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小提琴
《红色小提琴》是1998年由佛朗索瓦·吉拉德执导,杰森·弗莱明,格列塔·斯卡奇等主演的剧情片。影片主要讲述了一把小提琴穿越了三个世纪时间与空间的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佛朗索瓦·吉拉德
- 编剧:唐·麦凯勒
- 主演:詹尼·露·比多,张艾嘉,杰森·弗莱明,格列塔·斯卡奇,翁世杰,塞缪尔·杰克逊
- 製片人:尼夫·费奇曼
- 出品公司:华纳兄弟公司
- 中文名:红色小提琴
- 外文名:Violon rouge、The Red Violin
- 其它译名:红提琴
- 出品时间:1998年9月10日
- 发行公司:狮门电影公司
- 製片地区:加拿大,义大利,英国
- 製片成本:$10,000,000/estimated
- 拍摄地点:义大利
- 拍摄日期:1998年
- 类型:剧情
- 片长:131分钟
- 上映时间:1998年11月13日
- 分级:USA:R
- 对白语言:法语,英语,义大利语,汉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120802
剧情简介
概述
本片记载了一把极具传奇色彩的小提琴——它曾经历300年的风霜,伴过几代人的浮沉……
剧照

三百年来,一把红色小提琴在数个国家流浪,与数人的命运紧紧相牵。仿佛有某种魔咒,让人们为这把琴疯狂着迷。
小提琴的製造者,是十七世纪义大利的乐器大师(卡路·施齐Carlo Cecchi 饰 )。妻儿死去,难抑悲伤的他,把爱人的血涂在小提琴上,从此琴就辗转流落到了奥地利。一个练琴的小男孩为了这把琴痴迷,直至倒落在舞台上。小提琴的流浪从未间断,从盗墓者,到吉普赛人,到为之自杀的作曲家波普,再到文革期间上海的一位音乐老师。这期间,无论拥有者是否明白小提琴真正价值,都逃不出它的魔力。终于,有鉴别专家知道了小提琴的秘密——它的外壳染着三个世纪前一位大师的血和泪。
海报

详情
17世纪的义大利,小提琴製造大师尼古拉-巴索蒂正在加紧製作这把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本打算作为送给他即将出世的小儿子的礼物。不料,他心爱的妻子安娜却因为难产和腹中的孩子一同死去。噩耗传来,尼古拉痛不欲生。他把亡妻的鲜血和自己深切的思念涂在琴身上,从此,传说中的“红色小提琴”诞生了……
奥地利的一家修道院买走了这把琴,经过代代相传,它来到新主人——孤儿卡斯帕-威斯的手中。修士们看出这个小男孩拥有超凡的音乐才能,于是把他介绍给当时盛名远扬的法国音乐大师乔治-普辛。乔治也发现这孩子果然是块天然美玉,决定带他参加皇室为寻找年轻音乐家而举办的比赛。赛程越来越近了,乔治每天加紧督促卡帕斯练琴,不过他很不满地发现这孩子对手中小提琴的迷恋程度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他甚至睡觉的时候都要抱着它睡!乔治不愿意看到他这样,于是他试图把小提琴从男孩手中拿走。结果,就在大赛开始之际,卡斯帕却突然倒在舞台上,再也没有起来。
小提琴随着孩子一同埋葬,不过后来盗墓者又把它挖掘了出来。它落在云游四方的吉普赛人手中,一代又一代地在人间流传。直到1893年,作曲家兼小提琴家的福雷德里克-波普被这把美丽的小提琴深深地吸引住了。波普当时正和女友——小说家维多利亚热恋,然而自从小提琴走进他的生活中后,波普的整个生命仿佛被它所占据。维多利亚最终意识到正是这把琴成为她的情敌,它就象女人一样把波普牢牢控制在手中——满怀妒火的她朝小提琴开了枪,然后决然离去。失去爱人的波普自杀身亡。
波普的男僕把这把小提琴带回了故乡上海,把它送进了当铺。小提琴静静地躺在当铺几十年,直到有一天一个年轻的母亲为女儿项蓓买下它。1965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浪潮席捲了全国,项蓓也没能躲开这场浩劫。作为红卫兵的她本应该和其他人一道去揭发批斗一个教授西洋乐器的音乐教师,然而她却悄悄地救了他一命。项蓓意识到自己肯定为此会付出代价,在厄运来临前,她把自己那把从童年起就挚爱的红色小提琴郑重地託付给音乐教师,恳请他把它收藏好。文化大革命结束了,这把小提琴终于得以重见天日,和教师收藏的其他乐器一道被送往蒙特娄进行拍卖。它静静地躺在拍卖会的展台上,引起了纽约鉴别专家查尔斯-莫里斯的注意。莫里斯经过一系列权威的科学测试,证实了这充满不解之迷的乐器的身世——它正是17世纪尼古拉大师的最爱之作,是传说中那把失去已久的红色小提琴!小提琴的身世被确定后,无数投标者纷纷从世界各地赶来,渴望参与它的拍卖。他们中包括当年抚育卡斯帕的奥地利修道院的代表,波普家族的后裔,孩童时代曾认识项蓓的中国商人,还有许多慕名前来的富贾巨商。但是……他们中并没有人知道红色小提琴的真正价值。
