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漆姓
姓氏,漆姓在《中国四百大姓》中列三百零八位。漆氏系神农(即炎帝)后裔,本姓姜。神农后四十一代孙(即伯夷叔齐之孙)隐居漆水(名曰漆河)之东,后徙居商丘之漆园,遂以漆为姓,漆姓由此开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漆姓
- 属性:姓氏
- 来源:神农后裔
- 读:qī
基本介绍
漆[漆、柒,读音作qī(ㄑㄧ)]

姓氏源流
漆(qī)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后裔,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传说,神农氏的第四十一代孙、伯夷叔齐之孙隐居漆水之东,后徙于商丘东北的漆园,遂以地名“漆”为姓氏,称漆河,漆氏由此开始,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重庆的江津、綦江、以及迁入贵州等地的漆氏族人中,有一部份在清朝嘉庆年间改为戚氏。
姜姓漆氏族人以及分衍的戚氏,大多尊奉漆河、漆氏三贤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吴国漆雕职业,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漆雕,最早出现时是职业称谓,主要是周王朝时期吴国开国国君姬泰伯(姬太伯)的后代,是油漆装饰工的古称。在他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祖先的职业或技艺名称谓为姓氏者,称漆雕氏。春秋时期,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其中就有姬泰伯的后裔子孙漆雕开、漆雕哆、漆雕徒父,故称漆雕氏三贤,世传堂号即为“三贤堂”。漆雕氏在今天的湖北宜宾地区是大姓,主要分布于谱安、横江、双龙、复龙一带,在宜宾市区及宜宾县城均有此姓氏。后来,漆雕氏逐渐省文简化为单姓漆氏。在古代,“漆”与“柒”二字通假,因而亦有称柒氏者。
姬姓漆雕氏、以及分衍的柒氏,大多尊奉姬泰伯(姬太伯)、漆雕氏三贤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古汪罔鄋瞒族长狄氏,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该支漆氏出自古汪罔国,为其国大将鄋瞒族长狄氏所改。古代鄋瞒族(春秋时期长狄氏的一支),其中有的族人改姓为漆氏。汪罔,古国名,后世史书中讹为汪芒国,国君为防风氏。据一些专家的考证,汪罔国故址在武康,即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一带。
在史籍《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吴伐越,得骨节专车,使问仲尼,对曰,禹治群氏近会嵇,防风氏至,戮之,其骨节专车。防风,汪芒之君,守封禺之山,为厘姓,在虞、夏、商为汪,于周为长翟,今为大人。”司马迁作《孔子世家》,主要取材于《孔子家语》,故与《孔子家语》所记基本相同,因此说“汪罔”为“汪芒”,守封禺为漆姓,于周为长翟氏。
在典籍《国语·鲁语》中有这样的记述:“客曰:‘防风氏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禺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今为大人。’”此外,该书的注解上也指出:“汪芒,长狄之国名也。”
在史籍《左氏传》中记载:宋武公之世,长狄伐宋,班在宋地长邱打败长狄,俘获长翟缘斯。鲁桓公十六年长狄伐齐,王子成父俘斩长翟侨如和其弟荣如,将荣如斩首,并将其头埋在周之北门——济北谷城。卫国人又捕获其季弟简如。文公十一年长狄侵齐伐鲁,鲁在东郡濮阳的成地战败长狄,富父终甥杀长翟侨如,埋其首于鲁子驹之门,至宣公十五年荣如死时已一百零三年,而其兄焚如尚存,至焚如长翟氏为长狄氏,此后长狄败亡,并无子孙存活于鲁。
孔子说:“在周为长翟,今为大人”,即指该支漆氏。
源流四
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漆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漆水,是古代一条河流的名称,是周王朝姬姓家族的发祥之地,史书记载其源出古代所称的右扶风郡杜陵岐山,东流汇入渭河。主要流域分布在邠州西部(今陕西鹹阳彬县),今称漆河。在史籍《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上多棫橿,其下多竹箭,其阴多赤铜,其阳多婴垣之玉。有兽焉,其状如禺而长臂,善投,其名曰嚣。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曰橐上靟,冬见夏蛰,服之不畏雷。”羭次之山,就是岐山的一个支脉,在今陕西省宝鸡市境内,是远古燕山山系地质造山运动的产物,古漆水的发源地。
在漆水流域生息繁衍的古代住民,很早即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即称漆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流五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邾国邑地漆闾丘,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漆闾丘,春秋时期邾国邑地,故址在今山东省邹城市,中心区域在今邹城漆女城遗址一带。邾国,亦称邾娄国,是姬姓曹家诸侯国,子爵,因此也称邾子国,开国君主叫曹侠,亦称邾侠。后还分出小邾国、邹国(驺国)、滥国等,但其一直是大国鲁国的附属国。邾国在历史上与鲁国一直是合合分分、亲亲打打。周灵王姬泄心二十年(鲁襄公姬午二十一年,邾悼公曹华四年,公元前552年),邾国在鲁国的不断打击下国势日衰,邾国的大夫、庶支贵族曹其乾脆归附鲁国,并将其管理的漆闾丘地区一起奉献给鲁襄公,因此成为鲁国大夫。这在史籍《春秋穀梁传·襄二十一年》中有记载:“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
漆闾丘之地归属鲁国之后,其地民众多以地名为姓氏,称漆闾丘氏、漆闾氏、闾丘氏等,后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漆氏、闾氏、丘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有趣的是,由于鲁国人对邾国人大有偏见,因此,在漆闾丘之地归属鲁国之后, 鲁国人便将国内发生盗贼之事都归罪于漆闾丘之地的人民,因此←丘明在其编着的史籍《左传》中也记录了一笔:“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于是鲁多盗。”
