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读后感1100字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也许正生活在一个“信息匮乏”而非“信息过剩”的世界里。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大概说的是这个意思吧。
很不错的一本书,娓娓道来,书里多次提到《论语》及其影响,而作为我们自己的“传家宝”,我对《论语》的认识还停留在中学课文《论语十则》里,非常惭愧。
第一,是以获得信息为目的的读书。比方说,我们有时迫于工作或考试的需要,就不得不读书。第二,是为了愉快且有意义地度过独处的时间,因而促使大脑充分发挥想象力的读书。第三,是为了锻炼自己、丰富精神而读书。
一、自省
首先,书只是非生命的客观存在,既不会主动给人造成危害,也不会有意干涉。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投影在书的世界里,通过对照,逐渐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使自我反省的朴素意识慢慢开始萌芽。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书当成重新省视自我的“镜子”。
二、发现问题的能力
今后,社会对这种“问题发现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例如,我以前听 7-Eleven 的 CEO 铃木敏文先生说过,便利店的商品如何摆放,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销售额。据说,铃木先生曾多次以顾客的身份走访便利店,确认顾客在店内的行动路线和视野范围。如此一来,就能立刻知道哪里存在问题。也就是说,他为发现问题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超市、便利店物品摆放的学问,是必须亲自参与并且反复琢磨才能理解掌握的——对比电商平台,“摆放”变成了界面展示,且是具有先后顺序的展示——用户想了解更多就得下拉或者更换搜索词等等操作(谁来决定优先展示?——竞价:前排展示机会价高者得)——类似于便利店不常用的东西放到最里面以及角落里。那这个靠前展示权对商家究竟意味着什么?——钱。大数据显示前两页展示的商品销量占据大部分畅销商品的销量大部分,因为这些产品大部分同质化用户没有耐心拉到第三页去找。小众长尾商品如果存在足够多展示机会并且关键搜索词容易区分是很不错的。对比便利店跟电商平台,同样是展示商品,同样是抓注意力,玩法区别很大。
三、亲子阅读
对孩子而言,父母念书给自己听的时间是最幸福的。
人类大脑的发育最快的时期是婴幼儿时期,然后青春期有一个小高峰,然后就“定型”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读故事给孩子听,买绘本给孩子看,教孩子唱歌跳舞,真的是黄金时期。而且,这样跟孩子互动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记忆力等等。
四、朗读
尽管我并没有出声朗读,但感觉如同有演员或配音员饱含感情地读给我听。
嗯,想起了给《动物世界》配音的赵忠祥,还有《舌尖》的配音,小时候电视节目还有评书,声音确实可以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怪不得各种“说书”“讲故事”的人,需求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