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时间的朋友2017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时间的朋友2017
作者:罗振宇
回顾2017,哪些是当下的迷局,哪些是未来的先声?世界将如何演变?我们该如何进化?罗振宇“时间的朋友”2017跨年演讲,集百位高人之智,带你拨开迷雾,看清当下和未来商业底牌,把握“中国式机会”。洞察变化,照亮前路,共同前行。
时间的朋友2017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2018-1

新年读完的第一本书。确切地说,是听完跨年演讲后,学习了演讲中提到的概念,整理笔记,跟大家分享。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2017年最后一天,罗胖给我们提出了6个问题,简言之:

1.不是强者,有没有施展的舞台;2.刚刚进场,怎么赚钱;3.跟不上变化,会不会被淘汰;4-6.中国经济发展会不会遇到天花板,发展有没有可持续性,能否在全球良性发展。

对应6个问题,做出了6种解答,答案自然是振奋人心的,还打了6个比方,即6个脑洞,让人脑洞大开。归结为一点,给我们呈现了,中国式机会。

首先,让我们简单复习下六个脑洞:

动车组脑洞:解答了聚光灯外,舞台正在不断变大,虽然我们不是强者,但机会依然很多。怎么看?

先看传统企业,近年来,像三只松鼠、周黑鸭、海底捞、永辉超市等二三线城市的品牌升级并成功逆袭。新一代创业者成功的条件是:在行业内深耕多年,了解行业本质,积聚一定资源,能力被证实。如果,在新基础上,将生意重做一遍,原地拔高,就地升级,定能在舞台上占一席之地。

再看普通人,2017 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让我看看到了快递业的强大,当初创业者,他们没有读过大学,从最底层做起,突破了“阶级固化”,现都跻身富豪榜。这说明,扎根现实,解决问题,坚持,就能取得成功。而所谓的创新,也不是什么高难度活儿,创新即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好中国人对基础产品基本品质要求,从实践中点滴积累,一样能干出一番事业。

可见,不管是传统企业和个人,在聚光灯在,一样有属于自己的舞台。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已经进入平凡创新的时代,不擅长从零到一不重要,只要我们用心做,做到从1到10000,到N,一身本事,就可独步天下。

热带雨林脑洞:解答了刚刚进场,一样有新机会。怎么做?

做物种间新的连接器。我所理解的,是“圈粉”。如快手的成功,在于他对价值的理解,让孤独在家的老人,通过每天在线练二胡视频互动,不在孤独,刷到了存在感。货运调度平台,运满满,通过推APP,让货运司机享受到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便利,提高收入。书中提到的新物种,即各类人群,通过关注,挖掘潜力,就能发现价值。

维持独立小生态。我理解的,就是把粉丝变成铁粉。拿罗胖的话说,就是要有“超级用户思维”。通过收费,对特定人群提供优质服务,让其享受适合特质的优质资源。得到APP就是这种运营模式。

而之所以称其为热带雨林,因为她规模足够大,内部有足够的多样性。其实,生态的多样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即便是独立的小生态,也有很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不会轻易被自然淘汰。

比特化脑洞:解答了,即便跟不上变化,只要做好自己,一样能迅速升值,比特世界的船票一样会有人送来。关键是做到专业。

专业能提升效率,突破认知。如2016年10月13日,马云和雷军,在两地同时提出“新零售”概念。如小米的价格战到认知战。认知则是突破了价格竞争的局限,小米线下平效27万,仅次于苹果线下店,秘诀就在于此,让用户闭着眼睛就能买东西。这是小米一直开苦心经营粉丝经济的结果。小米盈利点不在于产品价格,而是服务和体验,如打赏,增值服务,小米游戏等。

在互联网已经成为基础设施的今天,还要学会“赋能”,赋能就是调动资源的能力。这不禁让我想到最近支付宝支付火了,扫码领红包,就可去取超市“白拿”等价商品。这一来,我老妈也心动了,玩微信不玩支付宝的她,也硬让我装了APP。

世界在迅速被比特化,数字化,效率会越来越高,充分调动各类资源,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根深叶茂。

拔河脑洞、终点站脑洞、枢纽脑洞:说的都是我们强大祖国的智慧、不可撼动的国际地位和明确的自身定位。

也正是在读这些章节时,让人豁然开朗,精神为之一振。

拔河脑洞,解答中国发展会不会遇天花板。其实讲了,中美间对世界认识不同,采取的不同发现战略。

书中介绍,基于国境线认知世界版图,靠“拳击”取胜的方式已经out了。现在世界是互联网世界,基于供应链而存在的另一个样子。而中国,正在不断加上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世界互联互通,把全球供应链拧成一股绳,让全球参与到拔河游戏中。所以,让世界融为一体,拳击比赛自然玩不下去,而中国,凭借人口、市场、产业规模,占主导地位。