得姓始祖
漆河、鄋瞒、漆雕开、漆雕哆、漆雕徒、曹仲父(邾简公邾何)。
各支始祖
漆季高:山东蔡邑为漆姓之第二老家.第九十八代孙季高公出任江西观察史,万民爱慕,故落户江西南昌县猪市巷地,忠厚相传,诗书相继,文章礼乐,浑厚敦庞,皆季高公为承前启后之关键也.季高公为江西始祖,江西也就是漆雕氏第三个老家。
迁徙分布
漆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四百四十二位,多以蔡州、濮阳、鲁郡、北海、南昌、武康为郡望。
漆氏系神农(即炎帝)后裔,本姓姜。神农后四十一代孙(即伯夷叔齐之孙)隐居漆水(名曰漆河)之东,后徙商 丘之漆园,遂以漆为姓,漆姓由此开始。
五十一代孙漆沔,有壮志,喜游观.至蔡邑(今山东省上蔡)谒神农,卜居上蔡汶水之阳,遂以蔡为郡望,这是漆姓称蔡郡之来历,山东蔡邑为漆姓之第二老家。
九十八代孙季高公出任江西观察史,万民爱慕,故落户江西南昌县猪市巷,忠厚相传,诗书相继,文章礼乐,浑厚敦庞,皆季高公为承前启后之关键,季高公为江西始祖,江西也就是漆雕氏第三个老家。
另一支漆氏为古代满族姓氏,春秋时长狄的一支,周顷王三年为齐国所灭。
再一支为漆室女之后,春秋时鲁国有漆室邑,居者以漆为氏。郡望为濮阳(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据《尚友录》载:漆氏世为青州北海(今山东省昌乐东南)望族。又《姓氏考略》云:漆氏望出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北海(今山东省昌乐东南)。
结合网路资料和实际联繫已知:今重庆市的渝北区、江津县、綦江县、大足县、铜梁县,湖北省的武汉市新洲区、鹹宁市、黄冈市团风县、麻城市、罗田县、黄梅县、赤壁市、潜江市,江西省的南昌市、宜春市的靖安县宜丰县、泰和市、高安市、萍乡市、上饶市、景德镇市,陕西省的西安市、汉中地区,四川省的成都市华阳县、郫县、绵阳市涪城区、达州市宣汉县、渠县、遂宁市、巴中市、资阳市乐至县、安岳县、乐山市、南充市、广安市武胜县、中江县、凉山州美姑县,云南省的易门县、丽江,贵州省的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大方县、黔西县、织金县、纳雍县、毕节市、龙里县,江苏省的淮安市淮阴区、仪征市、无锡市,山东省的菏泽市巨野县,,河北省石家庄市、沧州市,河南省郑州市、商城县,湖南省的株洲市醴陵县、永州市东安县、祁阳县、岳阳市、益阳市桃江县、常德市、张家界市,安徽省的金寨县、霍邱县、霍山县、六安市金安区、合肥市、淮南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甘肃省的兰州市、陇西、天水、武威,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区及全州等四县,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大庆市,吉林省的吉林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包头市,台湾省的苗栗县等地,均有漆氏族人聚居分布。各地漆氏人口在几十人到一万多人不等,其中湖北潜江熊口镇聚居人口一万多。
漆姓历史
漆氏族谱所载“残谱原序 天下之生也久矣,别生分类,斯人之族,自各以类成焉。有族必有姓,姓氏之立,由古迄今,丝然杂乱,天下莫考其所自。乃若漆氏之为姓,原漆雕开,由新郑至东鲁,从夫子游,为圣门高弟,相鲁,封滕伯平兴侯。子孙居漆水,郡为北海,去雕单以漆为姓。复有沈者,为鲁相。绵绵延延,数世而后复有季直为洪州刺史。唐肃宗时,有嵩,字季高者,为南唐豫章刺史。伯仁仕宋,为中书秘阁,去官,居南昌之梅湖;宋建炎三年,有兵部侍郎漆凯之。在元,有枢密院副使漆仲贤,侍御史漆硕;漆枢澄仕刑部尚书,二子季芳淮安太守、季直光禄大夫。式娴,河南开封府尹,字季明;笃志斋,其号也。有定公者,家京口,子臣容,明经登第,仕至兵部侍郎;建炎三年,扈高宗南渡,道经南昌武阳,见其地山水佳丽,遂居梅湖之西。漆坊,置田二千七百顷,徙居桐林。若梅湖、桐林、莲塘、属溪、石马、大盛、熟陇、南岗、新昌、靖安、桃源、丰城,历世相传,皆同祖亲支。至于登科甲者,南昌有兰霁、衡彬,或内为庶吉侍御,或外为司寇司马;藩臬牧伯,皆显当时、辉后世而重光奕叶相承,后世相望,来者方兴而未艾者也。其水之有源乎?汪洋浩蕩,合为百川者,水也,皆一源之所出也!其木之本乎?畅茂条达衍为枝叶者,木也,皆一本之所发也!漆族若此,非源远而流长,木深而枝茂者欤?昔尧敦睦九族,《易》之<;同人.大象>;曰:“君子以类族、辨物。”则是谱之修也,庶亦敦睦而类聚之矣!是为序。 漆氏族谱 “族谱引” 事必足征而始信,亦可推此而达彼者,如崎山、洪都之谱所载是已!予族始祖,讳式娴,字季明,号笃志斋,行派泰四,明敕进士,任河南开封府尹,致仕,楼于商邑之南。妣,余氏邴二夫人,传二世祖孟一兄弟四人,为阖族分房之祖。此先辈恐谱失无稽,因笔之赖以不坠。 始祖以前,茫然莫之知也。迄余请崎山、洪都谱,参互校阅,崎山谱云,仁二祖由江西豫章饶州之乐平县十字街,迁于湖北黄邑之大崎山居焉,单传评五,得荣始生泰一兄弟十人,皆有里居、名号;妣氏葬所,载在予支谱;惟泰四迁徙河南商邑,此足征者也。又洪都谱云,式娴侨寓商城一语,未详由何祖籍迁移至此。第据两说,皆迁寓商,併名号行派又与先辈所笔无异,以此推之,可知其祖籍迁移必与崎山谱所载同一辙也,夫复何疑?今虽未及本末精详,较之前略,得知大概矣。他如漆氏之说,始自云晶,又云始自防风,姑无论。至春秋时,圣门有先贤漆雕开,字子若,封平兴侯,居上蔡,城内有故里志书碑凭,崎山、洪都谱皆推为祖,故予族亦祖之;又有鲁之漆雕哆,字子敛,封濮阳侯,皆複姓也。自漆水受氏而后,为北海望族,去雕,单以漆为姓,故有漆沈者,为鲁相;降而下之,汉之漆鳃封临辕侯,晋之季直为洪州刺史;之唐,季高为江西观察史,宋之伯仁为中书秘阁,元之仲贤为枢密院副使,;及齐有漆澄,宋有同文、训成,元有希范,其见于谱列于史者实繁,有徒不具载。要之,支分派别,地异时殊,究其实,皆一本也。然无凭稽考,不敢妄为附会编入谱内。非若自崎山、洪都之谱详其里居,录其名号,纪其迁地,般般可考,而知者故不惮言之往返传信也,不敢妄载阙疑也,俾后之人开卷了然,知漆氏之本末源流,不致疑信相参,是非莫辨云尔,是为引。
漆姓家族历史
1、远祖尊奉炎帝神龙后裔,伯夷之后漆雕开(春秋时期孔门弟子)。另据族谱所载,我族“始自颛顼,出于防风氏。春秋时,长狄君长统师入伐,全军溃败,流寓居鲁”,“先贤子若辈,以夷狄为闲,故于漆下加雕,至鲁相漆沈又去雕为漆”。
2、中世尊奉江西季直公(西晋时期中散大夫)。
