与思考,以及确立自己究竟应该追求什么的信念。
三角恋情的故事太多太多了,以至于我想到了维特,它们的相似处就在于,这三个人之间都是非常欣赏的朋友,爱情与友谊的鸿沟需要谨慎,需要对于未来的负责,以及对自身相互的性格的磨合与了解。可爱情往往突破了理智的羁绊,那种偶然是绚烂?是残忍?是误会中的纠缠?是纠缠后的念念不忘,以致成殇?悖论啊
关于沉湎,爱情,痛苦,作者都给予了详尽的描摹,有时只有看到作者的描述才能更清醒的认识自己,这本书取名生命之歌显然太大,但已有很大的进步,将时间跨度从黑塞热衷的少年青年时代写到了中年,文中也借莫德之口说出了青年与老年的差别。青年以利己主义为原则太过自我而去追求和想得到的的愿望太多,往往稍稍受挫就容易陷入沉湎以致结束生命,而老年由于有了太多的责任的变得迟钝,(原文就这个意思)至于这类的精彩叙述,与我们祖先孔子的论述可谓异曲同工,老之时戒之在得,青年戒之在斗,在色。从这我不禁看出黑塞对青年的反思日趋成熟,对于追求与热忱的反思而强调责任与忍辱负重,这是作品对青少年读者的负责(说的感觉自己已经垂垂老矣)。
文中宁静祥和的环境描写也真是让我三月不识肉味,很美,尤其对于音乐旋律的勾勒和那种净化的心灵的感染,让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