剧照

只有莫里斯知道——他知道它的来历,知道那令人惊悸的红色是尼古拉大师因难产而死妻子的鲜血所涂成的。只有他知道它真正的价值,那是与金钱毫不相关、不论多少美元珠宝都无法买下的价值。在朋友的帮助下,莫里斯惟妙惟肖地仿造了一把同样的红色小提琴,而把真正的琴藏在大衣下悄悄离开拍卖会场,踏向回纽约的路。他打算把这把琴作为爱的礼物送给自己的孩子,因为他要帮助这把琴实践它自己最初的命运——作为永恆之爱的象徵和艺术与生命间的纽带,从父亲传到孩子。就象当年尼古拉大师在最初製作这把举世闻名的小提琴时,曾经希望的那样……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詹尼·露·比多 Jean-Luc Bideau ....Georges Poussin (Vienna)
剧照

张艾嘉 Sylvia Chang ....Xiang Pei (Shanghai)
Carlo Cecchi ....Nicolo Bussotti (Cremona)
杰森·弗莱明 Jason Flemyng ....Frederick Pope (Oxford)
格列塔·斯卡奇 Greta Scacchi ....Victoria Byrd (Oxford)
翁世杰 Sai-Kit Yung ....Manservant (Oxford) (as Stuart Ong)
陶虹 Hong Tao ....Comrade Chan Gong (Shanghai)
周志清 Zhi Qing Zhou ....Senior Policeman (Shanghai)
王小帅 Xiaoshuai Wang ....Junior Policeman (Shanghai)
乔郅 Zhi Qiao ....Elderly Woman (Shanghai)
塞缪尔·杰克逊 Samuel L. Jackson ....Charles Morritz (Montréal)
科鲁姆·费奥瑞 Colm Feore ....Auctioneer (Montréal)
莫妮克·梅居尔 Monique Mercure ....Mme. Leroux (Montréal)
唐·麦凯勒 Don McKellar ....Evan Williams (Montréal)
吴珊卓 Sandra Oh ....Madame Ming (Montréal)
雷米·吉拉德 Rémy Girard ....Customs Agent (Montréal)
大卫·拉艾 David La Haye ....Handler (Montréal)
Irene Grazioli ....Anna Bussotti (Cremona)
Anita Laurenzi ....Cesca (Cremona)
Tommaso Puntelli ....Apprentice (Cremona)
Samuele Amighetti ....Boy (Cremona)
Aldo Brugnini ....Assistant (Cremona)
Christoph Koncz ....Kaspar Weiss (Vienna)
Clotilde Mollet ....Antoinette Pussin (Vienna)
Florentín Groll ....Anton von Spielmann (Vienna)
Johannes Silberschneider ....Father Richter (Vienna)
Rainer Egger ....Brother Christophe (Vienna)
Paul Koeker ....Brother Gustav (Vienna)
Wolfgang Böck ....Brother Michael (Vienna)
Josef Mairginter ....Brother Franz (Vienna)
Johan Gotsch ....Funeral Monk (Vienna)
Geza Hosszu-Legocky ....Gypsy Violonist (Vienna)
David Alberman ....Gypsy Violonist (Vienna)
Arthur Denberg ....Prince Mansfeld (Vienna)
Andrzej Matuszewiski ....Gypsy Violonist (Vienna)
Eva Marie Bryer ....Sara (Oxford)
Dimitri Andreas ....Gypsy Father (Oxford)
David Gant ....Conductor (Oxford)
Xio Fei Han ....Young Ming (Shanghai)
