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财产权管理基础
《智慧财产权管理基础》是2009年07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田文锦。
《智慧财产权管理基础》适用于经济、管理、金融和理工类专业的高等院校学生,同时也可作为智慧财产权管理及智慧财产权管理师的培训教材及对智慧财产权管理有兴趣的读者的自学用书等。
基本介绍
- 书名:智慧财产权管理基础
- 作者:田文锦
- ISBN:9787509516522
- 定价:29.80 元
-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智慧财产权管理基础》共有六章:第一章智慧财产权管理概论、第二章专利权管理、第三章商标权管理、第四章着作权管理、第五章其他智慧财产权管理、第六章智慧财产权的全球视野。每章前面附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教学重点;每章中间插有案例或相关阅读等资料;每章后面附有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分析题、技能训练题。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智慧财产权管理水平已成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因素。但目前,企事业单位的智慧财产权管理和经营人才几乎是空白,尤其是既懂得智慧财产权法律、又懂得经营管理知识;既有技术专业背景,又能够胜任智慧财产权管理的複合型人才奇缺。培养智慧财产权管理人才已迫在眉睫。
2008年6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智慧财产权战略纲要》将“加强智慧财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列为九大“战略举措”之一,并明确指出:“重点培养企业急需的智慧财产权管理和中介服务人才。”“在高等学校开设智慧财产权相关课程,将智慧财产权教育纳入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已将智慧财产权管理提高到企业战略发展的地位,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智慧财产权管理基础》的编写正是适应这种需求併力求突出其实用性。《智慧财产权管理基础》适用于经济、管理、金融和理工类专业的高等院校学生,同时也可作为智慧财产权管理及智慧财产权管理师的培训教材及对智慧财产权管理有兴趣的读者的自学用书等。
目录
第一章 智慧财产权管理概论
第一节 智慧财产权的基础
一、智慧财产权的含义
二、智慧财产权保护範围
三、智慧财产权的内容与分类
第二节 初识智慧财产权管理
一、智慧财产权管理含义和特点
二、企业智慧财产权管理的内容
三、智慧财产权管理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企业智慧财产权日常管理与战略模式
一、智慧财产权日常管理
二、企业智慧财产权战略模式
第二章 专利权管理
第一节 专利权管理的概述
一、专利权的含义和特徵
二、专利权的主体和客体
三、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节 专利权的获取管理
一、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和程式
二、申请专利的原则
三、利用专利文献
四、获取专利权的选择与策略
第三节 专利权的维持管理
一、专利权的侵权与保护
二、专利权侵权救济
三、专利权的放弃
第四节 专利权的套用管理和专利代理
一、专利权的套用方式
二、专利套用中的风险及其防範措施
三、专利代理
第三章 商标权管理
第一节 商标权概述
一、商标的含义和分类
二、商标权的内容
三、商标权的主要特徵
四、商号、域名、地理标誌与商标的区别
第二节 商标权获取的管理
一、取得商标权的形式
二、商标取得的原则
三、注册商标的途径和程式
四、国际注册
第三节 商标权的维护管理
一、商标权的维持
二、商标权的保护
第四节 商标权套用管理
一、商标权套用的方式
二、商标权在套用中的策略
三、商标权套用中的风险防範
第四章 着作权管理
第一节 着作权管理概述
一、着作权的含义和特徵
二、着作权的客体及表现形式
三、着作权的种类与内容
四、着作权管理的法制体系
第二节 着作权的获取管理
一、着作权的获取原则
二、着作权获取的登记制度与行政管理
三、着作权获取中的集体管理
第三节 着作权的维护管理
一、着作权的期限管理
二、着作权的权利範围管理
三、着作权侵权的识别与救济
四、网路环境下的着作权维护问题
第四节 着作权的套用管理
一、着作权的套用方式
二、着作权的套用策略
三、着作权套用中的风险防範
第五章 其他类智慧财产权管理
第一节 其他类智慧财产权管理概述
一、其他类智慧财产权的範围与功能
二、其他类智慧财产权管理的法制环境
三、其他类智慧财产权管理的特点
第二节 其他类智慧财产权的获取管理
一、原产地标记权的注册认证
二、积体电路布图设计的登记
三、植物新品种权的行政审批
四、商号权的登记取得
第三节 其他类智慧财产权的维护管理
一、权利内容与保护期限
二、侵权认定与免责事由
三、权利救济措施
第四节 其他类智慧财产权的套用管理
一、权属纠纷的防範
二、套用方式的选择
三、契约管理措施
第六章 智慧财产权的全球视野
第一节 文化、经济与智慧财产权
一、两极文化现象
二、新经济下的智慧财产权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与着作权交易
一、文化贸易
二、文化贸易摩擦
第三节 传统文化资源与历史遗产的智慧财产权保护
一、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战略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的困境
三、中国传统文化亟待智慧财产权保护
四、传统文化保护的国际智慧财产权问题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