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姥姥语录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姥姥语录
作者:倪萍
央视《朗读者》倪萍深情朗读,落泪回忆姥姥。此增订本收录十余篇全新文章及二十余幅画作,以飨读者。这是一本姥姥与外孙女之间充满了爱的故事。倪萍以淳朴真挚的文笔描述了99岁高龄的姥姥与“我”之间相处的点点滴滴,数年间感动了百万读者,此次全新推出增订本,收录十余篇倪萍近年多篇文章,以及二十余幅珍贵画作。姥姥是一位普通的姥姥,是一个家家都有的老人,她的事都是日常琐事,读起来却尤为动人,仿佛自己的姥姥就在眼前。姥姥一生勤俭持家,善良敦厚,是一位传统的伟大的中国女性。她说的话简单朴实却富有哲理,尽是些萝卜白菜一样不值钱的东西,却是最顺口、最对胃的好东西,下到锅里就养命。
姥姥语录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真的不能对文采苛求太多”

这大概是多数朋友看这本书时最真的实想法吧。毕竟是一本讲述亲情的,而亲情最容易引起人的共鸣,从而感动以致感同身受。读这本书能深切的感受到倪萍和她姥姥之间那种真挚的令人动容的亲情。

终于还是把这本书看了,其实我一开始是排斥的,由于印象里对倪萍“花瓶”形象的刻板偏见。后来了解了一些倪萍后,知道了她画画的功力,然后看完这本书后更是知道了倪萍的巨大能量。在这看脸的时代“花瓶”的能量或许能取得一些生活便利,而要想达到倪萍的这些成就那靠的必然是实力。

而不禁又要问倪萍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实力而取得这么些的成就呢?往根上说就是因为倪萍有这样一个充满智慧的姥姥对她的影响和教导。倪萍姥姥的一言一行总是有里有面,这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姥姥或者奶奶曾经的一辈人,几十年的苦日子走过活出的都是人生哲学。比如读这本《姥姥语录》,一个不识字的小脚老太太总结的道理丝毫不弱于任何一个能说得上名的哲学家。这大概就是生活对一个心地善良人的回赠吧。

这是2018看完的第一本书,温暖,智慧,平易近人。

姥姥语录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上马的饺子,下马的面”,难怪每次从家出发的时候妈妈都让我吃饺子,回家的时候也是妈妈做的一大碗地道的手工碱面,爸爸做的黄焖或手抓羊肉……生活中,还真如书中所说,不见得学问高的人就懂得生活的真谛,而一辈子不识几个大字的“姥姥”才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用她独特的方式栽培了后人,滋润着后人!这位姥姥是你的姥姥,也是我的姥姥,是大家的姥姥。特别喜欢书中孩子们在农村那片广阔天地里生活的感觉,城市的繁华终究不会像农村一般给人释放天性,品味自然的空间,书中描绘的那个山村仿佛就是我去过的彪哥爷爷奶奶家那片天地一样,家门口就有河,有桥,家就被大山环抱,空气,植物,动物,就连吃的柴火鸡烤玉米棒子都是那么的相似,农村生活真挺好,以后一定多带父母去山青水秀的农村走走,住住,真是太舒服太惬意了。心里默默祈祷,让我的爸爸妈妈,彪哥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健健康康的,爱的人们都能健康快乐,充满感恩和爱的生活太美好!n

姥姥语录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看完那么久,才来写下自己的感想。

姥姥语录,标题那么简单明了地就概括了这一本书的内容,姥姥的话,多么平凡又普通的,在日常的生活中,谁又会那么认真地记下来呢?

这本书的姥姥讲的话,话糙理不糙。许许多多的生活的大道理,都在简单如水的话语中,在日常的交流中,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倪萍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很多人都有奶奶,

奶奶那一辈的人由于时代,由于贫穷,在她们内心深处,读书是一座可望而不可即的殿堂,对于她们来说,获得知识的来源是生活,切切实实地自己理解,明白运用。对于她们来说,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历法天文,但是她们比你还清楚什么时候该播种,什么时候还插秧。她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哲学思维。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她们,都只能深深自叹不如。对于人世的复杂,她们比谁都清醒。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