Zheng Wei Tan ....Guard (Shanghai)
Kun Qi Cao ....Deputy (Shanghai)
Rei Yang ....Young Xian Pei (Shanghai)
Lidou ....Pawnbroker (Shanghai)
Ireneusz Bogajewicz ....Mr. Ruselsky (Montréal)
Julian Richings ....Nicolas Olsberg (Montréal)
Russell Yuen ....Older Ming (Montréal)
Paula de Vasconcelos ....Suzanne (Montréal)
Marie-Josée Gauthier ....Hotel Concierge (Montréal)
Dany Laferrière ....Cabby (Montréal)
Dorothée Berryman ....Secretary (Montréal)
Gregory Hlady ....Coat Attendant (Montréal)
Herman Meckler ....Registrar (Montréal)
Sheena Macdonald ....Ruselsky's Companion (Montréal)
Jody Shapiro ....Autograph Seeker (Montréal)
Joshua Bell ....Violinist (Oxford) (uncredited)
Sylvia Stewart ....Security guard (uncredited)
刘子枫 Zifeng Liu ....Chou Yuan (Shanghai) (as Zi Feng Liu)
James Bradford ....Stagehand (Montréal)
职员表
导演:佛朗索瓦·吉拉德 François Girard
编剧:
唐·麦凯勒 Don McKellar ....(written by) &
佛朗索瓦·吉拉德 François Girard ....(written by)
製作人:
尼夫·费奇曼 Niv Fichman ....producer
Daniel Iron ....co-producer
Giannandrea Pecorelli ....co-producer
Barbara Shrier ....line producer
原创音乐:John Corigliano
摄影:Alain Dostie
剪辑:Gaétan Huot
选角导:
Deirdre Bowen
Andrea Kenyon
艺术指导:François Séguin
美术设计:Martyn John
布景师:朱迪·法尔 Judy Farr
服装设计:蕾妮·爱普勒 Renée April
副导演/助理导演:
Buck Deachman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Olivier Gérard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Italy
Jennifer Jonas ....assistant director
故事来源
为了第一个新生儿子的诞生,小提琴製造大师尼可洛布索提用尽毕生的心血,製作一把最具代表性的小提琴,要让它成为新生儿诞生的祝福。可惜天不从人愿,爱妻死于难产,这个费尽苦心的贺礼,转瞬间失去了意义。虽然受到这个事件的打击,布索提还是决定完成这件作品,并加注妻子所有特点与他对未来新生儿的期待在这把小提琴上,也因此这把琴拥有他今生最深的思念,红色小提琴的传奇于是开始……
这把小提琴流传了三个世纪,五大洲,无数个国家,并让每一个它所接触过的灵魂,绽放出耀眼的生命火花。
这个故事源于一个神秘的背景。三百多年前,位于义大利的克利蒙那,是当时的音乐艺文之都,那里蕴藏了小提琴的历史与宝藏,当然也包括那个神秘的“红色”传说。17世纪正是克利蒙那最耀眼的年代,当时小提琴永垂不朽的荣耀光辉。因着三大家族“阿玛蒂”、“斯特拉底瓦里”、“瓜奈利”他们的努力与创新。小提琴音色与艺术价值得以奠定,也创造出不同特色的小提琴。以外型与名气来说,以“史塔第发利”最为优美也极富盛名;以历史悠久的开山祖师而言,就非“阿玛惕”莫属了;而就评价与其神秘色来说,“瓜奈利”更是当时许多音乐家的最爱,其琴身特有的琥珀色和嘹亮的音色,常是许多人的音乐迷药,连“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也爱不释手。
几个世纪以来,许多学者一直在探讨帕格尼尼为何有如魔鬼般的能力写下许多不朽的传世名曲呢?他是神的使者?他受到神的恩赐?抑或是来自“红色小提琴”的神奇力量?等你来发掘!
