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德县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年)
为适应新时期广德市(广德县)的发展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城乡建设,统筹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安徽省广德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安徽省广德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 性质:政府规划档案
- 规划範围:安徽省广德市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适应新时期广德县的发展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城乡建设,统筹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安徽省广德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编制背景(略)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略)
第四条规划原则
第五条规划依据(略)
第六条强制性内容(略)
第七条规划年限
近期:2014年-2020年
远期:2020年-2030年
第八条规划层次与範围
(1)第一层次——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範围:为广德县域行政辖区範围。包括7个建制镇和2个乡(7个镇为:桃州镇、新杭镇、邱村镇、誓节镇、柏垫镇、杨滩镇、卢村镇,2个乡为:四合乡、东亭乡),总面积2115.95平方公里。
(2)第二层次——城市规划区範围
範围:城市规划区範围。包括桃州镇镇域範围,东亭乡的柳亭村、卢村镇北部和卢湖景区範围。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约为255平方公里。
(3)第三层次——县城城区规划
範围:城区用地规划範围。总用地面积为40.88平方公里。
第二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略)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略)
第九条 城乡发展总体目标(略)
第十条 经济发展战略(略)
第二节 县域人口与城镇化
第十一条 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近期2020年,县域总人口为53万人,其中城区人口25万,城镇人口为33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1.5%。
远期2030年:县域总人口为57万人,其中城区人口36万,城镇人口为41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1.9%。
第三节 县域城镇体系布局
第十二条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县域城镇等级分为县域城区、一级城镇、二级城镇、三级乡镇。
到2030年,城区人口36万,一级城镇包括新杭镇、邱村镇,镇区人口1-2.5万,二级城镇包括誓节镇、柏垫镇,镇区人口0.8-1.5万,三级乡镇包括卢村镇、杨滩镇,镇区人口0.2-0.5万。四合乡、东亭乡人口0.2-0.5万。
其中将一级、二级城镇列为重点镇,三级乡镇列为一般乡镇,县域共有四个重点镇:新杭镇、邱村镇、誓节镇、柏垫镇,共有四个一般乡镇:卢村镇、杨滩镇、四合乡、东亭乡。

第十三条 城镇职能结构
城区职能类型为综合型,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新杭镇职能类型为工贸、旅游型,东北片区中心,目工贸发达,对太极洞进行旅游开发,未来继续最佳化提升。
邱村镇职能类型为工贸型,以汽车配件产业、现代化高效农业的生产服务、农产品加工为主。
誓节镇职能类型为工贸、商贸型,发展机械电子配套、农产品加工,并且依託高速公路发展商贸流通业。
柏垫镇职能类型为农贸型,水库周围进行生态保护,进行农产品加工、旅游服务。
杨滩镇职能类型为农贸型,发挥高速公路出入口带动效应,进行农产品加工、旅游服务。
卢村镇职能类型为旅游型,进行卢村水库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发展城郊旅游服务基地。
四合乡政府驻地为农贸型集镇,以丝绸产业旅游开发,竹木精深加工产业、生态农庄为主。
东亭乡政府驻地为农贸型集镇,以农业为主导,靠近城区,也可围绕东亭湖水库发展旅游。
第十四条 城镇空间结构
