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店镇
桑梓店镇隶属于山东省济南市管辖,山东济南市桑梓店镇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西北部,黄河北岸,西、北与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接壤,东邻山东省济南市大桥镇,全镇48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3.2万人,总面积68平方公里。308国道、804省道及济邯铁路横穿镇域。
2016年8月,撤销济南市桑梓店镇,以其原行政区域设立济南市桑梓店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济南市桑梓店镇政府驻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桑梓店镇
- 外文名称:Sangzidian
- 别名:济南桑梓店、山东桑梓店
- 行政区类别:乡镇
- 所属地区:山东省济南市
- 下辖地区:48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
- 政府驻地:山东省济南市桑梓店镇境内
- 电话区号:0531
- 邮政区码:250000
- 地理位置:山东省中部,济南市天桥区西北部
- 面积:68平方公里
- 人口:3.2万人
- 方言:冀鲁官话-石济片-济南话
-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 机场:济南遥墙国际机场
- 火车站:济南站,济南东站,济南西站
- 车牌代码:鲁A
- 所属省:山东
- 所属市:济南
- 毗邻市:德州
镇情概况
山东省济南市桑梓店镇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西北部,黄河以北,东临山东省济南市大桥镇,西接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
桑梓店镇商业大街一角

山东省济南市桑梓店镇因辖区山东桑梓店村而得名。面积72.6平方公里,下设5个办事处,48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有汉、回两个民族,回民主要聚集在老寨、小寨两村。
该镇交通便利,土地宽满,水资源丰富,粮、棉、油、菜质优量大。山东省万亩无公害黄河大米已形成基地,山东省济南市化工工业园落户我镇正在紧张建设。山东省黄河水景园也通过论证,开建在既,全镇已步入经济发展快车道。
历史沿革
山东省济南市桑梓店镇原属山东省德州地区齐河县,1989年12月划归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01年1月划归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
经济状况
1995年山东省济南市桑梓店镇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815万元,财政收入1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7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1.8倍、2.1倍和2.3倍。1994~1995年,被山东省济南市委、山东省济南军区授予山东省济南市党管武装先进单位,被山东济南市委、山东济南市政府授予山东省济南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农业有耕地3060公顷,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棉花。镇党委、山东省政府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991~1993年,投资130万元,投工12.8万个, 搬运土石7.8万立方米,在山东省黄展区内建成防渗渠6300米,桥、涵、闸51座,改山东省善稻区灌溉面积600公顷。1994年利用黄河水对后房、前房、耿家3个村的100公顷盐硷涝洼地进行淤灌改良, 预计1996年可还耕。1995年投资28万元,投工5.4万个,动用土石4.2万立方米,建桥、涵、闸19座,完成了山东省大王庙引黄乾渠西分乾、北分乾渠配套工程。至此,该镇可以从山东省李家岸、山东省大王庙两条干渠引用黄河水。6年来, 全镇扩大灌溉面积457公顷,改善灌溉面积315公顷,有效灌溉面积达2250公顷。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奠定了基础。在改造中低产田的同时,建立山东省一类农田保护区1639公顷。1995年全镇粮食总产达19258吨,比1990年增加10244吨。 为“服务城市、致富农民”,山东济南市桑梓店镇狠抓了农副产品生产,初步形成了肉、蛋、 果、菜、鱼、瓜6大基地。1995年全镇果园面积150公顷,产量394吨,蔬菜种植面积168公顷,产菜5380吨,水产养殖面积57公顷,产量146吨,分别比1990年增加45公顷、 236吨、135公顷、4734吨、30公顷、116吨。形成老寨、小寨屠宰牛羊专业村,北董庄、怀庄宰猪专业村,小辛庄宰驴专业村,带动了全镇畜牧业的发展,到1995年生猪存栏1.27万头、 大牲畜2.1万头、家禽18.5万只,分别比1990年增加8400头、1.5万头、6.5万只。农业机械总动力28236千瓦,比1990年增加22011千瓦。