导演相关
《红色小提琴》一片由曾执导过《格莱恩-顾尔得的32个极短篇》等影片的新生代导演弗朗索-吉拉德执导,通过讲述一把小提琴穿越了三个世纪时间与空间的故事,表现出不同的文化传统与差异,折射出世情百态。由多国演员联袂演出的这部影片曾经拿下1998年加拿大詹尼奖7项大奖和朱特拉奖9项大奖,获得2000年金球奖和金卫星奖的提名,称得上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作品。
角色演员介绍
张艾嘉在片中饰演一位捲入文化大革命的漩涡中的党的干部,她不得不想办法保住自己的特权地位,以她为首所推动的文化革命运动获得党中央的讚赏,可是她也同时看到了文化大革命对一个音乐老师的斗争,批判他用西方的无用乐器(小提琴)教授靡靡之音,项蓓冒险为这位音乐老师辩护,让他免于受罚。她明了她必须放弃自己的“腐败”,她立刻回家毁掉所有的西方唱片,并取出久藏在地板下的红色小提琴,为了不让母亲遗留给她的爱毁于一旦,她必须忍痛与小提琴分离,另寻地方安置,她找到这位音乐老师,秘密地将它藏在阁楼上,直到这位老师过世,红色小提琴才又终于重见天日。文革后,这位音乐老师的贡献得到正面评价,并将这把红色小提琴送到蒙特娄拍卖。
张艾嘉饰演的项蓓

导演表示他曾见过试镜许多的中国演员,但是当他第一眼见到张艾嘉时就被她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住了,“她有一种神秘的气质,深远且忧郁,很适合演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的角色”“再多的钱我也要用她”。
幕后製作
《红色小提琴》是加拿大新瑞导演法朗索吉哈继顾尔德的三十二个极短篇后最新的心血杰作,故事叙述一个独特的小提琴走过三百年,故事横跨五大洲,每个接触过这把小提琴的灵魂,生命都被激起灿烂耀眼的火花。
製片与导演用了三年的时间研究红色小提琴的脚本,“我们调查过三个世纪以来所有的音乐轶事,特殊乐器以及曾被窃盗过的乐器等等,藉由这些故事来激发我们的创意,结果我们发现好的故事实在太多了,逼得我们不得不忍痛割下一些觉得很不错的部分,好让故事能够变得更精彩。”因为红色小提琴穿越时间与空间,导演坚持这部电影必须用当地的语言来拍摄,因为小提琴所要表现的是当地的文化传承与各地文化的差异性,只有使用原语言才能够最贴切地表现出各个文化间的差异。
剧照

这个想法固然很好,可是当剧本需要从英文翻译成各地语言就花了导演不少功夫,很多情况下甚至导致剧本一改再改,甚至有人要求乾脆都用英文算了,但是在导演与製片的坚持下,这个问题得到所有艺人的支持而获臻完美的解决。
这是一部充满神秘色彩的幻想文艺片,故事紧扣一把跨越四个世纪时光的红色小提琴,连带出五个动人的小故事。影片对传奇的渲染很成功,但缺乏戏剧张力,偷情的框架故事尤其失败。考格里亚诺的配乐是最精彩的亮点。
选角事件
为了让这部电影更有可看性,选角是非常重要的,当山缪杰克森看到红色小提琴的剧本时,主动打电话嚮导演联络,表示希望能够演出红色小提琴中的小提琴鉴定师,即使降价演出也无所谓,至于如何选上张艾嘉来演出该片,导演表示他也曾见过试镜许多的中国演员,但是当他第一眼见到张艾嘉时就被她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住了。“她有一种神秘的气质,深远且忧郁,很适合演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的角色”“再多的钱我也要用她。”,为了回应导演的知遇之恩,张艾嘉也重拾荒废了很久的小提琴,狠狠地苦练了三个月,结果最大的收穫竟是让自己的小孩爱上小提琴,并且要求学习拉小提琴,这算是最让张艾嘉意想不到也最感欣慰的。
为了寻找剧中天才小提琴师一角,製片与导演要求维也纳方面代为寻找会拉小提琴而且会表演的小朋友名单,谁知道维也纳只提供一位小朋友的名字,并且极力推荐,导演与製片不想冒险,决定亲自到维也纳选角,经过长时间的角逐,终于在将近四千名的小朋友中挑出一位名为克里斯多福的小朋友,导演当时就觉得这个名字很熟,但是怎幺都想不起来,回国后,无意间翻到当时维也纳传来的传真,才发现他们找到的人就是维也纳方面推荐的小朋友。
为了这部电影苦练小提琴的可不只张艾嘉一人,饰演天才儿童的克里斯多福康兹与鬼才小提琴家的杰生富莱明也都花了不少的时间在练习小提琴上,以捉住音乐家的神韵,杰森富莱明最是辛苦,经常背后有两个乐师抓住他的手,一个为他拉弓,一个为他压弦,可是在银幕上丝毫看不出破绽,导演笑称这好像是八脚章鱼在拉小提琴。
《红色小提琴》全片呈现史诗般的壮阔,小提琴与爱琴人之间的缠绵,它的魔力值得许多音乐家为它痴迷甚至牺牲生命,年轻新锐导演法朗索吉哈受到世界各地影展极力邀请,更获得东京影展最佳音乐奖的肯定,绝对值得所有影迷期待。
发行上映
製作公司:
Rhombus Media [加拿大]
Mikado Films (as Mikado)/(copyright holder)
New Line International (as New Line International Releasing) (in association with)
Channel Four Films [英国] (in association with)
Canada Television and Cable Production Fund (in association with)
Telefilm Canada - Equity Investment Program [加拿大] (in association with)
CITY-TV [加拿大] (as Citytv) (in association with)
Bravo Arts Channel (as Bravo NeoStyle Arts Channel) (in association with)
Vienna Film Financing Fund (in association with)
Sony Classical [美国] (in association with)
Caadian Film or Video Production Tax Credit (CPTC) [加拿大] (as The Canadian Film or Video TaxCredit Program) (with the assistance of)
Red Violin Productions Ltd. (copyright holder)
Sidecar Films & TV [义大利] (as Sidecar Films and TV) (copyright holder)
发行公司:
Alta Films S.A. [西班牙] (1999) (Spain) (theatrical)
Channel Four Films [英国] (1999) (UK) (theatrical)
安乐影片有限公司 [中国香港] (2000) (Hong Kong) (theatrical)
Filmes Lusomundo [葡萄牙] (1999) (Portugal) (theatrical)
狮门电影公司 (1999) (USA) (theatrical)
Metropolitan Filmexport [法国] (1999) (France) (theatrical)
Mikado Films (1999) (Italy) (theatrical)
RCV Film Distribution (1999) (Belgium) (theatrical)
RCV Film Distribution (1999) (Luxembourg) (theatrical)
RCV Film Distribution [荷兰] (1999) (Netherlands) (theatrical)
Roadshow Entertainment [澳大利亚] (1999) (Australia) (theatrical)
华纳兄弟公司 (????) (Greece) (theatrical)
Alliance Films (2010) (Canada) (DVD) (Blu-ray)
Concorde Home Entertainment [德国] (Germany) (DVD)
狮门影业家庭娱乐公司 [美国] (2008) (USA) (DVD)
RCV Home Entertainment (2006) (Netherlands) (DVD)
Sandrew Metronome Distribution Finland [芬兰] (1999) (Finland) (VHS)
Sandrews [瑞典] (2008) (Sweden) (DVD)
Universal Home Entertainment [美国] (2000) (USA) (DVD)
VCL Communications GmbH [德国] (Germany) (VHS)
Warner Home Video (1998) (Finland) (VHS)
Warner Home Vídeo [巴西] (Brazil) (DVD)/(Brazil) (VHS)
Yleisradio (YLE) [芬兰] (2002) (Finland) (TV)
特技製作公司:Buzz Image Group [加拿大]
其他公司:
Air Lyndhurst Studios [英国] music recorded at
Avatar Studios music mixed at/music recorded at
Canada Television and Cable Production Fund funding