终点站脑洞:从根本上解答了发展能否可持续性。其实从正面击碎了日本学者提出的“雁阵模型”谣言。

曾有人以“雁阵模型”比喻,中国仅是“世界工厂”,世界产业转移的中转站,随着成本上升,产业会转移,中国发现的黄金时代将结束。这是基于比较优势理论。

在全球化后的今天,比较优势失效。中国从只干自己擅长的事,通过产业升级,已经一举成为全世界产业体系最全的国家。

再从产业革命看,从火车、汽车到现在的手机,手机制造哪国强?比特世界飞速迭代的速度,已经不是那些原工业体系国家所能承受得了的,而且,原先的创新是技术创新,需要有配套存在壁垒,技术越发达,配套越完备,身躯也越沉重,而现在创新,是观念创新,拼得是速度,如果身躯越沉重,速度自然跟不上,诺基亚的失败就源于此。为什么西方国家要产业转移,为得是脱去沉重身躯,缓解高效率和高弹性之间的矛盾。而为什么中国不存在这个矛盾?因为中国不存在分工问题,一个小城镇就有足够多工厂,来代加工或生产不同零件,而且专注于加工一种能做到极致。这就很好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不断地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什么要提倡工匠精神……我们是在为国家持续发展奋斗,为祖国富强努力。千万不要小看中国制造,规模本身就是能力。

为什么成本上升了,产业还转移不出去?显然,这已不是成本问题,而是技能和供应链问题。论技能,工业工程师,中国要多少有多少,论供应链,在中国,随时都能找到很多供应商。这就很好解释了开篇“大者越大 强者恒强!”所以,中国不是产业转移的中转站,而是产业转移的终点站。

枢纽脑洞:构建良性全球发展环境,中国充当的是“枢纽”。

书中以数字“8”为喻,中间小蛮腰即是中国在其中的角色。中国是承接欠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枢纽,就如8,呈现双循环结构,既将欠发达国家原材料制造成商品出口,又吸取发达国家资本、第三产业,提升自身能力,向欠发达国家输出。

“中国一直是世界秩序的自变量。”我们买什么什么贵,不买什么什么便宜,我们卖什么什么便宜,不卖什么什么就贵。看看,我们祖国的能量有多大!

所以,从书总得阐述了中国式机会,通过后三个脑洞,让我们看到了所处国家的强大,肩负使命的光荣,再回看前三个脑洞,让我们发现挑战与机会并存,不乏方法。那么,我们要怎么做?

首先,要抓住中国式机会。文章最后,罗胖提到了人生算法,算法很多种,关键要善于发现更大概率事件,用好她。(可参考书中按钮测试的例子)。而中国式机会,就是这更大的概率事件。

其次,要专业。前三个脑洞,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专业”对某一领域的影响力。今天的快递小哥,没准就是下一个富豪。只要扎根,从实践中积累经验,解决问题,成功的大门,就已经敞开。

最后,要学会合作。基于互联网的竞争,已经没有绝对的竞争,就像拳击比赛已过去,越是复杂的生态,联系越紧密,关系越复杂。让专业人做好专业事,分工协作,才能推进繁荣,持续发展。

时间的朋友2017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不管是看罗老师的书还是听演讲,总会给人一种向上精进的力量。从罗辑思维,到“时间的朋友”,到得到APP,罗老师用他自己的核心算法,很好的印证了木心先生的那句“岁月不饶人,我也未曾饶过岁月。”

《时间的朋友2017》在开讲之时就抛出一个问题:2017年哪一天你认为很重要?这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但是也是需要经过一番思考和稍微权衡才能回答的问题。这就很好的吸引了听众的兴趣,把他们的思维开始慢慢的拉拢,聚焦。

目前中国的大环境是不管是国际地位,国内发展,人们收入都有了让其他国家望其项背飞跃式的发展。强者越强,不管是市场疯狂加速迭代,还是用户心智也在以让人瞠目结舌之势发展,我们却越来越焦虑,焦虑的问题归类起来主要有6个,针对这6个问题,罗老师也一一列出了对策,即6个脑洞。

1.强者时代,非强者还能不能登上舞台?