形成“一主两片四重点,一轴一带加一环”的城乡空间结构:
一主: 广德县城区
两大片区:北部片区G318以北的地区为以工业与现代农业为重点发展地区。G318以南以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髮展为主。
四重点:新杭镇、邱村镇、誓节镇、柏垫镇
一轴:以G318为依託的横向发展轴
一带:以S215与S230为依託从城区通向邱村镇和誓节镇,以G235和S215为依託从城区通向卢村镇和柏垫镇的纵向发展带
一环:二级公路环线连线新杭、邱村、誓节、柏垫等镇的县域联繫发展环
第十五条 主要城镇发展引导
城区作为三省边际特色工业基地、生产性服务中心与休闲旅游服务中心,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山水城市,重点控制城区用地规模,集约发展,避免盲目扩张。
新杭镇是广德北部经济区的核心城镇,以金属深加工、机械製造、汽摩零部件、食品工业工贸并举,同时对北部的太极洞及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现代化工贸型旅游城镇。重点控制旅游开发强度,避免过度开发,同时控制污染企业发展,进行生态修复。
邱村镇是广德西北部以服务现代农业为主的农贸型城市,同时发展机械电子配套、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业,重点进行农田保护。
誓节镇靠近城区,依託318国道与城区形成紧密联繫,未来发展机械电子配套、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业,分担部分城区货运功能。
卢村镇围绕卢湖风景区、无量溪湿地景观游赏区、笄山竹海景区、清方村十里长沖即天下第一冲进行开发与发展,以生态保护为主发展旅游服务业,重点控制水库周边旅游开发强度,避免生态环境破坏与水源污染。
柏垫镇位于广德县西南部,为南部重点镇,与县城相距25公里,以发展农贸服务和旅游为主,镇区位于凤凰山水库上游,靠近洪水淹没区,在城镇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向适宜建设及其他区域发展,实现城镇发展与水源保护并重。
第四节 县域产业选择与布局(略)
第十七条 产业空间布局
“一核两轴,三区两园”——点线面结合、稳妥推进点轴渐进发展模式。
以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为主要核心,以各主要城镇和交通设施为依託组成产业发展轴,产业选择和产业布局强调产业政策的倾斜性和空间上的不均衡性。基于此模式,广德产业空间布局可以概括为“一核两轴,三区两园”。
(1)一核:主城区产业核心区。
构建与城区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多功能、综合性的产业布局体系,充分发挥广德县三省八县交界处、皖东南门户城市、“竹海栗乡”等区位资源优势,以广德城区为依託,大力发展旅游、商贸物流、职业教育等现代服务业,为全县的产业发展提供服务;以广德经济开发区为依託,重点发展电子、机械等产业。
(2)两轴:城镇经济发展轴,该轴沿沪渝高速公路、宣杭铁路以及商合杭高铁(在建)展开,由东向西串联祠山岗物流中心、广德经济开发区、主城区、开发区誓节园和誓节镇等全县主要城市化和工业化平台。生态经济发展轴,该轴以G233,S215为脉络,以中心城区为枢纽,南北串联太极洞景区、新杭镇、卢湖旅游度假区、南部柏垫镇,四合乡,杨滩镇等主要农业经济和生态经济点。
(3)三区:以柏垫镇为中心、主要包括四合乡、杨滩镇、柏垫镇以及誓节南部和卢村南部区域的南部生态经济区;以誓节、邱村镇组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区;新杭镇镇区和新杭镇省级开发区为依託的循环经济区。
(4) 两园: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以及汽车零部件为主的邱村工业园、以开发区配套机械製造产业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誓节工业园。
第五节 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八条 旅游目标与定位
(1)旅游业发展的目标
近期目标:近期(2015年-2020年):建设发展阶段,以重点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带动全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启动卢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完善太极洞景区的深度开发,启动灵山、茅田山、英烈山景区规划开发;形成2条精品旅游线路;健全和理顺广德县旅游管理体制,形成高效有序的旅游巨观管理体制;把广德初步建成为长三角旅游圈的重要节点和全国旅游强县。