Canadian Film or Video Production Tax Credit (CPTC) [加拿大] assistance (as The Canadian Film or Video Tax Credit Program)
The Philharmonia Orchestra music performed by
Sony Classical [美国] soundtrack published by
Telefilm Canada - Equity Investment Program [加拿大] funding
Vienna Film Financing Fund funding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加拿大 Canada 1998年9月10日......(Toronto Film Festival)
日本 Japan 1998年11月......(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加拿大 Canada 1998年11月13日
德国 Germany 1998年11月26日
奥地利 Austria 1998年11月27日
瑞典 Sweden 1999年......(video premiere)
芬兰 Finland 1999年......(video premiere)
挪威 Norway 1999年3月26日
阿根廷 Argentina 1999年4月2日......(Buenos Aire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Independent Cinema)
英国 UK 1999年4月9日
阿根廷 Argentina 1999年4月22日
新加坡 Singapore 1999年5月6日
美国 USA 1999年5月22日......(Seatt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日本 Japan 1999年5月22日
比利时 Belgium 1999年5月26日
美国 USA 1999年6月11日
荷兰 Netherlands 1999年6月17日
西班牙 Spain 1999年7月2日
澳大利亚 Australia 1999年9月9日
法国 France 1999年9月22日
泰国 Thailand 1999年10月22日
韩国 South Korea 1999年11月6日
冰岛 Iceland 1999年11月9日......(video premiere)
马尔他 Malta 1999年11月17日
葡萄牙 Portugal 1999年11月19日
马来西亚 Malaysia 1999年12月2日
以色列 Israel 1999年12月9日
波兰 Poland 2000年1月7日
中国香港 Hong Kong 2000年2月24日
科威特 Kuwait 2000年11月29日
匈牙利 Hungary 2002年1月22日......(TV premiere)
芬兰 Finland 2002年12月25日......(TV premiere)
芬兰 Finland 2008年11月26日......(DVD premiere)
获奖情况
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 Academy Awards (2000)
奥斯卡奖-最佳配乐 John Corigliano
第57届美国金球奖 Golden Globes, USA (2000)
电影类-最佳外语片 义大利/加拿大 (提名)
第1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1998)
主竞赛单元-最佳艺术贡献奖 佛朗索瓦·吉拉德 François Girard (director) Tied with Smoke Signals.
主竞赛单元-东京电影节大奖 佛朗索瓦·吉拉德 François Girard (提名)
影片看点
传记电影
这部电影是典型的关于“宿命”的一部传记电影,借用小提琴为灵魂表现形式,引出五段故事,五段故事又分别引出了在五大洲的不同环境背景下的传奇故事;
音乐媒体
多人文环境下的不同方式体验,是本片的一大亮点。借用音乐来作为传递讯息的媒体,是一种很经典的表现手法,此片中配乐非常经典,原音值得推荐,让人回味良久,并藉以五段离奇故事演绎出不同情绪下的音乐,非常让人释怀;
中国印记
此影片中有一段是 关于文革时期的一段中国故事,有很漂亮的中国红的痕迹,个人是非常喜欢,表现出的那种专属于红色中国下的朴质单纯,更影射除了音乐作为世界语言,不管在任何政治状态下,都能激发出人类最圣洁的一面。
