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17年接触这本书时,我是在三联书店的一个下午看完第一个故事。当时我和自己说,这本书,终于找回阿弥陀佛么么哒的那种纯粹的感觉。换工作后,考社工,上班真的很忙,终于在18年的年尾看完这本小说。大冰笔下的这几个真实故事,更多是反思,与感叹。蠢子和小蓝的爱情故事,我可以一无所有但我不能没了你,相互扶持,我不嫌弃你是我下半生的累赘。什么都可以没有,人没有了,就真的没有了。可惜走得那么艰辛的你们,最终小蓝还是去了天国,我相信看这本书的人,都希望你们下辈子还能相见,简单平凡走完一生就好。大洋这个故事,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有本事你浪迹天涯的时候,也带上你妈。大洋至少在时间无多的事情面前在鬼门关前,把自己的妈拉了回来。不是人人都能有他这班运气,所以,一切都看似平常时,还是多给亲人制造一些不平凡,一辈子很短遗憾总是很多,但至少以后想起来,都是开心多一些。最后的大梦,经历那么多磨难,老天终究还他一个雪师傅。祝福你们白头偕老,坐在轮椅上看过北极光的人,以后的未知的日子了,会有更多北极光,等着照耀你。n期待第五部曲,你坏,让平凡的我们,同样看到平凡中闪着光的你们。
我不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我不,不卑、不亢、不抛弃、不放弃、不妥协……,看完书中一个个平淡而又真实的故事,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和态度在阐释着“我不”。从自我个人单一的生活世界里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多元的生活方式;在自我单一的价值体系里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依然还有人在用他们的行动给这个世界以温度。
他们或许不太符合这个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他们也或许被这个社会所疏离,但他们在做自己。我们常常或者或多或少表达着对这个世界和社会的一丝丝不满和愤慨,但也仅此而已,我们在努力适应,但他们在做改变和对抗,尽管微不足道、甚至毫无作用,但从这一点来讲他比我们都更有勇气,因为他们迈出了那一步。
正如冰叔书中所说,并不鼓励我们不顾一切的去选择流浪,因为在这个社会中你不止只有“你自己”这么一个角色,因为你有你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只希望我们能在多元的平行世界里平衡自如,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去书写自己的精彩故事。
我不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如果年轻十岁,读这些故事,或许会唱起歌来,因为那是一个会原谅自己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年纪,而每一种情怀的堆砌都能给你对号入座的机会。你不知何时又从何方听见关于诗和远方的声音,觉得只有拥有符号化的经历才能让青春里细碎、孤独而迷茫的情感得到一种宣泄和表达。喜欢跌宕起伏的情节,喜欢浪迹天涯的际遇,也喜欢起承转合的编织;总会幻想所有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不过是人生剧本的些许素材;也总会偷偷地任性地骄傲地练习着如何拼凑伤感、黏贴豪迈,迫不及待地想给自己的人生贴上一个个“我们不一样”的标签。但是,很多故事并没有叙述的那么幸运,也不是每一个在路上的浪人都有足够的能力去平衡那些向往的多元。总有些猝不及防的现实告诉你贪婪是有代价的,虚荣是要道歉的,感情是要取舍的,偷故事是要还的,在有限的生命里用心做好一件事情已经是不易的。所以,当曾经最在意的观众——那个自我欣赏、自我沸腾的自己消失不见时,原本那些唾沫横飞的生动与迷恋也就逐渐贫乏了。还是让书里的故事留在书里,让世俗的生活继续世俗,让有的人去过有的人想要的生活,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