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广佛肇经济圈

广佛肇经济圈

广佛肇经济圈

广州、佛山、肇庆是三个山水相连的城市,由“广佛同城化”催生的“广佛肇”一体化经济圈开创了广东经济发展的新实践。就“广佛同城三市一体”的经济圈发展,三市聚首描绘“广佛肇”区域发展的新梦想。

广佛肇要以互利共赢为基础,实现优势互补,做大优势产业链,形成区域优势、产业集群,整体提升广佛肇经济产业综合竞争力。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广佛肇经济圈
  • 涵盖範围:广州、佛山、肇庆
  • 提出者:汪洋
  • 人口总数:2381.3万(2010年)
  • 国土面积:26232.1平方米
  • 生产总值:28074.34亿人民币(2015年)
  • 定位: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提出背景

“广佛肇经济圈”的概念,由前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于在肇庆首先提出后,随即引起省内关注。区域经济专家丁力认为,“广佛肇经济圈”由民间推动到政府主导,也许就是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过度。他称,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是要建成一个开放式的经济体系。
《广佛肇经济圈合作框架协定》的签署
广州、佛山、肇庆三地党政一把手郑重签署了《广佛肇经济圈合作框架协定》,珠江三角洲里最弱小的地级市肇庆终于搭上了“大哥”、“二哥”的肩膀携手前行,新的发展宏图就此开始描绘。
“广佛肇”经济圈内,广州服务业发达,占GDP58%,又是政治、金融、教育、文化中心,同时汽车、石化、钢铁、造船等重工业优势明显;佛山製造业超过60%,尤以家电、家具、建材、服装为盛;两市客观上都需要腾出更大空间发展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肇庆一方面地域广阔,生态优良,可为广佛未来发展提供广阔腹地,另一方面需要藉助广佛的产业转移和辐射加快发展步伐。
与广佛合作一样,这次“广佛肇经济圈”合作框架也是囊括了八大重点:规划对接、产业协作、科技创新、环境保护、旅游合作、交通运输(降低广佛肇间交通出行成本,打造一小时经济圈)、社会事务、区域合作。

主要範围

广佛肇一体化由广佛同城的概念发展而来,包括广州市、佛山市、肇庆市。
国土面积约为26232.1平方公里,2018年末人口总数达2400万人。

广州

广州,简称“穗”,古称任嚣城、楚庭、番禺,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广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江、西江、北江交汇处,珠江三角洲北部,濒临中国南海,是中国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佛山

佛山,简称禅,广东省省辖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地处珠三角腹地,毗邻港澳,东接广州,南邻中山。佛山与广州地缘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是“广佛都市圈”、“广佛肇经济圈”、“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广东重要的製造业中心,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肇庆

肇庆古称端州,乃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端砚的产地。肇庆之名的由来,全因为宋徽宗。——端王登上皇帝宝座,亲笔御书“肇庆府”三字,肇庆之名至今沿用。
2014年,肇庆市下辖3个市辖区(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4个县(广宁县、怀集县、封开县、德庆县),代管1个县级市(四会市)。另设肇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政府派出机构,驻大旺区,享有地市一级的经济管理权和行政审批权)

建设规划

发展定位

1.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重点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和增强产业整体实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一体化,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为发达地区带动后发地区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创造新经验。
2.全国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试验区。
坚持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大胆探索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与动力。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方式,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道路,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全国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3.国家重要综合性门户区域。
发挥广州的综合性门户城市优势,创新国际区域合作机制,提升广佛肇经济圈的国际化水平和综合枢纽地位,构建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4.国际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坚持高端发展战略,形成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打造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引领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最佳化升级的强大引擎,在国际城市体系中发挥重要的资源配置、决策管理和产业创新功能。
5.广东宜居城乡建设示範区。
以生活质量为城市发展的价值核心,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和低碳生活方式,建设以低能源消耗为导向的高品质城乡生活,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成具有岭南特色的优质宜居家园,为全省宜居城乡与优质生活圈建设提供示範。

