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川西平原的村社治理:四川罗江县井村调查

川西平原的村社治理:四川罗江县井村调查

川西平原的村社治理:四川罗江县井村调查

《川西平原的村社治理:四川罗江县井村调查》内容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井村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变化。社队(村民小组)成为连线院子与基层集市的最重要地域共同体,成为乡村治理的最基本单位,这是川西平原农村在治理体制方面的最大变化。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灌溉修道、土地调整等公共服务都通过社队提供,这是川西平原农村治理的最大特点。完善统一的自流灌溉体系、发达的基层集市、兴盛的茶馆和庙会、稳定健全的村社组织、善于变通的民情,共同建构了川西平原农村的善治形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川西平原的村社治理:四川罗江县井村调查
  •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 页数:292页
  • 开本:16
  • 定价:28.00
  • 作者:王习明 贺雪峰
  • 出版日期:2009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209046558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川西平原的村社治理:四川罗江县井村调查》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王习明,1964年生,湖北荆门人,法学博士,现为西南交通大学中国西部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出版着作《遭遇选举的乡村社会》(合着)和《乡村治理中的老人福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图书目录

总序\1
导论\1
第一章 井村概况\8
第一节 基本情况\8
第二节 村庄历史:集市院子一乡村社\10

第二章 家庭结构与婚育观念\23
第一节 家庭结构\23
第二节 婚育观念\34
第三节 兄弟关係\41

第三章 闲暇生活与村落文化\43
第一节 闲暇时间\43
第二节 茶馆\44
第三节 庙会\46
第四节 电视、广播\55
第五节 地方戏曲、文艺\61
第六节 节庆与人情\62

第四章 公共生活与老人幸福\67
第一节 公共生活兴盛的原因\67
第二节 老人幸福观的转变\69
第三节 民间信仰的复兴与老人福利的提高\70

第五章 村落社会\73
第一节 人生竞争、面子\74
第二节 耐用消费品与子女教育\75
第三节 第三种力量\76
第四节 贫富分化\77
第五节 民间纠纷及解决\80
第六节 民间组织\86

第六章 乡村经济与农家收支\94
第一节 乡村经济的发展\94
第二节 农家收支现状\100
第三节 基层集市与现代市场\108

第七章 生产统筹与公共服务\114
第一节 农业灌溉统筹\114
第二节 信贷\123
第三节 血防与医疗\128
第四节 禽畜防疫\132
第五节 社会保障与保险\138
第六节 环境卫生\141
第七节 土地制度:三田制到两田制\147

第八章 村社组织与村社干部\155
第一节 村级组织\155
第二节 社(组)级组织\159
第三节 村干部的构成与更替\163
第四节 社干部的构成与更替\173
第五节 村社干部的工作\175
第六节 村社干部的报酬\179
第七节 社务决策的典型个案\180

第九章 乡村社间的关係与乡村治理\184
第一节 乡村关係与村社关係\184
第二节 农民负担\187
第三节 村级债务\189
第四节 社会治安与灰色势力\191
第五节 收费、迎检与评先\191
第六节 群体上访\197

第十章 影响井村治理的若干因素\207
第一节 善于变通、不认死理、能讲道理、有合作意识的民情\208
第二节 小乡、虚村、实组的管理体制与稳定的干部队伍\209
第三节 稳定、完善的生产统筹制度\214
主要参考文献\216
附录\220
一、黄义龙家分家立户协定\220
二、井村8组家庭结构表\221
三、井村7组外出打工人员简况\228
四、井村8组通婚圈\229
五、全村1990年以来的所有超生情况及原因\230
六、离婚、再婚案例\230
七、三份人情礼单\230
(一)7社李平万儿子结婚礼单(2007年)\230
(二)4社程德久五十寿辰喜礼单(2003年正月初六)\232
(三)4社程德久次女出嫁礼单(2001年)\235
八、井村2008年第一季度收支及节余情况\236
九、农户全年收支调查\236
(一)周家2007年4月1日至2008年3月31日收支细目\236
(二)李家1999年收支明细\248
十、重要档案\252
(一)《2007年镇对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责任书》\252
(二)《2007年村对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254
(三)《井村2007年评选“三户”安排的通知》\255
(四)《大井乡1999年村干部奖惩考核办法》\257
(五)《2005年村目标管理奖惩责任制》(大镇办发11号)\262
(六)《1997年度组干部工作考核得分标準》\265
(七)《关于招商引资业务经费开支的管理办法》(大镇府发27号)\265
(八)《关于村组干部职位设定和提高村组干部经济待遇的通知》(大镇委发34号)\266
(九)《井村村规民约》\269
十一、重要统计资料\270
附表1 大井乡粮食产量历史资料表\270
附表2 大井乡1949~1984年经济作物资料\271
附表3 大井乡1957~1984年粮食收益分配表\273
附表4 井村1980年分配决算表\274
附表5 井村1980年分配计算细目\275
附表6 2000~2007年井村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综合汇总方案\276
附表7 井村农户收入与消费情况比较表\279
附表8 井村1993年水利费计算情况\28l
附表9 1991年井村各组承包产量分类\282
附表10 井村1995年农业承包契约签订情况统计表\283
附表11 井村第二轮土地承包面积统计表\283
附表12 1989年井村各社收入与税费负担对比表\284
附表13 井村各社2002~2006年集体收入、支出\284
附表14 井村村、社两级债务、债权清查过录汇总表(部分)\285
附表15 井村部分年份村干部工资和年终奖统计表\286
附表16 1995年井村村干部单项奖统计\287
附表17 井村部分年份社长工资统计\287
附表18 井村1988~2003年农民负担分摊到户计算(汇总)表\288
附表19 1999年井村债务、债权清查统计表\289
后记\291

文摘

第三章 闲暇生活与村落文化
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所有的农村每年都有较长的闲暇时间,但不同地区的农民打发闲暇时间的方式是不同的,这些不同的闲暇生活方式构成了村落文化的差异性。川西平原农民白天的闲暇时间主要是在茶馆和庙宇中度过。茶馆,当地人称为“茶铺子”,是一个简陋却很热闹的地方:低矮的房屋里摆放几张、十几张桌椅,一大群人在里面打牌、看牌、喝茶,人进人出,喧嚣而嘈杂。村庄里的庙宇多为小庙,一般位于院子边上,用水泥砖砌成,四五个平方米大,里面供奉着几尊菩萨。作为川西平原的两处景观,茶馆和庙宇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和意义,它们共同构成了观察和理解川西平原农民的一个视窗。
川西平原农民晚上的闲暇生活方式主要是坐在家中看电视。传统的节庆、村民间的人情往来也可以算是闲暇生活的一种方式。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