3、近世尊奉湖北仁二公(明代初期中宪大夫),世居“豫章饶州府乐平县十字街”。明代洪武(1368-1398)年间以进士身份任黄冈知县。
4、安徽“迁商一始祖”为泰四式娴公(开封府尹,明中期中宪大夫),在湖北“迁黄谱系”为四世,在江西“洪都谱系”为四十五世。
5、”迁商始祖“宗祠始建于1720年。首度大修于1788年,二度大修于1893年。三度大修于2008年4月竣工,10月举行修缮重光庆典。
6、漆仁二公一脉首度宗谱编修于清代康熙庚子(1684)年间,由“九贵卿二庠生”编着;迁商一脉族谱已七修:1788年漆渭川、漆云山创修,1818年漆月三、漆竹亭主导二修,1859年漆光前、漆光乙主导三修,1893年漆容斋主导四修,1924年漆树人主导五修,1940年漆先彩等主导六修,1983年漆远棣、漆远材、漆德炎主导七修。
7、迁商一脉丁男近三千,现分作六大房,长房及二三四五房主要聚居在皖之金寨、霍山、霍邱、六安、合肥,六房聚居豫之商城、及赣之鄱阳。 8、迁商一脉笔派歌诀:迁商始祖派字式,二世曰孟共有肆。三世曰赞亦或志,四五六世景白允。七世曰概榆松梓,八世是守九世圣。添淦沦洪榕圣同,十世曰春十一世可,十二十三为秀汝。如思光前,远承先德,学重嘉祥。鸿猷启瑞,景运熙康,时淸荫茂。海宇延长,载锡福庆,锦跃辉扬。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麻城市。
历史名人
漆希范
元代高安人,才识超人,善写文章。谨慎清廉,为世人所推崇。 梦庚之子,行福一,字文翁,号平溪,于宋景泰 甲子年(1264)生,三十始举学官,中试为本邑教谕,再受袁州。南康两郡学录,升南轩书院山长,授靖江路儒学教授,陈八事于朝,受知平章温迪罕公恆,延佑四年(1317),辟监湖广乡试,再升临江路总管府知事。元仁宗皇帝的儒师集贤大学士王约(字彦博)荐授湖广儒学提举。于元泰定乙丑(1325)7月23日殁官邸,还葬沙岗,配陈氏,先公卒,亦葬沙岗。 子一:信渊(名鑒,行受一,于元至元丙戌生,由学录历任武冈教授,于元至正壬午殁,葬楼背,配胡氏,殁缺,葬斜桥山。)
漆文昌
明代瑞州新昌人。漆雕哆
字子敛,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弟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武城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封“濮阳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先贤”。
漆雕徒父
字子文,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弟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须句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封“高菀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先贤”。
漆雕开
公元前540—?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蔡国人,漆雕氏之儒的创始人。字子开,又字子若,又说作子修。《史记》记载,他曾随孔子学习《尚书》(即《书经》,是孔子所整理中国上古的历史资料)。《孔子家语·弟子解》亦说他“习《尚书》,不乐仕”。一次孔子叫他去做官,说:“子之齿可以仕矣,时将过。”他答曰“吾斯之未能信”,表示不愿做官。孔子听后很高兴。《公冶长》亦有记载: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读音yue>;。漆雕开是孔子弟子,无罪受刑而致身残,为人谦和而有自尊,博览群书,在孔门中以德行着称。他主持正义,刚正不阿,主张色不屈于人,目不避其敌,具有“勇者不惧”的美德。比孔子小十一岁,孔子对其像兄弟一般。那时孔子学生和墨子常有争议,有一次墨子说,漆雕开是个残疾。孔子反驳说,但品德一点都不伤残。可见是非常维护漆雕开的。 《韩非子·显学》把他列为儒家八派之一(漆雕氏之儒)。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膝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平舆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漆雕子”。漆雕开发展了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学说。认为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恶。提出了“天理”和“人慾”的概念,形成了人性论。着有《漆雕子》十三篇。其为论有理,深受好评。)
漆健
号镇环,仕宋为关南兵马都监,夫人黄氏,具葬曦岭枫林岗.子二:恺之,觌之.漆自立:名大登,字文甫,淳佑十年中方逢辰榜进士.漆应圣:名秀彦,字俊卿,宋鹹淳六年进士,官至从政郎韶州录事参军。
漆应贤
名秀茂,字蜚卿,与兄应圣同登进士.。
漆德汛
信渊长子,名勃,临江路照磨。
漆德润
信渊次子,名源,字文博,临江路同知。
漆梦周
字仁伯,由贡例授辰州府教授。
漆希韩
梦周长子,字义翁,由国学闢为湖广提刑. 漆希程:梦周次子字立翁,以文学征为金华学正(元朝时).漆信博:由贡例任四川重庆府巴县县丞再任直隶宣城丞,明永乐十六年调安南清华府九 真州农功县县丞,遂家安南未回. 漆明佺:名登,字汝高,号曦峰,中嘉靖乙未会试,允宁州知州,马湖府同知.漆绳金字声之,号东郊,以易经中清康熙乙酉科二十名举人. 漆声梧,名廷栋,字中立,号岚峰,乾隆甲午举人. 漆胜煊,名亘光,又名日宣,字恆辉,号桂林,道光乙酉钦赐第一名举人. 漆胜炤,名日升,字旭初,号竹轩,嘉庆庚申恩科举人. 漆武煊:名耀廷,字荣光,号莲炬,晚号晦岩,清光绪乙酉举人,广信府铅山县训导,两淮盐课大使。
漆武济
字济元,中央军官特训班第一期毕业。
现代名人
漆远渥少将