分工结构

广州定位
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功能。
广州要以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建设智慧广州、低碳广州为驱动,以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为战略重点,充分发挥亚运后续积极效应,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通过实现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重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和重大战略性发展载体三大突破,着力强化国际商贸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等五大功能,建设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佛山定位
发挥产业优势,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佛山要发挥产业优势,以“四化融合,智慧佛山”为主线,以“民富市强,幸福佛山”为核心,大力推动产业
结构战略性调整,以信息化提升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提升机械装备、电子信息、汽车製造等现代製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开拓发展以金融后台服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现代製造基地、高新技术研发与转化基地、金融(后台)服务与创新基地、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等,具有岭南风貌特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成为珠江三角洲向粤西沿海、西江流域辐射和拓展的重要枢纽。
肇庆定位
发挥资源优势,增强发展动力。
肇庆要发挥资源与生态优势,积极承接广佛的产业与资本转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优金属加工、新型建材、林浆纸一体化、林产化工、服装製鞋、食品饮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旅游、房地产、现代物流、区域商贸、商务会展、金融、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和技术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构建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建设成为广佛肇经济圈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及新兴产业区、广东宜居城乡建设先行区、国际化旅游休闲之都、现代都市农业示範区,成为代表广东科学发展成果的城市。

交通条件

区域公交实现对接 将设回程计程车候客点
未来广佛肇将建设一体化的基础设施,打造“双核双环十九射”的线网骨架。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为纽带,串联经济圈主要城镇、重要发展区和休闲游憩地区。并强化经济圈对外交通连线,以广州为枢纽,构筑广佛肇生产和生活高度一体化的一小时经济圈。
未来广佛肇将实现无缝化区域公交对接。广佛肇将重点建设滘口枢纽站(主)、广州南站枢纽站(主)、佛山西站枢纽站(主)、肇庆东站枢纽站(主)、佛山东平新城站(副)、坑口枢纽站(副)、南洲路枢纽站(副)、陈村汽车站枢纽站(副)、肇庆长途汽车站(副)等公交枢纽。推动三市公路客运公交化改造工作,增加城际快巴客运线路和运力,完善常规公交与城际轨道的无缝接驳,加快发展“广佛肇区域公交”。加快“岭南通”推广,为三市居民提供快捷便利、无缝衔接的客运公交服务。
扩大广佛肇计程车服务範围,在广佛肇重点交通枢纽、商业网点等区域设立回程计程车候客点。
佛肇跨市公交线路
佛肇城际804线、佛肇三水大旺线、佛肇三水金利线、佛肇金利富湾线
广佛跨市公交线路
广佛城巴2线、佛南海快3路、广佛城巴3线、广佛城巴4线、广佛城巴6线、佛k6路、佛里07路支线、佛里07B路、佛里07路、佛里07路里广快线、广佛城巴9线、广佛城巴11沙头线、广佛城巴11九江线、广佛城巴12线、佛沥12路、广佛城巴13线、广佛城巴14线、广佛城巴15线、广佛城巴17线、广佛城巴18线、广佛城巴21线、佛202路、佛230路、佛232B路、佛232路、佛244路、佛250路、佛251路、佛275路、佛276路、佛277路、佛278路、佛279路、佛281路、佛307路、佛308路、佛312路、佛314路、K330路、佛K349快线、佛349路、佛K990路、官广线、广佛城巴广州南站-容桂线
广佛肇城际交通
全长84.52(不包含广佛段)公里,首通段起始于广州站,经佛山西站,终止于肇庆站。其中高架线74.59公里,地下线2.03公里,隧道2.203公里,路基4.544公里,三水城区和肇庆羚山以隧道形式穿越外,全线再无地下线路。全线设车站11个,其中高架站7个,地下站1个,地面站3个(1个预留)。后通段将在佛山西站通过贵广南广高铁接入到广州站以及广州南站。
广佛肇城际轨道的技术标準,设计时速从原来的140~160公里调整为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车辆为城际A型车8节编组,届时将在佛山设5站,肇庆设6站,运营时间为清晨7时至晚上9时,从佛山到肇庆需时50—80分钟。2016年3月30日开通运营。
广佛肇高速
广佛肇高速公路是肇庆市“三纵四横”高速公路网中的三横。规划项目起于广州华南快速三期终点,经四会大沙、鼎湖区、端州区、高要市禄步镇、德庆县、封开县,终点往西延伸接广西的梧州环城高速,全长约177.3公里。广佛肇高速公路(肇庆段)工程项目是肇庆打造连线广佛和大西南的又一条高速公路,也是省委省政府以及肇庆市委市政府加快落实《规划纲要》,推动珠三角交通运输一体化战略的重大举措。广佛肇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能更好地构建珠三角1小时城市圈,形成内联三市、外接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的方式多样、功能互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此,省交通运输厅将加快广东高速路网规划建设,强化珠三角中部都会区辐射力,进一步带动周边县(市)区经济腾飞,使肇庆全面融入珠三角