答:“动车组脑洞”----动车组的每一节车厢都有动力,车厢越多,动力单元也就越多,速度越快。

虽然这是一个大者越大,强者恒强的时代,但是机会依旧很多,属于传统行业和普通人的机会也很多。舞台在变大,只要你有真正的才能和实力,不但可以在传统领域再创新高,甚至能在新的领域开疆辟土,作为一颗新星在舞台闪耀。那些从二三线城市成长起来,普世众知的品牌就是很好的例子

2.怎么找到新玩法?

答:“热带雨林脑洞”----有足够的规模,有足够的内部多样性,不管它原来多少古木参天,也不管它原来有多少野兽成群,都会有新的机会出现。

进了这险恶丛生却又机会无限的热带雨林,玩法有好几种,主要的可以归纳出来两点:

A, 成为高价值的连接器。因为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不管是小镇青年还是年轻的孩子,都被连接进来了。形成一个个新的文化群落,只要你能做出高度契合他们爱好的产品,一切就会水到渠成。

B,关注“超级用户”。所谓超级用户即“自己人”,对待他们我们要尽可能做让用户觉得长脸的事,而且绝不给用户丢脸。

3. 没有足够的能力追上时代的变化速度,就要被淘汰吗?

答:“比特化脑洞”----比特世界并不是一个需要我们攀爬的高峰,它会主动匍匐到你的脚下,席卷你,拽住你,托举你,赋能你。这一年变化最快的是新零售,其本质就是效率。因此利用一切手段提高效率,有了高效率就能占得先机,瓜分到市场的大份额。

于我们而言,当务之急是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做最好的自己,这样的话,以互联网为依托,比特世界自然会给你寄来船票,什么都不用担心。

4.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遇到天花板?

答:“拔河脑洞”----这是一场所有的人都可以参与的,把供应链上高价值的部分拉过来,让更多的人站到自己这方。世界已经越来越融为一体,拔河这种思维方式越来越契合时代的发展。

对比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大国,美国人眼中的博弈是一场拳击比赛,而中国人进行的就是一场拔河游戏。要说对比,这两者也许根本不在一条赛道上,实际上两国时间的是两套逻辑。

当然,这两套逻辑也没有优劣之分,分不出高下。都是为了适应当前国内国际环境,当以后周围局势的变化,各国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也未可知。

5.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如何?

答:“终点站脑洞”----中国是兼具效率和弹性的供应链网络。所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是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其中一站,而是最后一站。

在外人看来,中国的发展模式属于“雁阵模型”,即随着成本提高,产业会在不同国家之间转移。但是中国不一样,中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因为各种原因,在中国形成了既有高度分工效率,又有高度网络弹性的企业群落。利用这个优势,中国便可在这个机会窗口里开疆拓土,攻城略地。

6.中国能不能赢得一个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

答:“枢纽脑洞”----中国 一直是世界秩序的自变量,在世界格局不断演化中,中国正在变成全球经济体系的十字路口,是资源,信息,资本在全世界流动的必经之路,是世界的路由器。

中国在历史上就已经作为枢纽地位存在着,现在更是全球经贸循环有效运转的必需节点,因为任何地方建立秩序,都必需把简单的金钱援助转化为具体的经贸过程,这个经贸秩序,必须能够在当地自我演化,自我繁衍,最终才能可持续。

总之,不管机会有多少,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些人自律,努力,爱思考,爱读书,执行力强。在生活中,我们知道任何的好事,其实都知识个可能性,你就需要用你的“人生算法”来逐渐逼近它,最终,算法的力量会带领我们穿越光阴,把一切软肋变成了铠甲。

时间的朋友2017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花了54分钟把这次跨年演讲看完。脑洞大开。

去年的元旦(2017年),我也是在那天,不过是晚上,看完了《时间的朋友2016》,感触颇深。今年因为种种原因,看的更急些,未能认真领会。

焦虑、问题、答案和脑洞,

这是本次演讲的主题,由焦虑引出6个问题,进而提出6种脑洞。

而看这节目的人很多,受众多,但对这些人有用:

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啊。别人放纵,你自律。别人空想,你实干。别人娱乐,你读书。别人看演唱会,你看跨年演讲。别人在12月31日这天看其他卫视,你看深圳卫视。

哈哈,确实有些诙谐有趣。6大脑洞确实极大的代表了2017年一年的变革与发展。也说明了,中国这个大国角色在以后的很长时间内,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深远。


写于2018.1.1上午中国某个小镇小村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