漆远渥(1915—),安徽省金寨县斑竹园简畈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军11师36团政治处宣传科副科长、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秘书主任、师司令部作战侦察科科长,红4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宣传股股长、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第769团政治委员。参加了夜袭阳明堡、百团大战和1942年太行区夏季反“扫蕩”。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3纵1旅政治委员,第7旅政治委员,华北军区补训兵团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副政委兼7纵政治委员,第20兵团第69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第68军政治委员,后兼任军长。参加了清风店,石家庄、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警备司令员,华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志愿军空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回国后,任华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空军后勤部部长。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两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戚先初少将
戚先初(1918--1991),原名漆先初,安徽省金寨县斑竹园漆店人。1931年参加安徽独立团,后编入红25军73师,任223团副排长。先后参加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二至五次反“围剿”和长征。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任红15军团保卫局科员、73师直属队特派员。抗日战争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77团营特派员、团政治处保卫股长。1940年任18集团军巡视团团员。1942年任冀鲁豫军区第8军分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1945年任7团政委。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和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所部改编为冀鲁豫野战军1纵1旅1团。1946年参加张家口战斗后,改属晋冀鲁豫军区,南下濮阳阻击国民党新5军,1947年参加豫北战役和运城、六营集、羊山战斗。挺进大别山后,在桐柏山与敌周旋。1948年参加郑州、开封、淮海战役。 1949年任16军48师副政委、军随营学校副政委,参加渡江战役。1951年后任16军干部部部长、186师政委、高炮101师政委,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9年后任空2军政治部主任、瀋阳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后勤部政委。1966年任空军后勤部副政委 1964年晋为少将。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8 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漆侠
漆侠先生(1923-2001),中国着名历史学家。1923 年生于山东省巨野, 1944 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大历史系, 1948 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旋入北大文科研究所史学部读研究生。1951 年 3 月至 1953 年 12 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自 1953 年至今,任教于天津师範学院(后改称天津师範大学、河北大学)。现任河北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农民战争史学会顾问(原理事长)、河北省历史学会会长、河北省社科联副主席等职。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农民战争史、中国古代史、辽宋夏金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着有《隋末农民起义》、《秦汉农民战争史》、《王安石变法》、《宋代经济史》、《辽夏金经济史》(与乔幼梅教授合着)以及包括《求是集》、《知困集》、《探知集》、《两宋政治经济问题》(与邓广铭先生合着)在内的上百篇论文。主编《宋史研究丛书》、《宋史研究论文集》、十卷本《中国改革通史》等多种,《中国大百科全书 · 中国历史》史学家栏目收录他的辞条。
漆琪生
教授。四川江津人,原名相衡,号伯勛。原名相衡,号伯勛,1929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部。曾任暨南大学、中山大学教授。1944年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经济系主任,全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民建第四届中央常委。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三十年代起研究《资本论》。着有《大纲》(三卷)、《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漆斯盛
高级讲师。1931年12月出生,江西上高人。1955年毕业于江西师範学院数学专业。曾任江西省都昌师範学校副校长。是政协都昌县委员会七、八、九届副主席,九江市教育学会理事,九江市第十届人大代表,江西省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高级职务任职条件评审委员会学科组成员。数十年来一直从事中等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在工作中勤恳、踏实,任劳任怨,一心扑在工作上。治学严谨,经验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启发性;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建立了以观察分析综合为基础,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专长数学教学,代表性论着有《初等代数讲义》、《关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点体会》、《中师立体几何教学管见》、《一个传统作法的改进》等。改革开放以来,曾多次被评为九江市先进工作者。分管学校教学工作时,江西省举行中师生会考,都昌师範学校1986年名列全省第六名;1991年名列全省第一名。他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漆绪邦