诠释宿命
此影片最后一段中,SAMUEL JACKSON把小提琴换走的那一瞬间,我觉得应该是一种新生,一种秘密的公开,三个世纪的灵魂的秘密终于被发现,有一种很用音乐和情感来诠释宿命的这样一个意图;
电影赏析
《红色小提琴》就是一部流过岁月三百年的传奇。这是一把由十七世纪义大利提琴製造大师为祝福儿子的诞生而製作的绝品小提琴,它的诞生起先仅仅寄託着一个父亲对妻儿的爱,临产的妻子带着未来母亲特有不安为未来寻求占卜,一副扑克随机抽出的五张牌把此后的三百年渐渐揭开。
第一张牌的预言是“长命富足,将有漫长的旅途”。但是不久之后,妻子终于死于难产。这把红色的小提琴从一开始就同时寄託着新生希望和对逝者的怀念。不知过了多久,红色小提琴流落到一家教会孤儿院,成为孤儿们敬献给上帝的歌唱。一百年后他们中发现了一个天才琴童,于是红色小提琴伴着琴童来到维也那,进入繁华宫廷,最终伴着夭折的神童安眠于坟墓。其间扑克的第二张预言展开:“危险,虚弱,疾病有很多的灾难。”
剧照

又不知过了多久,坟墓被掘开,红色小提琴继续游走在无数的生命中,开始了新的“一段生命周期。在群山、大海和生命中。色慾和精力不断被释放”第三张牌带来了一个英俊的有着魔鬼天赋的英国音乐演奏家佛瑞德·波普,女作家嶶多瑞的爱使他乐思泉涌,在红色小提琴上为她创作了无数的精美之作,但是女作家的俄国之行使演奏家的音乐与生命在爱欲的荒漠中乾涸,终于自杀而终。从基督教义而言应验了占卜中“他是恶魔”的断言。
世事流转,造化弄琴。二十世纪初红色小提琴竟然飘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并展开第四个预言:“在一个当权者面前的大审判中,你将被判有罪,小心火焰”。终于,历史进入了中国观众所熟悉的红海洋时代,忠字舞大字报打倒了一切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文化,小提琴作为西方资产阶级的文艺工具被葬身火堆。红色小提琴有幸与其他有限的几把提琴一起被一个音乐教师收留,就像当年正直的法国人在纳粹的恐怖中收留犹太人,人与琴一起熬着极尽的苦难。随着最后一张印着骷髅的牌面被翻开,中国进入了开放时代,红色小提琴和它的伙伴重新见了天日,收留它们的老师也撒手人寰。“你的旅程结束了。但现在的你很强壮,如森林的大树一般。。。。”这批倖存下来的提琴被中国政府送到纽约拍卖。吸引着无数的倾慕和金钱。最终我们知道这一连串的命运确确实实地属于那制琴大师的妻子,那个三百年前死在产床上的母亲。最后一句预言是“在这张牌里,我看到了重生”,这件完美无缺的手工艺术品——红色小提琴,不但寄託了希望和怀念,更多注入的是生命和爱,製造大师将爱妻融合在红色小提琴中,令她的美在三百年中未曾磨灭。这样的一把提琴只有在生命中歌唱才有其真正的意义,终于红色小提琴没有成为财富的收藏品,她继续在生命中唱着重生的歌。
小提琴

影片评论
这是一部有很多话要说并说的很好的影片,在占卜和拍卖现场的两条主链上展开叙述,将地球和人类装入这一把小提琴,从而充分显示了电影人的深厚功力和电影这“第七艺术”的独特表现优势。特别突出的是它的用光,色彩,不同的历史时期採用了风格迥异的光影色调,十七世纪的义大利主调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阴影和强光的强烈反差带来的是古朴和神秘的不安;十八世纪的英国採用了一系列纯净的自然光,充分反映着工业时代来临之初的人文风貌。而二十世纪的纽约自然多了些人工光,体现着现代生活的质感。加上多变娴熟的镜头感,附以经典绝伦的音乐背景……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红色小提琴》都堪称电影艺术的绝妙之作。
一句话评论
Passion Is Timeless
An instrument of passion. A shocking secret. An extraordinary journey.
《红色小提琴》大众影评网影评:你的命运被注定
格一开始就如此之高,是我所万万没想到的。而且剧情还颇为神秘悬疑,当拍卖会的细节一遍遍被导演强调、重放,让观众觉得打开的方式不对时,后现代纯粹被导演解构了,让我看到了博尔赫斯《小径交叉的花园》的感觉。
故事是这样的,三百年来,一把红色小提琴在数个国家流浪,与数人的命运紧紧相牵。仿佛有某种魔咒,让人们为这把琴疯狂着迷。
小提琴的製造者,是十七世纪义大利的乐器大师(卡路·施齐Carlo Cecchi 饰 )。妻儿死去,难抑悲伤的他,把爱人的血涂在小提琴上,从此琴就辗转流落到了奥地利。一个练琴的小男孩为了这把琴痴迷,直至倒落在舞台上。
小提琴的流浪从未间断,从盗墓者,到吉普赛人,到为之自杀的作曲家波普,再到文革期间上海的一位音乐老师。这期间,无论拥有者是否明白小提琴真正价值,都逃不出它的魔力。终于,有鉴别专家知道了小提琴的秘密——它的外壳染着三个世纪前一位大师的血和泪。