建设规划

医疗卫生

消除三市就医壁垒 推广“医保健身一卡通”
在卫生、体育方面,广佛肇将实行跨区域结对帮扶、双向转诊、慢性病管理等制度,形成三市医疗卫生机构的良性互动。消除三市就医诊治壁垒,提高医疗卫生资源使用效率。探索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共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探索推广全民健身与医疗保险“医保健身一卡通”制度,促使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纳入居民医疗保健服务範围。
广州市三甲医院:
广州三级甲等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广州军区总医院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东省口腔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海军医院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七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市胸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广州市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广州市脑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广州市妇婴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广东祈福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广州南方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佛山市三甲医院:
  •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 佛山市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 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顺德医院)
  • 广东省人民医院平洲分院(华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
  •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三水医院)
肇庆市三甲医院: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肇庆市中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肇庆院区)

边界一体化

确定六大边界合作共建区 金沙洲大桥将扩建
在规划中,广佛肇确定了6个边界合作共建区。包括金沙洲地区、芳村桂城地区、广州南站周边地区、五沙地区、三水四会交界地区、高明高要交界地区等。完善金沙洲地区、广州南站周边地区、芳村—桂城地区、五沙地区、国际空港经济区等交界区的路网衔接,肇庆铁路新客站、肇庆北站与佛山高快速路的对接,三水、四会等佛肇边界地区的路网衔接。
金沙洲地区:将扩建金沙洲大桥,建设大坦沙大桥和沉香沙大桥,实现金沙洲地区两市道路无缝对接。
芳村桂城地区:以推进白鹅潭经济圈、千灯湖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设为重点,整合芳村花卉博览园、龙溪路—海八路商贸区、桂城商贸服务区等功能区。
广州南站周边地区:整合长隆—金山大道游憩带、陈村花卉世界等广州南站周边各类功能区,实现公共运输的区域性无缝衔接,合力打造区域性居住休闲娱乐中心。
五沙地区:以广珠轻轨建设为契机,率先在交通方面参与广佛同城发展。协调五沙与其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与规划建设,建设宜商宜工宜居的新区。
三水四会交界地区:协同发展四会—肇庆高新区与三水高新技术产业区,加强产业合作、基础设施对接、用地功能协调,共同打造区域西北部产业集群。
高明高要交界地区:加强高明沧江工业园、高要金利产业协作园和砚港产业协作园之间的产业合作,加快推进三个园区之间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衔接,共同打造区域南部产业集群。

三市愿景

广佛肇经济圈要进一步破除行政区划障碍,在分工合作基础上,推动三地要素和资源自由流动,实现跨区域资源最佳化配置,发挥区域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效应,使各自的比较优势在更大範围和更高层次上得到发挥与叠加,形成1+1+1>3的综合效应
———原广州市委书记 朱小丹
增强加快突围的信心
当前,摆在我们三地面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争取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当前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广佛肇三地表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极大增强了我们加快突围的信心。
———原佛山市委书记 林元和
要错位发展有竞有合
肇庆围绕配套广州、佛山主导产业,着力发展装备製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打造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基地、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资源型工业加工基地,形成与广佛产业错位发展、携手发展的竞合格局。
———肇庆市委书记 覃卫东