重庆江津李市乡人,生于1938年,自幼在家乡上国小,1948—1951年就读于江津中学,1953—1955年就读于北京化工学校,1957年考入北京师範学院中文系,196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 讲师、副教授、教授。2008年8月1日去世。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研究工作。着有《道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盛唐边塞诗》等书,与王凯符先生合编《桐城派文选》,主编《中国散文通史》。另有《皎然生平交游考》等论文若干篇。
漆德琰
(1932.12—) 江西高安人。擅长水彩画、油画、壁画。195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历任《江西画报》社编辑,江西文艺学院教师,江西革命博物 馆创作员。重庆建筑大学教授,环境艺术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学会理事,重庆水彩画学会会长。 1988、1998年在加拿大、美国讲学和举办画展,聘为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阿尔伯特省美术会顾问和温尼伯市荣誉市民。 1959年油画《农村调查》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 1984年壁画《蜀国仙山》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 1990年水彩画《羌寨》获中国水彩画大展“金马奖”。 1994、1996、2000年在日本东京、长野、筑波举办画展。 1998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漆德琰水彩染世界》报导说英国查尔斯王子看到漆德琰水彩画,非常喜欢,给漆德琰写了一封亲笔信,并寄来一本王子自己的水彩画册。在信中对漆德琰的水彩画给予高度的评价。 2001、2002、2003、2006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讲学和举办画展,聘为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水彩画学会荣誉会员 2005、2006年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交流和举办画展。 2006年水彩画《石板哨小屋》参加“中国水彩画百年展”。 2007年水彩画《归牧》参加“首届当代国际水彩画资深名家精品邀请展”。 2008年水彩画《水乡》等4幅作品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文博会。 作品还有油画《井冈山会师》、水彩画《羌寨》等。出版有《漆德琰水彩画作品与技法》、《漆德琰水彩画选》、大学教材《水彩》、《水彩写生技法示範》等专着。 曾在上海,重庆,成都,贵阳等地举办画展。多幅作品被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德国、法国和国内的博物馆、大学和私人收藏。
漆林
1943年10月生,湖北黄冈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研究员。1963年湖北大学法律系法律专业毕业。毕业后,曾任湖北省革委会调查组工作人员、湖北省薪春县西河驿公社工作组组长。1971年至1981年任湖北省蕲春县横车区委副书记、县委副书记,其间,1975年2月至12月兼任湖北省薪春县孙沖公社党委第一书记。1981年至1985年曆任湖北省黄冈地区司法局局长、党组书记、地区法律顾问处主任,其间,1983年至1985年在中央党校培训部研究生班学习。1985年至1988年曆任湖北省黄冈地区行署副专员、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1988年至1993年曆任湖北省计委第一副主任、计委主任、党组书记。1993年至1996年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其间,1994年9月至11月在中央党校进修一班学习。1996年至2002年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兼移民开发局局长、党组书记。现任国务院三峡办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漆德长
男,中共党员,1968年出生,毕业湖南师範大学数学系,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2000年评为桃源县优秀教师,2001推荐为常德市数学科学术带头人,2003年评为湖南航天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评为长沙市优秀教师。工作认真、扎实,积极从事教学研。编着《函式与导数》和《数学高考考点突破策略》,并有多篇论文在报刊上发表。
漆先望
男,1951生,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曾任四川省计委经济研究所室主任、副所长,四川省计委长规处处长兼经济研究所所长,四川省巴中地区行署副专员。曾任四川省计委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以四川省发改委巡视员(正厅级)退休。
漆德三
原为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宣传部部长,中国航空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杂文协会副主席、景德镇市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陶瓷美术评论家、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社会科学研究员。漆德三有“杂家”之美称。他不仅仅写小说、写杂文、写散文,不仅仅是陶瓷文化的研究者和推动者,也不仅仅是陶瓷美术的评论家。他还是2004上海国际时装模特大赛中国总决赛的评审。2003年出版《珠山拾荒》,1990年陶瓷文化专着《陶瓷纵横》出版。