出于十七世纪造琴大师尼古拉之手的“红色小提琴”,是一把永远被诅咒和悲伤之气笼罩的魔琴……凡是同它沾上关係的拥有者,仿佛都会受它蛊惑,为它驱使,最终落得一个悲惨的命运。。《红色小提琴》这部电影的叙事主线,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就像尼古拉的爱妻,在临产前找人算命,抽出的那五张塔罗牌一样,每一张都代表了一个令人嘘唏的故事:
第一张,月亮,逆位。在塔罗牌中,月亮是少有的几张正逆都没有好解释的牌。正位的月亮代表了“不安与夭折”,而逆位的月亮则是“消除不安和长寿”。但从某种方面讲,逆位的月亮被读牌人解释成“长寿和遥远的旅行”,却又蕴涵了悲剧性的意味。造琴师的爱妻最终难产而死,但她的灵魂却仿佛永远围绕着这把提琴……一段旅行开始了,红色小提琴成为了很多人生命中一个诡谲的过客。
第二张,倒吊男,逆位。倒吊男处于正位,意思是“有价值的牺牲”,处于逆位则是“没有价值的牺牲”。在红色小提琴前倒下的,是一位天才少年卡斯帕。他仍是个幼童,却可以用这把成人才拿得住的琴十倍速地演奏莫扎特……卡斯帕爱琴成痴,就连睡觉也要抱着它。他太不愿同琴分离……最终,当听他演奏的公爵要强行买下这把琴的时候,卡斯帕倒地不起。在谒见厅里,他停止了呼吸。这把红色小提琴作为陪葬品,被好心的神父们放进卡斯帕的棺材。“这样,他就可以不同他喜爱的音乐分离了。”
第三张,恶魔,正位。恶魔的正位,其牌语是“诱惑”。被盗墓者从天才少年的棺材中取出,落入吉普赛艺人之手,红色小提琴几经波折,终于为英国的天才小提琴家波普发现。当第一眼见到红色小提琴的时候,波普就重新燃起了对小提琴狂热的爱。他在女人身上寻找灵感,然后用红色小提琴演奏出即兴创作的曲子……一时间,舆论大讚,他的事业达到巅峰。然而,波普的女友却视红色小提琴为情敌,在一枪打中小提琴后,愤而离开。最终,失去爱人的波普心碎自杀,而小提琴则被波普的僕人卖到了中国。
第四张,审判,逆位。审判的正位,蕴含着“公正”,而逆位则代表了“不公的审判”。红色中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优美动听的西洋音乐变成了要打倒的对象,连演奏他们的人,都要受到牵连。红色小提琴在中国的主人,是红卫兵项蓓。她在一次批斗大会上,用自己的机智救下了一位教小提琴的音乐教师。之后,她冒着危险,将红色小提琴託付给了这位音乐教师。“我是党的干部,我不配拥有这把琴,把它给你吧……”匆匆离去前,项蓓对音乐教师说道。在项蓓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母亲为她买下这把小提琴……老照片中,身为着名演奏家的项蓓的母亲,仪态优雅,笑颜如花……
第五张,死神,正位。(电影里翻译成“勇气”)死神的正位,虽然有“死亡”的含义。但这可怕的牌语背后,亦蕴涵了“新生”的涅磐。红色小提琴在中国音乐教师去世后,受政府委託,送入了蒙特娄拍卖厅。它的出现,引起了鉴定专家莫里斯的注意。最终,他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终于发现了这把名琴背后的秘密。
造琴大师尼古拉在爱妻难产死后悲痛欲绝。为了纪念自己的妻子和这份凄婉绝伦的爱恋,尼古拉用妻子的头髮做成漆刷,以妻子的鲜血为漆……于是,红色小提琴诞生了。琴身沾满爱妻的鲜血,爬满爱妻髮丝的纹路,原本就是琴师造琴中极品的红色小提琴,演奏出的音乐也仿佛是命运藉由一个女子之口而发出的尖锐哀鸣……在凄艳与恐怖的缠绵中,红色小提琴获得了新生,而琴师对妻子思念与怀恋,也随着音乐的不灭而成永恆。影片的结尾,就像一场盛大的聚会。悲剧小提琴所经历的所有悲剧的主人,都好像派遣了他的代理人一样,齐聚蒙特娄拍卖厅……其中,有养育过卡斯帕的修道院的神父;有天才波普的超级冬粉;有在孩童时代听过项蓓演奏红色小提琴的邻家男孩——他已经成为了一位富有的华商……这些人并不了解红色小提琴的真正价值。这让人刻骨铭心的价值,只有莫里斯知道。他只身来到了拍卖现场……最终,红色小提琴将会归属于谁呢?
我常常觉得,虽然这把琴似乎被诅咒萦绕,但它本身仍旧是精彩绝伦的。我们不能否认,那些曾经拥有过它的人,虽然生命短促,却仍旧用它,演奏出了自己一生中最美丽的华彩乐章。卡斯帕用它爱着音乐。波普用它追逐着灵感和激情。项蓓用它记住了在极黑暗时代留存的那一点温馨和希望。而琴师本人,他的爱连同她妻子的形体和灵魂,都在这把提琴中得到了永生。这是个令人感到恐怖而费解的故事吗?
不,红色小提琴告诉我们,在人的一生中,在许许多多人的一生中,在无穷的变数里……有些东西,是值得所有人去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