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读书记#读书打卡#
南来北往,不忘读书
一、2018读书总结
2018岁末,赶上了时代的末班车,在一个人的旅途上,带两三本纸质书,打开微读书架,满满的幸福感洋溢开来。
四月份和前女友分手,九月份毅然辞职,然后长夜痛哭流眼泪,然后读书看电影,不分昼夜的过着一段伤心至极的日子。
十月十八日的一天,带着三个大小箱包,着一身黑,出门了。说实话,没有攻略也没有计划,就是想到哪走到哪,当然,这之前我已经有了丰富的旅行经验。
总结18年的已读书目,推荐六本书:
严歌苓的《芳华》,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白先勇《台北人》,
二混子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三部,
海莲·汉芙《查令十字街84号》,
泰戈尔,英文诗全集:英汉对照。
其他作家推荐有蒋勋、三毛、木心、毛姆、张爱玲。因为电子书读书习惯差,很多书不能尽读,所以也不勉强读完,还有些诗歌类,都是有兴致时读几篇,例如《给爱人读诗》、《给孩子读诗》、《最美英文诗篇》等等。
二、2019读书打算
新的一年2019,列了读书计划,感觉要比过去三年读的书还要多。全集包括三毛、张爱玲、蒋勋、白先勇、木心、毛姆、金庸、鲁迅、冯唐九位作家的书,把没读的尽量读完,以成系统。还有在英语群的学习也得跟紧,加上几篇英文书目如下:
Walden(Henry Thoreau).
The Great Gatsby(F.Scott.Fitzgerald).
The Golden Treasury of Poetry.
还打算读些历史心理类书籍,总之,2019要挤时间出来读书。计划只是一个念想,让自己有个方向。
三、微读一点影响
我在微读看的书并不多,时长也刚过三百小时,但给我的影响可能要比别人多得多。
18年4月和5月,我的两篇书评分别位列微读精选书评第二和第一,因为一篇木心的书评,受官三和英语群的启发,我在五月母亲节那天,创建了『木心与文学』读书微信群,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六十多人加入,其中多一半为微读中人。
很庆幸,遇到微读,遇到这么多有趣可爱的书友,我想,这应该是我2018除了为期两个多月长途旅行之外,收获更多的一件事。
最后一点结语
有人只喜欢打游戏,有人只喜欢读书,有人两者兼爱。我则读书与旅行,偶尔写诗写文章,2019要和朋友一起做事一起开始二十年的远大前程,总之,读书不晚,未来可期,珍惜今天。
附一本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文学是照进现实的一道光,希望这束光照亮更多读书人前进的路。
文学回忆录(全集)读书赏析 第(2)篇这本《文学回忆录》(全集),断断续续地进行,看得很辛苦。一来是没有专属读书时间平心静气地沉下心来看。二来自己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有限,也是走马观花,看热闹似的浮萍般飘过。浮光掠影的过完全书。应该说这书适合文学小白来读。虽然洋洋洒洒古今中外纵览全球文学星海。但是皆有强烈的个人(木心)标记。所以书名不叫“世界文学史”也是难得的自知之明的。书里和大部分读者一样,也是浮光掠影,洒脱漫步而过。依我看就是一本文学入门的“世界文学史导读”也算中肯。了解了陈丹青与木心先生在异国的这段轶事,更能理解本书出版的初衷。他代表了陈丹青与木心的一段难得的异乡知遇师生情。但是就本书对大部分读者来说,情感的故事性要比文学意义大一些。从快速速览世界文学史的功利性来看,此书检索的意义大于研究的意义。从这点来看,这本书是完全符合当下的阅读潮流和社会价值的。因为这是一个极端急功近利的时代。当然,这本书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至少木心先生在课里贡献出了他个人的立人处事,治学和艺术的态度和视角框架。这表明,除了众口铄金的赞誉之外,木心先生确实是一位极度真诚的大家。
文学回忆录(全集)读书赏析 第(3)篇恢宏的巨作。木心的《文学回忆录》,立意高远,起初我以为是木心个人的有关文学的回忆录,木心个人的成长史。事实上并不是,是对整个世界文学的记录。如果当年的音频视频保存下来,那将是一笔宝贵的财产。这是我认为2019年最值得读的一本书,收获了非常多非常多。许多地方都没有看明白,并且由这本书打开了我对整个世界的文学观。但我弃书了,原因有二。一、读这本书,最好要有大量的文学积累,要有自己的文学观,否则非常容易被影响。对于任何事物都不能全盘接受。二、木心先生的精神祖国“希腊”。西方文化尽管对人类贡献突出,但我认为木心先生低估了中国文化,以及对中国文化有非常大的偏见。我不认为莎士比亚是伟大的诗人,而中国不存在伟大的诗人。木心先生批评中国诗人的感情超不过爱情,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但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这些都是文学史上永恒的主题,我也未见木心先生有所突破。因此,阅读这本书,最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勿要全盘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