漆南熏
江津人,1892年生,1927年卒。着名学者,国民党左派。他自1926年春至1927年1月在重庆任《新蜀报》主笔期间发表49篇政论文章,他为《经济侵略下之中国》一书撰写两篇序,还有“五卅”时期刊载于上海《民族日报》的一篇政论。中共重庆市委党史委员会重庆社科院于2006年编写《漆南熏遗着选编>>.邓小平题签。
漆家豪
出生在中国诗词之乡江西靖安,笔名:jingfu 雪竹 闲人 小可 (匿名发表了众多作品)。 最喜欢的诗人:顾城 海子 纳兰性德 李商隐 。漆家豪从小就对诗歌充满喜爱,研读中国古代诗词曲,发表了古代诗词200余首,现代诗歌1300余首(不包括匿名发表)。出任中国启蒙诗会委员,中国青诗社社长,中国青年诗歌协会会员,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会会员。《人生》特别编辑,《中国新诗》《扬子江》《散文诗》签约作家。
代表作品:诗集《爱情石板书》《 雨季的风 》《秋的诗 》《无题 》等。 《华夏》《中国文史》上发表过他众多对古代丧葬风俗的考究资料。他注重儒家的有为和道家的无为思想的融合兼顾释家的修身思想。发表过《中国宗教简史》《儒墨道的融合》《释家考据》等。
漆克昌
四川省江津县李市乡人,生于1910年6月8日。1922年随叔父漆南熏同志到日本学习,先后在日本东京补习学校、东京一高、岗山第六高等学校和日本仙台东北帝国大学经济科读书。回国后,漆克昌同志在上海先后担任我党的《红旗日报》採访记者、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干事,负责联繫和指导上海沪西区的工人运动和民众斗争,并参加了“反帝大同盟”的工作。抗战时期,在开展敌军工作之外,漆克昌同志还以他的政治经济学知识,为北方局党校讲授课程,帮助了八路军前总的干部、129师高级指挥员和地方党政干部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1943年秋,他在野战政治部参加了整风学习。全国解放以后于1951年漆克昌同志由抚顺调北京,先后担任中联部副处长、处长,中央马列学院二分院副院长等职。 1957年9月,漆克昌同志调中国科学院,任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并先后兼任第一组长、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等职。从此,他将自己全部的心血倾注到中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事业中。他同竺可桢副院长一起开创和长期领导了我院自然资源的综合考察工作。漆克昌同志在综合考察战线艰苦奋斗三十年,进行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为中国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深受广大干部和民众的尊敬和爱戴。
漆权
(1952—2009)教授,江西高安人。漆权同志出生于江西省高安县一个教师家庭,1968年11月下放高安县黄沙公社挂榜大队劳动,参加革命工作。1972年3月起历任高安县挂榜中国小民办教师、教导主任、校长。1978年10月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学习。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并于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7月,大学毕业分配至江西财经学院工作,历任党办秘书、副主任、团委书记、学生工作处处长。1988年9月至1992年7月任江西财经学院党委副书记。1992年7月至1994年12月,任江西财经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1994年12月至1996年5月,任江西财经学院党委书记。1996年5月至2000年2月,任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其间:1999年9月至2000年1月,在中央党校地厅级领导干部部学习)。2000年2月至2002年2月,任江西省教委(教育厅)主任(厅长)、党组书记(其间:2001年3月至2002年1月,在中央党校第17期中青年干部学习)。2002年2月至2003年11月,任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主持工作)、省教育厅厅长。2003年11月至2007年7月,任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2007年7月至2008年1月,任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2008年1月28日当选为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共江西省委委员。
漆俊泓
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兼职过安徽卫视的足球评论员;也曾在新经济的最前沿冲击过网路浪潮;他成功策划了《天亮以后说分手》系列畅销读物。
郡望堂号
郡望
蔡 州:亦称蔡郡。秦朝时期把原来的蔡、沈二国之地改置为三川郡。汉朝时期又改为汝南郡(今河南上蔡)。东晋朝时期将治所移至悬瓠城(今河南汝南)。隋、唐两朝改为蔡州,一度曾名为豫州;隋朝时期改汉朝的溱州置蔡州,其治所在隋朝时期名为上蔡县,唐朝时期名为汝阴县,均在今河南省汝南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汝南县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也曾置蔡州,治所在蔡阳,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部一带地区。
濮阳郡:濮阳古为帝丘;春秋时期卫国轩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秦、汉之际为濮阳县,属东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汉、魏时期为东郡治所。晋朝时期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期改郡,并分济阴郡之一部分给濮阳郡,治所均在古濮阳。北魏时期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北)。隋朝时期改为濮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渭县、濮阳市、范县、山东省濮州县、郭城县一带地区。唐朝时期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后梁、后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助建德胜二城。其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濮阳一带是黄河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