2002年,山东省济南市桑梓店镇辖区面积64.57平方公里,有耕地3060公顷。镇下设5个办事处,辖48个行政村, 52个自然村,人口8135户,32472人,其中,男16210人,女16262人,性别比为99.7:100(女=100);非农业人口2289人。有汉、回两个民族,其中回民2034人,主要集中在老寨、小寨两村。人口出生率12.06‰,人口自然增长率6.4‰。 经济状况:2002年,完成第一产业产值12706万元,比上年增长4%。完成工业产值6800万元,工业产品销售收入6460万元,利税626万元,利润51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1%、 11.4%、10.6%、12.4%。完成第三产业营业收入15225万元, 利税436万元,利润31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2%、13.5%、12.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66.8万元,比上年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2898元,比上年增长4%。该镇濒临黄河,地势平坦,属山东济南黄泛平原,盛产山东黄河大米。308、309两条国道穿越境内。辖区内有地下煤资源;盛产山东优质黄河大米,种植面积达1万亩;建成了规模达1200头的山东肉食牛养殖小区及济南两处奶牛养殖基地, 全镇牛存栏量18354头,羊存栏量22613只,生猪存栏量17890头。1998—2001年,被山东济南市委、山东济南市政府授予山东济南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授予山东省济南市计画生育先进集体。2002年,被评为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全方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人口与计画生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土地执法模範镇、山东省济南市统计工作先进单位。
2007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46亿元,比2006年增长18%,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50万元,比2006年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4788元,比2006年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亿元;第三产业营业额完成4.5亿元,比06年增长15%。
特色农产品:大米
教育、科技
1990年全镇有2所中学,38所国小,有6个国中班的学生在拖拉机站借读。1991年区镇两级投资410万元,在历城六中建成5层、5700平方米教学楼,可容纳24个班、1200名学生。1995年,又投资13万元,在山东济南历城六中建平房教室26间,撤山东桑梓一中、山东桑梓二中,併入山东济南历城六中国中部。建起山东省成人教育中心。1990~1995年全镇投资145万元, 新建国小6所,改建扩建国小16所,新建改建幼稚园32所。配齐了音乐、体育、 美术等教学用品,办起了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仪器室。1994~1995年为85名民办教师增加工资17.5万元,平均每人月增86元,民办教师年收入是当地人均纯收入的1.8倍。1995年,全镇有中学1所,在校生1992人,教职工81人;国小22所,在校生3626人,教职工155人;幼稚园32所,在园幼儿768人,教职工39人;村办业校48所;家庭学校5所。中国小和成教中心的校舍及内部设施达标率分别为100%和96%;中、国小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78%和95%;国小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为100%; 国中生巩固率、 毕业率均为100%, 分别比1994年增长8%、12%。1990~1995年, 有1200人升入高中、中专等学校;成人教育中心已培训各类专业人才126人, 村办夜校扫除青壮年文盲321人。1993年9月实施九年义务教育,1995年“两基”验收已达山东省省标。
山东省济南市桑梓店镇有各类科技研究会8个,科技人员227人,农民技术员215人。1990~1995年推广新品种13个,举办山东省科技培训班26期,培训4800人次。1994年山东省黄海供水设备厂厂长王孝先研製的机车货架,在山东省第二届青交会上获新产品发明奖,并获得了国家专利。到1995年,共引进科技人员16人,发展科技企业6个。卫生镇卫生院设内、 外、妇、中医、放射、化验等科室,职工23人。1990~1995年先后购置了B超机、X光机、心电图机、全自动洗胃机、妇女病电疗仪等设备。1995年门诊达7800人次, 儿童免疫9568人次,对212名饮食从业人员全部进行了卫生知识培训和查体,四苗接种率达97%。有45个卫生室,甲级卫生室达70%,妇幼健康和儿童免疫得到保障,健康教育得到普及。 1990年计画生育率为76.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2‰。1991年投资22.2万元,占地0.16公顷,建起了镇计画生育服务站,陆续配备了B超机、X光机、车辆、微机等设备。为各村统一製做了宣传牌,建起了人口理论学校,积极宣传计画生育政策,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逐步完善镇、办事处、村、组四级计画生育网路,促进了计画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1995年,全镇有计画生育服务站(室)、人口理论学校各49处(所),计画生育协会会员3100人。1995年计画生育率达98.6%、晚婚率达95%、晚育率达96.7%,人口自然增长率达0.09‰,人口出生率达6.48‰,村村成为山东计画生育“三为主”合格村。1994年被山东济南市委、山东济南市政府授予计画生育先进集体。1995年被山东济南市委、山东济南市政府授予山东省济南市计画生育“三为主”达标镇。
畜牧发展
该镇有3.2万人口,农民基本上靠种田吃饭。镇政府把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支柱产业发展,2004年畜牧业产值已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40%。随着牛奶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奶牛养殖成为赚钱的行当。但是养奶牛投入大,一直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对饲养技术不熟悉,而且一户散养两三头牛产奶少、送奶成本高,许多农户有心养殖却无从下手。学过畜牧兽医的程孝玉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在镇上帮助协调贷款和养殖场地等扶持政策的帮扶下,于2000年租用北董村一所废弃的国小校,一次购进18头北平黑白花奶牛。如今他的奶牛存栏量已达60头,2004年纯收入20余万元。懂技术、有饲养经验的程孝玉又免费为附近的散养户传授饲养和防疫知识,并帮助他们对奶牛进行冷配,从而带起了一批奶牛散养户。
