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里兰特·曼多萨
布里兰特·曼多萨(Brillante Mendoza),1960年7月30日出生于菲律宾邦板牙省圣费尔南多市,菲律宾导演、编剧、摄影、製作人。
2005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情慾按摩院》,该片获得第5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录像组金豹奖。2008年,执导的伦理电影《情慾电影院》入围第61届坎城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2012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你的子宫》上映,该片获得第6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扁舟威尼斯电影奖。2016年,执导剧情电影《罗莎妈妈》,该片入围第69届坎城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2017年,担任亲情电影《母爱》的製作人。2018年,执导犯罪电影《阿尔法,杀之权》,该片入围第66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贝壳奖,获得第66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布里兰特·曼多萨
- 外文名:Brillante Mendoza
- 国籍:菲律宾
- 出生地:邦板牙省圣费尔南多市
- 出生日期:1960年7月30日
- 职业:导演、编剧、摄影、製作人
- 代表作品:情慾按摩院、情慾电影院、你的子宫、罗莎妈妈
- 主要成就:第62届坎城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
第4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演艺经历
2005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情慾按摩院》,该片入围坎城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获得第5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录像组金豹奖。2006年,执导纪录片《山村小老师》;3月8日,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夏暑》上映。
2007年,执导由寇寇·马汀、杰克琳·乔斯合作主演的犯罪电影《丫丫叉叉》,该片获得第5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导演论坛“卡利加里”最佳影片奖;5月25日,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养子》上映,该片获得布里斯班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评审团奖;同年,担任恐怖电影《神秘岛》的製作人。
2008年,执导由杰克琳·乔斯、吉娜·帕雷诺共同主演的伦理电影《情慾电影院》,该片入围第61届坎城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他凭藉该片入围第3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
2009年,由其执导的惊悚电影《基纳瑞》上映,该片由梅赛德丝·卡布莱、寇寇·马汀搭档主演,影片入围第62届坎城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他凭藉该片获得第62届坎城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9月11日,执导的剧情电影《洛拉》上映,该片讲述了一个案件中的受害者和疑犯,他们的奶奶为了孙辈而辛苦奔波的故事,影片入围第6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4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电影奖,他凭藉该片入围第4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
2010年,在纪录片《菲律宾电影回归马尼拉》中出镜。2011年,与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何宇恆、关锦鹏联合执导剧情短片《香港四重奏II》;同年,执导剧情电影《紫》。
2012年,自编自导由伊莎贝尔·于佩尔、玛利亚·伊莎贝尔·洛佩兹、梅赛德丝·卡布莱联袂主演的惊悚电影《人质》,该片改编自真实事件,影片入围第6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9月6日,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你的子宫》上映,该片讲述了一个菲律宾小岛上的助产师的感情故事,影片获得第6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扁舟威尼斯电影奖。
2013年,在纪录片《威尼斯70周年:重启未来》中出镜。2015年,执导灾难电影《塔克洛班的困境》,该片讲述了菲律宾颱风灾区的故事,影片入围第68届坎城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一种关注大奖;同年,执导剧情电影《老绣工》;此外,还担任了剧情电影《国家巴鲁特》的製作人。
2016年,执导由杰克琳·乔斯主演的剧情电影《罗莎妈妈》,该片入围第69届坎城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同年,担任剧情电影《Mrs.》的製作人;此外,还担任了剧情电影《Expressway》的製作人。2017年,担任亲情电影《母爱》的製作人。
2018年,执导犯罪电影《阿尔法,杀之权》,该片入围第66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贝壳奖,获得第66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主要作品
编剧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12年 | 《人质》 | 电影 |
2006年 | 《夏暑》 | 电影 |
2008年 | 《情慾按摩院》 | 电影 |
导演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18年 | 《阿尔法,杀之权》 | 电影 |
2017年 | 《药命哀歌》 | 电视剧 |
2016年 | 《罗莎妈妈》 | 电影 |
2016年 | 《Asia sanmenkyô》 | 电影 |
2016年 | 《我的玫瑰》 | 电影 |
