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碎片》读后感_1200字

《碎片》读后感1200字

Y:21/100 M:2/10

连着读了基本篇幅有些长的书,于是读一本较轻松简短的书来调和一下。

这是一本散文小说集,一如青山七惠惯常的风格——清新淡雅的文笔,细致入微的描写。书中有三个故事——《碎片》、《榉树的房间》、《山猫》,分别讲述的是成年女儿与乏味沉默的父亲的一次出游,男人在即将结婚前对前女友的不知从何而起的回忆和想念,沉默寡言的高中生表妹与一对新婚夫妇相处几日的日常。

作者并没有在字里行间中表露出自己的主观判断,也没有让故事中的人物带有特别强烈的个人色彩去评判另一个人物,所以我想,每个故事的背后究竟是什么走向,只要合情合理,都是可以理解的。就如马塞尔·普鲁斯特所说,“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在看完《碎片》时我想的是,碎片象征着许多含义,桐子和父亲分别有自己的解释,但是或许在处于上帝视角的读者看来,碎片是我们记忆中和亲人相处过的和谐自然的时光片段,那些碎片会在多年后的某一时刻突然在当事人脑海中闪现出一点轮廓,但又并不能看得很分明——不会忘记也没有铭记。你可以理想主义地认为桐子在发现普通平凡的父亲善良和乐于助人的闪光点后,逐渐与父亲的关系变得融洽了。也可以理性地主张多年来的生分和淡漠并不会因为一次出游就能彻底消弭。

《榉树的房间》让人看到的是一个似乎很奇怪又似乎很合理的男人怀念前女友时的心理状态,奇怪是因为怀念的时间点,分手四年后。合理似乎又是因为时间点,即将和另一个女人结婚——即将跨入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在我看来,小麦和华子是两种不相像的女人,前者表现出来的是果断直白理性,后者表现出来的是温柔平和感性,虽然并非截然不同,但是也不至于让人觉得相像,更何况文中对两人外貌的描写又存在很大差异呢?所以我想谅助之所以有某一段时间在华子身上看到了小麦的影子,大概是因为他看到的是自己。互相陪伴的人是相互影响的,谅助曾经在小麦身上烙下了自己的影子,后来也会在华子身上有所痕迹。

《山猫》这一篇,我看的时候,脑子里闪过许多想法,比如说“杏子是什么样的人,她到底怎么想京东塔这件事的”,“小枝和姐夫更亲近难道有不太好的念头吗”,“秋人从前的私生活意味着什么吗”,看完之后,我也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又觉得或许这些已不重要。因为杏子并没有因为秋人和小枝的东京塔经历迁怒于他们。小枝和姐夫更亲近一方面可能是对山猫和质朴民风的共同兴趣,也可能是人本来就是在异性面前更放得开。秋人会在很稀疏平常的时刻发自内心地觉得妻子那么得美丽。我想这些足以证明每个人的内心都是透亮的。

最后,还是很喜欢青山七惠的文风的,适合睡前读,适合女生读。


以上仅个人观点,欢迎友好讨论,但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无原则性错误请勿恶意争执。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