在程孝玉的示範带动下,山东冯堂村的王斌和山东大寨村的米学良合资成立了山东省佳华畜牧公司,为农民提供从饲养、防疫技术培训到牛奶销售“一条龙”服务。山东省佳华公司目前存栏奶牛140余头,山东省佳宝乳业公司帮助他们建起了可同时容纳28头奶牛的挤奶大厅,周围村里的一些散养户都可以牵来奶牛免费挤奶。该公司每天向山东省佳宝乳业公司运送近3000公斤牛奶,有1200余公斤是替散养户运送的。目前山东省济南市桑梓店镇家里饲养着两三头奶牛的散养户有几十家,他们都是从养殖大户那里获取饲养、防疫知识,并通过养殖大户销售牛奶,养一头奶牛一年收入上万元。
鼓励更多农民成为种养大户
龙头企业需要产品,农户需要市场。农村一批种养大户和“能人”的出现,像一座桥樑把企业和农户连在一起。他们了解市场、了解企业,代表农户直接与企业对话,为农产品找销路,同时组织农户进行集约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利润空间。而对政府来说,农村种养大户的出现既助推了产业发展,又可以使政府腾出更多的资金和精力,为农民做更多的实事儿。我们要鼓励农民敢闯敢干,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种养大户和“能人”,从而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桑梓店镇奶牛养殖大户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销售等难题,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做法,值得推广和借鉴。
区位优势
山东省济南市桑梓店镇位置优越,交通便利,308、309两条国道穿越境内,山东省济南建邦黄河大桥沟通南北,距济青、平福高速公路仅10公里。辖区内有地下煤资源,盛产山东优质黄河大米。
行政区划
下辖村 | |||||||||||||||||||||||||||||||||||||||||||||||
桑梓店村 | 周闫村 | 高王村 | 街后村 | 仓上村 | 小张村 | 大郑村 | 石门孙村 | 邱岸村 | 铁匠村 | 小马村 | 小郑村 | 小辛村 | 东秦村 | 老屯村 | 沙李村 | 张王唐村 | 小吴村 | 西秦村 | 小屯村 | 田庄村 | 前房村 | 冯堂村 | 左家村 | 丁口村 | 张王唐村 | 后房村 | 三官村 | 姚吕村 | 丁庄村 | 南郑村 | 小吕村 | 三教村 | 耿庄村 | 怀庄村 | 北董村 | 石庙村 | 袁贾村 | 刘庙村 | 朱河圈村 | 邓营村 | 草庙王村 | 老寨村 | 小寨村 | 康辛村 | 安庄村 | 大马村 | 彭庄村 |
人口数据
(山东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 30642 |
男 | 15327 |
女 | 15315 |
家庭户户数 | 8123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30437 |
家庭户男 | 15193 |
家庭户女 | 15244 |
0-14岁(总) | 6459 |
0-14岁男 | 3312 |
0-14岁女 | 3147 |
15-64岁(总) | 21562 |
15-64岁男 | 10874 |
15-64岁女 | 10688 |
65岁及以上(总) | 2621 |
65岁及以上男 | 1141 |
65岁及以上女 | 1480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29523 |
名优特产
山东华杰小麦粉
山东省济南华杰麵粉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北郊,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固定资产过千万,年产值上亿元,属山东省麵粉专业生产企业。
华杰小麦粉

公司于1984年成立,为个体私有制企业。企业设有生产科、质检科、经营科三个职能部门和生产车间,现有员工50多人,其中管理、技术人员18人。
企业以粮食生产为主,採用国内先进的麵粉加工工艺。日处理小麦200多吨,日生产各类麵粉120000公斤。主要产品分为“山东华杰”山东“鲁阳”两大系列六个品种的小麦粉。产品畅销山东、河南、河北、江苏、东北等省(市),深受用户的欢迎。
企业秉承“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凭藉成熟的技术工艺、科学的内部管理和发达的市场网路,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本企业于2004年顺利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实现了产品质量的国际标準达到了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山东省华杰麵粉有限公司始终视人民民众的健康高于一切,民众的需要是我们的追求。优质的产品是我们对广大客户的最佳承诺;周到的服务是我们信奉“客户是上帝”的忠实体现;领先的科技是我们创造价值的有力保证;杰出的员工是我们赢得未来的坚实基础;卓着的成绩是客户对我们的真诚回报;完善的售后跟蹤服务和高尚的情操为千家万户送去一日三餐和温馨。
清真牛羊肉
山东省济南鑫意清真肉类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桑梓店镇308国道北侧,占地63.5亩,投资1000万元,2004年4月建成投产,牛、羊屠宰流水线生产,年生产能力:屠宰活羊60万只,屠宰活牛7.5万只,总量达17250万员,冷库储存能力3000吨,年销售收入1.2亿元,实现利税1000万元。
清真牛羊肉

山东鑫意产品大全:鑫意肥羊羔、羔羊肉、羊头颈、炖肉用羊肉小块、烧烤用羊肉小块、羊前小腿、羊肋腰脊肉、羊肋排骨羊、胸前肉、羊肉卷、羊肉片、羊绞肉等,保证产品质量,保证质优价廉。
优质黄河大米
万亩优质黄河大米,黄河北展区内的17个村庄种植山东优质黄河大米1万亩,2002年确定为山东省无污染无公害生产基地。
优质黄河大米

农村建设