2015年 | 《老绣工》 | 电影 |
2015年 | 《塔克洛班的困境》 | 电影 |
2013年 | 《威尼斯70周年:重启未来》 | 电影 |
2012年 | 《人质》 | 电影 |
2012年 | 《你的子宫》 | 电影 |
2011年 | 《香港四重奏II》 | 电影 |
2011年 | 《紫》 | 电影 |
2009年 | 《基纳瑞》 | 电影 |
2009年 | 《洛拉》 | 电影 |
2008年 | 《情慾电影院》 | 电影 |
2007年 | 《丫丫叉叉》 | 电影 |
2007年 | 《养子》 | 电影 |
2006年 | 《夏暑》 | 电影 |
2006年 | 《山村小老师》 | 纪录片 |
2008年 | 《情慾按摩院》 | 电影 |
製作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17年 | 《母爱》 | 电影 |
2016年 | 《Expressway》 | 电影 |
2016年 | 《Mrs.》 | 电影 |
2015年 | 《国家巴鲁特》 | 电影 |
2012年 | 《人质》 | 电影 |
2012年 | 《你的子宫》 | 电影 |
2007年 | 《神秘岛》 | 电影 |
2006年 | 《夏暑》 | 电影 |
摄影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07年 | 《丫丫叉叉》 | 电影 |
2006年 | 《山村小老师》 | 电影 |
2006年 | 《夏暑》 | 电影 |
2006年 | 《山村小老师》 | 电影 |
艺术指导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12年 | 《你的子宫》 | 电影 |
2009年 | 《基纳瑞》 | 电影 |
2009年 | 《洛拉》 | 电影 |
参演纪录片
时间 | 名称 |
---|---|
2013年 | 《威尼斯70周年:重启未来》 |
2010年 | 《菲律宾电影回归马尼拉》 |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6 | 第69届 | 坎城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 罗莎妈妈 | 提名 |
2015 | 第68届 | 坎城国际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特别提及 | 塔克洛班的困境 | 获奖 |
2015 | 第68届 | 坎城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一种关注大奖 | 塔克洛班的困境 | 提名 |
2009 | 第62届 | 坎城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 | 基纳瑞 | 获奖 |
2009 | 第62届 | 坎城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 基纳瑞 | 提名 |
2008 | 第61届 | 坎城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 情慾电影院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2 | 第69届 |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扁舟威尼斯电影奖 | 你的子宫 | 获奖 |
2012 | 第69届 |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纳扎内罗·塔戴奖-特别提及 | 你的子宫 | 获奖 |
2012 | 第69届 |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 | 你的子宫 | 提名 |
2009 | 第66届 |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 | 洛拉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2 | 第62届 | 柏林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金熊奖 | 人质 | 提名 |
2008 | 第58届 | 柏林国际电影节导演论坛“卡利加里”最佳影片奖 | 丫丫叉叉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05 | 第58届 | 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录像组金豹奖 | 情慾按摩院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0 | 第4届 | 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电影奖 | 洛拉 | 提名 |
2010 | 第4届 | 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 | 洛拉 | 提名 |
2009 | 第3届 | 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 | 情慾电影院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07 | 布里斯班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评审团奖 | 养子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8 | 第66届 |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贝壳奖 | 阿尔法,杀之权 | 提名 |
2018 | 第66届 |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 阿尔法,杀之权 | 获奖 |
人物评价
布里兰特·曼多萨作品中的东南亚风情对于世界电影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因素。不过,由于他非常喜欢直观地展现血腥、骯髒的场面,常用纪实式的摇晃镜头,所以观赏他的作品需要一定的视觉承受能力(凤凰网评)。
布里兰特·曼多萨执导的电影独立写实,关注底层人民、性别与政治性等都是曼多萨的标籤,其电影也向来挑战观影经验。在电影《人质》中,布里兰特·曼多萨从社会角度、宗教角度、政治角度、人性角度,全面地对整个事件进行层层剖析。深刻度,锐利度,反思度都是上乘,从技术方面来看,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画面剪辑也都无可挑剔。这所有一切的叠加,浓缩在两个小时的影片中如同地毯式轰炸一样不遗余力,一遍又一遍地冲击着观众的内心,敲打着他们的神经,让人们无处可藏,无力可退,疲惫感和压抑感是大多数经过这两小时曼多萨电影洗礼观众们的感受(网易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