发展项目

广佛肇经济合作区——怀集
广佛肇经济合作区选址肇庆市怀集县,规划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沿贵广铁路、二广高速、汕昆高速、怀阳高速公路呈组团状分布的连片区域。
经济合作区拟分三期进行建设
首期规划总面积53平方公里,是发展工业的主要区域。广佛肇经济合作区将致力把经济合作区打造成广州、佛山、肇庆三市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合作示範区。
第二期重点建设现代物流基地,未来计画打造成珠三角连线东协、大西南的物流中转站。
第三期重点建设省际边贸工业区,打造农业观光区。
广佛肇经济合作区将分三期进行,其中首期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该区域包括中山大涌(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闸岗郊际工业基地、白石工业基地、龙福工业基地,是怀集发展工业的主要区域。
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辐射区——高要金利
开展产业共建,推动珠三角先进生产力向粤东西北等欠发达地区延伸,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省委书记胡春华9月初到肇庆调研时,要求肇庆积极与珠三角核心区开展产业共建,主动参与珠三角产业分工,推动产业加快发展。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胡春华的调研要求,认真谋划扩大与珠三角核心区的产业共建规模和水平。10月11日,肇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赖泽华率肇庆市党政代表团到广州学习取经,两市就开展产业共建达成共识,表示要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紧密合作有关政策,加强产业体系共建,在产业规划中把肇庆作为广州的延伸,支持两地在汽车零部件、网际网路信息技术、智慧型製造等方面的产业合作。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延伸到肇庆,开启了两市产业共建的新篇章。
目前,广州市汽车零部件形成了东部、北部和南部三大集聚区,集聚汽车零部件企业510多家。《实施方案》认为,未来10年,自主品牌汽车、新能源汽车和智慧型网联汽车等将是广州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零部件产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提出到2020年力争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新增产值2000亿元。
肇庆市承接珠三角汽车整车零部件配套项目转移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汽车零部(配)件产业是该市先进装备製造业中最有基础和最有发展前景的支柱行业,经过长期发展和积累,尤其是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支持、引导和扶持、培育下,已形成一定特色和优势,如以高要鸿图科技、鼎湖鸿特精密、市直动力技研、端州骏驰科技为主的精密压铸行业;怀集登云汽配的发动机气门,四会连桿的发动机连桿等在国内同行乃至产品出口,都很有市场竞争力和行业优势。广东肇庆(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于2013年3月获省政府批覆,成为全省6个汽车零部件专业园之一,产业园离广州不到一小时车程,规划建设首期8平方公里、中期35.8平方公里、远期60平方公里,完全有能力承接珠三角汽车整车零部件配套项目转移。
据了解,广东肇庆(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分金淘扩展区和首期启动区两部分。到目前为止,该园区共有26个汽配项目落户,总投资165亿元。其中金淘扩展区累计落户的汽配企业20个,启动区已引进浙江嘉利集团、深圳捷迅集团、广东鸿图科技、鸿泰高科、湖北启扬三元催化器项目、信基集团等国家高新企业落户。

生活服务

通讯资费
广州、佛山、肇庆三地客户办理5元广佛肇资费一体化叠加包,即可实现三地号码长途、漫游资费本地化:
1、广州全品牌客户拨打佛山、肇庆的长途资费及漫游至佛山、肇庆的主叫资费同广州本地主叫资费一致,被叫资费同在广州产品本身的本地被叫资费;
2、佛山全品牌客户拨打广州、肇庆的长途资费及漫游至广州、肇庆的主叫资费同佛山本地主叫资费一致,被叫资费同在佛山产品本身的本地被叫资费;
3、肇庆全品牌客户拨打佛山、广州的长途资费及漫游至佛山、广州的主叫资费同肇庆本地主叫资费一致,被叫资费同在肇庆产品本身的本地被叫资费。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