山东省济南市桑梓店镇党委、政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建设和谐新桑梓、争做文明新市民、塑造桑梓新形象”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和抓手,深入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山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项重点工作的意见》,抓住区级领导牵头联繫、区直部门包挂、经济强居扶持的新农村建设机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已到位各类帮扶资金150.2万元,镇财政投入132.7万元,各村自筹资金投入近100万元,有力推动了各村的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了农民民众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全镇的新农村建设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党委成员研究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全镇小麦种植面积4.5万亩,发放粮食和柴油、化肥补贴逾200万元,实现产量12711吨,同比增长3.52%;二是认真进行了春季动物免疫和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保障畜牧业、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三是投资30万元对18条主干沟渠清淤,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要。四是着力扶持好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形成前,山东省华杰麵粉、山东省仲华麵粉厂、山东佳华畜牧、山东勇盛冷藏、山东省鑫意清真食品5家龙头企业。这些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农户1000余户,安排劳动力500余人,带动了农民增收,推动了农业健康发展。
村村通自来水工作
全镇除山东北展区外38个有通水任务的村已完成37个,山东小寨村因为旧村改造建设规划问题要延后通水。
一建三改工作
以山东三官村为试点开展生态能源建设。该村建成沼气池85座。石门孙建成78座、高王村建成50座,全镇已建成213座,其中136座已产生沼气,投入正常使用。秋收后是沼气池建设的好时机,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快建设进度,在确保完成区下达指标250座的基础上,保证450座,力争600座,超额完成下达的任务目标。
改厕工作以山东小马村为试点, 9个村1000多户民众完成旱厕改造,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
山东耿庄、山东三官等8个村实现了家家户户安装太阳能,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极大地改变了民众的卫生生活习惯,向着社会主义新农村迈上了一大步。
村镇环境综合整治
一是对镇商业大街、308国道沿线和防汛路两侧进行整治。投资10万余元绿化道路2.7公里。二是有耿庄、草苗王两个村在全镇率先实施了村内街巷硬化,硬化面积达17200平方,总投资55万元。三是小马等村新修了下水道,总长总计4400米,铺设花砖3000余平方米。四是44个村修建了民众健身广场,总面积31000平方。刘庙村成为我区第一个新农村体育建设示範村。
桑梓店镇西外环浮桥

农村公路建设工作
新建山东姚吕到山东济南北郊林场路2.2公里,山东小寨村新硬化进村道路1.2公里,路面宽12米,两侧配套路灯和绿化。山东老寨村完成村内道路硬化1200米,总投资20万元。山东高王村新硬化道路1000米,5500平方,总投资逾40万元。
培育新型农民
一是举办了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促进农民就业。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二是协调技工学校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全镇36人参加了考试,32人填报了志愿,已录取21人。
此外,完成了两处教学楼改造,提前两年实现了教育示範乡镇达标验收;镇卫生院病房楼扩建面积923㎡,现已竣工。完成了8个甲级村卫生室和20个一般卫生室的标準化建设,增强了医疗保障能力;1700平方的镇敬老院建设全部竣工,即将实现全镇75%以上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的目标;扎实落实好山东省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户集中供养,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準,达到了应保尽保;济南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山东省农村养老保险工作顺利开展,参合、参保人数逐年递增;全镇村级办公场所和文化大院建设有序推进,年底前实现村村有办公场所和文化大院的目标。
山东省济南市桑梓店镇的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区委、区人大、区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坚信,有区委、区人大、区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各帮扶单位、部门及经济强居的大力支持、帮助,山东省济南市桑梓店镇党委、人大、政府有信心、有能力更有责任,铺下身子,扎实工作,团结和带领全镇党员干部民众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维护山东省城稳定、发展山东省会经济、建设美丽泉城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