鲁 郡:亦称鲁国、鲁国郡、东鲁郡。西汉朝初期,汉高祖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以及晋朝时期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又改其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也有个鲁州鲁郡,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治所在兖州。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虽然辖有曲阜,治所亦在兖州,而将原鲁国郡治迁至今山东省的滋县(今山东德州陵县滋镇)。
北海郡:汉朝时期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分齐郡置郡,治所在北海(一说营陵,今山东昌乐),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潍坊、烟台一带地区。隋、唐两朝的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南昌郡:即今江西南昌市。春秋战国时期属吴楚。秦朝时期属九江郡。旧史学家们称之为“南蛮”之地。南昌政区独立设定始于汉朝。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大将军灌婴率兵南下,进驻南昌;汉高祖刘邦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立豫章郡,领十八县,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境大部,治所设于南昌县中,希望以这一块“南方昌盛”之地为根据地,进而平定南越,以“昌大南缰”。取“南方昌盛”和“昌大南缰”之意,“南昌”之名始此,从此这块“南蛮”之地就有了“豫章”和“南昌”二名称。据传,灌婴大将军是南昌城的创筑者,故俗称南昌城为“灌婴城”和“灌城”。自西汉以来,南昌一直是郡、州、道、路、府、县的治所,故人们或以郡名,或以州道名,或以路府名,或以县名,但都是指南昌这块地方。王莽篡汉后的西汉朝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9年),将豫章郡易名九江郡,南昌县易名宜善,故南昌又有了“宜善”一名。东汉、三国、晋、南北朝,以郡名则为豫章,以郡治所名则为南昌。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罢豫章郡置洪州,治所在豫章(由南昌县改),从此南昌又多了一个“洪州”之名。唐朝至德元年(丙申公元756年),豫章郡改名为章郡,“章郡”又成了一个名称。唐朝宝应元年壬寅(公元762年),豫章县改名钟陵县,南昌又称“钟陵”。南宋、元朝时期,洪州为隆兴府、隆兴路、龙兴路,治所为南昌、新建,“隆兴”、“龙兴”、“新建”的新名称又出现了。明朝初年,龙兴路改江都府,所以南昌又称“洪都”。此外,赣江,古亦称章江,所以在古籍中,南昌城又被称为“章江城”、“江城”。后来,又因中国共产党的“八一南昌起义”在其地,而被人们称之为“英雄城”、“八一城”。
武康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位于浙北地区。县境乃古汪罔国,亦称防风国。西周初期隶属于吴国,春秋时期属越国,越国灭亡后属于楚国。秦、汉两朝,武康为乌程、余杭县南疆北境,县域有余不亭。三国时期的东吴黄武元年(壬寅,公元222年)始置永安县。西晋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永安县为永康县。晋太康三年(壬寅,公元282年),因县境内有武康山(今铜官山),遂改永康县为武康县,县治迁往前溪北。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武康县併入余杭县。隋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复置武康县,属湖州。唐朝武德三年(庚辰,公元620年)废武康县,置安州,州府设武康。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废安州,改武康为武州,隶属湖州。唐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废武州,复置武康县,隶湖州。唐天授二年(辛卯,公元691年),析县东十七乡设武源县。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更名德清县,此后两县并存。宋朝景德元年(甲辰,公元1004年)设立武康镇,此后一直沿用。1958年6月17日,武康县併入德清县,县治城关镇。2004年改名乾元镇至今。1994年5月17日,德清县治迁至武康镇。
堂号
蔡州堂:以望立堂,亦称蔡郡堂。
濮阳堂:以望立堂,亦称帝丘堂、轩都堂。
鲁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鲁国堂、东鲁堂。
武康堂:以望立堂,亦称汪罔堂、防风堂、永安堂、永康堂。
三贤堂:春秋时期,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其中有漆氏后裔漆雕开、漆雕哆、漆雕徒父,故称漆氏堂号“三贤堂”。为纪念三贤人,漆氏改单姓为複姓,複姓漆雕从此开始。
漆姓宗祠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知县直誉;教授清名。
——李文郑撰漆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瑞州新昌人漆文昌,嘉靖年间举人,官应城知县,离宰相张居正的家乡江陵很近,但他从不因此去拜访张居正,人们都佩服他的耿直。后历官永昌知府、参政。晚年回乡,把数十亩田地都分给族中人,自己则闭门教子。下联典指元代高安人漆希范,字文翁,才识超人,善写文章。初为本县文学,后任静江路教授,谨慎清廉,为世人所推崇。官至临江路知事。
