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大背叛:科学中的欺诈

大背叛:科学中的欺诈

大背叛:科学中的欺诈

《大背叛:科学中的欺诈》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5月1日出版的图书,由霍勒斯·弗里兰·贾德森编着。

基本介绍

  • 书名:大背叛:科学中的欺诈
  • 作者:霍勒斯·弗里兰·贾德森(Horace Freeland Judson)
  • 原版名称:The Great Betrayal:Fraud in Science
  • 译者:张铁梅、徐国强
  • ISBN:7108035170, 9787108035172
  • 页数:377页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出版时间:2011年5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丛书名:新知文库

内容简介

在中国现代语彙中,“科学”几乎等同于“正确”;然而在金钱与权力对科学干预越来越深的今天,欺诈事件的频发使人们不得不对“科学具有无私利性”的说辞进行深刻的反思。分子生物学史专家贾德森即长期致力于科学欺诈问题的研究,并就此访问了大量科学家、杂誌主编、行政领导和重要事件当事人。本书细緻深刻,发人深省,可以说是目前研究科学欺诈问题的上佳着作。
本书反映了我们许多人对于为科学遮丑者的失望和气愤。清晰地回顾了科学不端行为的经典事件和近年来的案例,并试图找出每件事情的真相。本书从当代文化之中深掘科学欺诈的背景,并为我们将来如何与科学欺诈展开斗争提出了令人兴奋的构想。那些对于反欺诈缺乏作为的科学和医学权威们真应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

媒体推荐

在中国现代语彙中,“科学”几乎等同于“正确”;然而在金钱与权力对科学干预越来越深的今天,欺诈事件的频发使人们不得不对“科学具有无私利性”的说辞进行深刻的反思。分子生物学史专家贾德森即长期致力于科学欺诈问题的研究,并就此访问了大量科学家、杂誌主编、行政领导和重要事件当事人。本书细緻深刻,发人深省,可以说是目前研究科学欺诈问题的上佳着作。
——刘钝,国际科学技术史学会(1UHPS/DHST)主席
贾德森此书读起来让人不忍释手,它反映了我们许多人对于为科学遮丑者的失望和气愤。本书清晰地回顾科学不端行为的经典事件和近年来的案例,并试图找出每件事情的真相。本书从当代文化之中深掘科学欺诈的背景,并为我们将来如何与科学欺诈展开斗争提出了令人兴奋的构想。那些对于反欺诈缺乏作为的科学和医学权威们真应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
——史蒂芬·洛克(Stephen Lock),《英国医学杂誌》荣退主编
贾德森揭示并分析了有问题的科学行为以及它们产生的环境。我们不能再接受这样的陈词滥调:科学是一个发现真理的自治体系,科学家们应被信任他们仅凭自身就能够捍卫科学。贾德森优雅的阐释或许是“帮助服药的一勺糖”,但不管怎样,这剂药对科学之躯应该会颇有疗效的。
——阿瑟·高尔斯顿(Arthur Galston),耶鲁大学荣退伊顿教授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霍勒斯·弗里兰·贾德森(Horace Freeland Judson) 译者:张铁梅 徐国强
霍勒斯·弗里兰·贾德森(Horace Freeland Judson,1931-),乔治。华盛顿大学近期科学史研究中心创建人、前主任,1987年麦克阿瑟奖得主,着有里程碑式的着作《创世纪的第八天:20世纪分子生物学革命》。他在《纽约客》、《哈珀斯周刊》、《自然》、《新英格兰医学杂誌》、《柳叶刀》、《细胞》、《基因》、《美国医学会会刊》等杂誌发表大量文章,并且是《时代》周刊的长期通讯作者。

目录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欺诈的文化
第二章 何谓欺诈:学术欺诈的类型
第三章 共犯的模式:近年来的案例
第四章 难以定量,难以定性:科学欺诈的发生率及其定义之争
第五章 巴尔的摩事件
第六章 同行评议问题
第七章 作者身份、所有权:荣誉、剽窃及智慧财产权问题
第八章 网际网路公开出版的兴起
第九章 从实验室到法庭:追究不端行为时的体制问题
结 语 向稳定状态转变以及科学的终结
注释及文献来源
译后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