中期目标:中期(2020年-2025年):完善提升阶段,依託横山国家森林公园,突出卢湖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完成茅田山风景区、灵山风景区等重大旅游项目的建设;培育或引进1-2家国际旅行社,力争1-2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行列;引进2家左右的国际着名酒店品牌;加强行销,不断提高广德旅游的市场竞争力;最佳化大环境,包括旅游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和服务环境等,促进旅游产业总体规模持续快速发展,基本实现建成“国内有影响力的绿色休闲度假和会议旅游目的地”的中期目标。
远期目标:远期(2025年-2030年):全面繁荣阶段,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整合、完善,进一步巩固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大力拓展旅游市场,形成贯联国内外的旅游行销网路;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卢湖旅游度假区申报国家5A级景区,形成卢湖旅游度假区、太极洞风景区、茅田山风景区等3大品牌景区;广德旅游成为中国着名的旅游品牌;旅游发展功能从以经济功能为主,转换到多种功能并存,带动广德县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2)旅游发展定位
近中期定位:广德市现状旅游业尚处发展的初始阶段,在广德县发展的近中期规划中,将旅游业作为辅助产业,次于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发展。
远期定位:远期规划广德市建设中,旅游产业将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发展培育。在此过程中,旅游产业应不断完善自身条件,加大宣传,为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打好基础,做好準备。
第十九条 旅游空间布局规划
广德旅游功能区分为一核两区三圈:一核,即以卢湖、甘溪沟为主体的卢湖旅游度假区;两区,即太极洞旅游区、茅田山旅游区;三圈,即北部生态农业旅游圈;中部特色文化旅游圈;南部山野风光旅游圈。
一核:
卢湖旅游度假区。充分利用卢湖及周边的山水景物和生态环境资源,将卢湖打造成广德的休闲度假和会议中心,使之成为广德的精品景区、龙头景区、核心景区。
两区:
太极洞旅游区。结合溶洞观光和太极养生文化,提升太极洞的品牌形象,增强其影响力,在充分开展洞内观光的同时,把洞内旅游扩展到洞外,丰富旅游产品,逐渐从单一的溶洞观光景区发展为以溶洞为核心的太极文化旅游区。
茅田山旅游区。茅田山片区以茅田山、英烈山优美的自然景色为依託,开发观光产品,将其打造成广德新的旅游景区。并充分结合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三圈:
北部生态农业旅游圈。结合邱村已有的现代农业及林业资源,以现代农林观光园区为核心,打造纯生态的庄园式现代农业体验休闲旅游产品。并结合人文历史资源,打造古战场观光圈。
中部特色文化旅游圈。中部旅游资源主要有横山祠山文化、誓节火箭基地,城区旅游资源。横山国家森林公园、东亭等地有大量的祠山文化遗址和传说,整合文化资源,做大做强祠山文化。誓节的603火箭发射基地,是发射中国第一枚生物实验火箭所在地,可开发为红色旅游景点。
南部山野风光旅游圈。杨滩、四合、柏垫等南部乡镇适合开发山野观光项目。杨滩的茶叶、竹製品交易中心等别具特色。适合开发以自驾游、自助游为主的山野观光产品。可带动周边一般资源,相互配合发展。
第二十条 重点旅游区域
本规划将广德县众多旅游资源进行筛选,抽取较有特色、较有影响力的资源作为本县发展旅游业重点开发的资源。
(1)卢湖旅游度假区
卢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卢村镇,总面积约67平方公里,凭藉卢湖光山色相宜的优美景色,优越的生态环境,加大招商与开发力度,建成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兼具观光游览、商务会议、体育运动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卢湖旅游度假区作为广德旅游的第一品牌重点打造。
(2)太极洞风景区
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溶洞,享有“东南第一洞”的美誉,属国家首批4A级景区。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影响,扩大风景区的游览範围,加大洞外太极文化与休闲产品的开发,让太极洞老瓶装新酒,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做精做活太极文化,推动景区多元化发展。