威昭晋室;绩着汉朝。
——佚名撰撰漆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漆钦,官镇西将军,威望极高。下联典指汉朝漆沈,官至鲁相,治绩显着。
五言通用联
使仕未能信;追赠并受封。
上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漆雕开,字子开,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着称。孔子曾让他去做官,他却表示没有信心,说:“吾斯之未能信。”下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漆雕哆,字子敛;漆雕徒父,字子文。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北宋真宗时,漆雕哆被追封为濮阳侯,漆雕徒父被迫封为高菀侯。
六言通用联
道阐濮阳衣钵;学开高菀规模。
上联典指漆雕徒父,春秋时鲁人,字子文,孔子弟子。下联典指漆雕哆,春秋末鲁人。字子敛,孔子弟子。
吴国公族后代;孔子得意门生。
全联典指孔子弟子漆雕开,蔡人,或曰鲁人。字子若,少孔子十一岁。习尚书,不乐仕。孔子使之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
七言通用联
如胶似漆友谊厚;细琢精雕技艺高。
此联为以蜂腰格镶嵌漆雕氏之“漆雕”二字的嵌字联。
字辈排行
四川遂宁漆氏字辈:“继鲁承再茗(薗?),仲崇宗希登;弘开兴大(启)胜,世(国)太永长明;家正连仁德,光耀千祥云。(清康熙年间入川后修家谱议增30字)先代恩泽广,福禄寿鹹增;孝友辉伦纪,礼义焕文星;贤声传江楚,务本乐丰亨。(2007年丁亥年续修家谱再增30字) 雨泉原林昊,俊伯岳青松;昭治信思念,宣帝孟君东;春映冠科济,尚知金书风。”
四川遂宁漆氏,有“江湖十代”之说。“继鲁承再茗”(江西五代)、“仲崇宗希登”(湖南五代),以上合称“江湖十代”,即,“茗、仲”字辈“江西填湖广”由江西吉安府太(泰)和县鹅江大丘银杏村到湖广永州府东安县宣义中乡第七都仁厚里三甲地名“木暴”(古体字,左边木字旁、右边暴字)木山本祭五姓大王祠下居住(今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大庙口镇紫云乡漆井村,经查漆井村有一个凸木山)建业,“登、弘”字辈于康熙三年至三十六年间,有漆仲相后裔“登”字辈十一房人携“弘”字辈二十余人来川建业于“遂蓬二邑”(今四川遂宁市大英县、船山区、安居区以及四川安岳县、乐至县部分区域,以大英县最为集中),“弘”字辈为入川主力,现“太”字辈稀罕、已传至“德”字辈。本家族漆仲楠部分后裔(崇德-继宗-希仁-登儒-弘遇、弘选)在四川安岳县华严镇,漆仲相部分后裔(崇念-绎宗-希金-登祥-弘宪-开俸、元、周;任宗-希秀-登凤-)在四川乐至县双河镇、回澜镇等地,仲相公其余后裔仍居湖南老家永州东安县大庙口镇紫云乡漆井村。
四川遂宁漆氏“江湖十代”:-漆继直-漆发鲁-漆承章-漆再清-漆茗园(长茗园、次金园、幺让园)-漆仲相(长仲楠、次仲标两女、幺仲相)-崇字辈六房......(待续)
四川富顺漆氏字辈:“家正连仁德光耀千祥云”。
四川达州漆氏字辈:“宏开运正昌”。
四川双流漆氏字辈:“陈家有道单贵联芳天朝兴正万代永昌”。
重庆大足漆氏字辈:“开国定邦上宗君
天文帝礼正朝廷
荣华永远光先德
福禄昌明裕贤能”。
天文帝礼正朝廷
荣华永远光先德
福禄昌明裕贤能”。
重庆铜梁漆氏字辈:“尚宗君天文光元明学胜先正九升大献崇兴”。
重庆江津漆氏字辈:
重庆渝北中兴镇漆氏字辈:
蕃祖长房~八房:
鑒仕珠文然 可一绍长郊 支汝志兆履 传国树宗邦 鉅泽槐熺垕 钟洪梓爠均。
支藟祖:
鑒仕珠文然 可一绍长郊 支汝志单德 木基定为高 镒浦柄炎型 钦鸿植焕城。
支荇祖 祈祖 瑛祖:
鑒仕珠文然 可一绍长(郊 祈 瑛 并列) 支汝志兆履 传国树宗邦 鋳满椿煊理 锡海保荧坤。
可登长房栋公:
鑒仕珠文然 可一绍长贵 〈(支 汝 应 遇)(帝 元延 建)(支 学 志 茂)并列〉单
昌熙鼎泰蔚 銮河棣灼在 钧湘𤇍爕坚。
可登二房材公、支葱二房璧、三房润、端公长房薗、二房蓉、逊公:
鑒仕珠文然 可一绍长单 支涵金茂大 家荣福瑞华 锦江林照埈 银汉桂辉增。
可徐公、可甲公:
鑒仕珠文然 可一绍长单 〈(宏汝炳有顕)(帝涵金茂大)并列〉、
〈(玉尔守其山)(家荣福瑞华)并列〉镜清权炽坦 镛渊懋灿培。
明珠祖、许淑公、许泽公、许汉公:
鑒仕珠文然 舆单孝金许 木朝火能铭 治相光堂宇 镇霈森煐域 镐滋楷列奎。
用珠支、青然公、 德然公:
鑒仕珠文然 时明(先 春 并列)继(永 单 并列)〈(纯洪)(成元)(单洪)并列〉根远盛
联升兴耀宽 钰济楹煌址 錞淮楫焱垣。
雍珠祖:
鑒仕珠文子 盟椿绍长广 延涵单茂大 家荣福瑞华 铨法模炘垿 铣藻栋焜逵。
仕朝祖:
鑒仕归世启 文单士〈(驭怀)(成先)(金单)并列〉〈(正学思)(崇学思)(单映单)并列〉
良美 宜如孔孟才 鑫源材焌垲 鋕浩本薰墀。
江西宜春、靖安漆氏字辈:“昭忠爱传家宝”。
江西上饶、景德镇漆氏字辈:“正德学重嘉”。
湖北赤壁漆氏字辈:“才学辉楚国”。
湖北潜江漆氏字辈:“方正先世贤良”。
湖北鹹宁漆氏字辈:“盛德承先祖移谋永世昌朝亭宏大运家可发文章”。
安徽金寨漆氏字辈:迁商始祖派字式,二世曰孟共有肆。三世曰赞亦或志,四五六世景白允。七世曰概榆松梓,八世是守九世圣。添淦沦洪榕圣同,十世曰春十一世可,十二十三为秀汝。如思光前,远承先德,学重嘉祥。鸿猷启瑞,景运熙康,时淸荫茂。海宇延长,载锡福庆,锦耀辉扬。云呈吉霭,继盛隆昌。淑慎济世,雍蔚寅张。贻其泽惠,后裔轩昂。书声美誉,资富瑶良。(此字派自“学”字始,湖北团风、麻城,河南商城、安徽金寨等仁二公后裔合派共字。丁男最高字派为远,最低字派为鸿)
江苏淮安漆氏字辈:允德大毓,以贯廷之,光(兴)前(业), 必兆其昌
湖北团风漆字辈:方必其昌,永为正道,学中加强,万世安康
家谱文献
重庆漆氏三修家谱二十一卷,着者待考,民国年间(公元1930年前)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乌泥漆氏十二修族谱,着者待考,民国年间油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西省高安市乌泥漆村漆德刚处。
江苏淮阴漆氏族谱,(现代)阖族编修,1996年圣悦堂计算机排印本。原稿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淮阴市淮阴区张集乡漆氏宗祠。
江西宜丰漆氏族谱八卷,着者待考,版本待考。现被收藏在江西省新建漆德传处。
安徽金寨漆氏七修宗谱三十五卷,阖族编修,1984年木刻活字版,六大房户均有收藏。
重庆漆氏云南昭通永善支族手书家谱重修后由族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