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实话我不喜欢这本书,但还是推荐给有佛缘的人和想有佛缘的人,一些就无所谓自我的人格追求一心向善的人最适合不过了。因为我不能骂它。
接下来不用看了。读这本书最多的感受不是道理,其实它应该改名叫好好做人,里面说了太多的然后为人处事,当然我没有说它是正确的,起码我不认同。我就是这么想的。就写一点想法吧,看名字买书你就错了(除非你本来就是佛经中人,听佛语的人),它根本上是一本宣传佛法的宣传书,告诉你佛法里面的安宁友善,人人都是向善的可教化的,这最大的错误就是它站在佛界对话现实社会,读书过程中可能会感到无聊乏味,甚至烦躁,只要你读过几本心理学,FBI也可以,有点自己的逻辑思维,自己的人格观 你就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与自我反驳,然后,自我辩论,听起来挺好的,有思想,但是,无聊的浪费时间而已,因为所有的佛语都是高起点引起你的兴趣低落点解决看似的事实,有时候还没有落点,MMP,辩论的结果就是:那挺好的,那是爱的世界,可是没有逻辑,所以你到底TM在说什么。教化我成为一个世间皆善的“好人”吗,我可以做好人,但是不会世间皆善,不会逃避恶只看善,突然发现写的有点多,不说了,总之,自我逻辑强胜者们可以不用看了,稍微一点点自我人格自己的逻辑思维的还不如看点心理学呢,没有自我人格的看你愿不愿意当一个听佛语的人吧,不能说话那种,你得去悟去理解,给佛打圆场。
真不知道该不该发,毕竟做坏人不好,书里说的,伤害它是坏人,但我还是要说,像我一样喜欢思考科学理论喜欢逻辑思维的有自我人格的人 你不会喜欢的。
好好说话读书赏析 第(2)篇开卷有益,佛法的书就心学的书,其实看了才知道原来佛法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而且佛法经过世代相传,怡然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了。学会看透看淡放下,在这个无常的世间守住自己的一颗真心。
放下不等于放弃,不贪执不等于不上进。要放下世俗心,发起菩提心。
随缘不是随波逐流~~
因果律,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随缘,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把握自己命运的方向,随着因缘变化而采取适宜的行为,这才是真正“做生命的主人”拥有的态度。
佛门讲一切随缘,努力,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就是在因上,我们努力去做,结果就随缘,这才能知足常乐。
世界是心的倒影,生活就是一场修行,要理上明白,一生活中实践
好好说话读书赏析 第(3)篇看书之前我在想:“生活是什么?什么是生?”这些是以前不会想的,但现在却希望有个答案。
很多事其实我学不会“放下”,人都有七情六欲,要做到不受外界影响不很容易。
不过经历了一些事之后倒“看淡”很多,也许这就像书中说的:不执着不该得的,不去想不该想的,一切随缘。
心放宽了,一切就都有了。
“淡“和”静”很重要,世事无常有时自己关注的事并不如想的那样美好,凡事看淡点也就免受伤害;事事不可能如所愿,也要想到不如愿的时候。
对自己、对他人保持一颗善心、宽容心,相信你会快乐许多。
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怀有感恩心,因为我一直记得一句话“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难得那些在困难之时还愿意帮我们的人。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