(3)桃姑迷宫景区
规划对其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突出桃姑文化特色,完善旅游服务设施,营造良好的游览线路和旅游环境,规划目标将其建设成为国家4A级景区。
(4)横山国家森林公园
规划立足祠山文化,以山水环境为依託,开发观光、娱乐、生态休闲、养生度假等旅游功能,将之建设成广德城市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
(5)茅田山风景区
茅田山风景区由茅田山、梓沖水库、响水滩瀑布三部分组成,核心区面积6900亩,缓冲区面积为8600亩,缓冲区界限以外5公里为外围保护区範围。茅田山飞瀑流响,石奇景美,旅游开发潜力大。规划重点开发万丈崖、瓦岗山寨,将其开发建设成集山地观光、水域休闲、山地运动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型旅游景区,规划建设成为国家4A级景区。
(6)灵山景区
灵山七十二景自古远近闻名,灵山真境为古“广德十景”之一。规划依託峡谷、瀑布、岩石等景观资源,根据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复建灵山七十二景,开发灵溪大峡谷和响水滩瀑布的旅游观光功能,将灵山打造成为亦古亦新的观光景区。灵山还流传着众多佛教传说,相传地藏王俗身金乔觉曾在此修行,依託灵山寺、佛教传说和遗蹟,丰富佛教活动,将灵山打造成皖东南佛教名山,规划建设国家4A级旅游景区。
(7)军事战争旅游区
军事战争旅游区规划立足广德丰富的古战场历史资源,重点开发万孺人墓和火箭发射场,将其建设成集军事旅游和山地观光结合的历史旅游区。
第二十一条 旅游设施发展(略)
第六节 县域空间管制(略)
第二十九条 县域绿道
利用广德生态环境质量高,旅游资源丰富和大地景观多样性的特点,建设县域绿道系统,并与城区内部绿道结合,形成一个整合工作,文化,生态和休闲的绿道系统。
第八节 县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三十条 重大基础设施布局规划(略)
第三节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第三十三条 城市规划区交通规划
(1)规划区对外交通组织
广德县规划区依託高速公路、国省县道系统和铁路组织对外交通,分别连线市域层面的四个周边板块、县域层面的其它六个空间单元。
宣城方向:商杭城际铁路、宣杭铁路、沪渝高速和G235国道;
杭州方向:商杭城际铁路、宣杭铁路、沪渝高速、G318国道、S451省道;
镇江方向:G233国道、S201省道;
黄山方向:G233高速。
其中商杭城际铁路和宣杭铁路在规划区内共设定3个火车场站,包括客运为主的广德老火车站、广德高铁站(规划中)和货运为主的城东货运站。
沪渝高速公路在广德规划区内共设定3个出入口。分别位于祠山岗、县城城南万桂山南路以东以及城西东环路与高速交汇处。
(2)规划区内部及周边地区交通组织
规划区内部及邻近区域主要通过国省道公路、城区外环线及乡村道路等进行交通联繫。
城区-横山森林公园:太极大道、桐川路、北环路、西环路;
城区-和合生态园:光藻路、建设路、S451;
城区-卢村水库:万桂山南路-卢湖大道、S451;
城区外环线建设:结合城区现有路网,依託北部铁路和南部高铁,同时串接卢村外围,形成北环-西环-桐川路-广宁路-环城路-南山路-家和路-西山路的外部环线,连线城区与规划区内重要地区。
第三十四条 城市规划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至2030年,国小17所,国中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高中3所。教育科研设施用地总面积达到178.62万平方米,人均教育科研设施用地面积达到5.1平方米。
规划至2030年,医疗卫生设施达到20.17万平方米,人均医疗卫生设施面积达到0.56平方米。
第三十五条 城市规划区单元控制规划
中心城区:城西片区、城北片区容积率≤1.2;基于老城区既有建成环境和历史风貌,老城区容积率範围≤1.0; 基于商务办公和新城建设,政务新区容积率範围≤2.0;基于区位条件、交通可达性和服务设施等级等因素,城南片区容积率设定≤1.2(低值位于无量溪河滨河),高铁新区容积率设定≤2.5,祠山岗片区容积率範围≤1.2;基于居住功能和无量溪滨河空间,城东片区容积率範围≤1.6,无量溪滨河公园周边地块容积率较低;基于工业功能、力求集约化利用土地,开发区容积率设定≥0.8.
卢村:基于规划人口和规划用地,卢村北部集镇容积率範围≤1.2。
第四节 城市规划区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第三十六条 城市规划区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城市规划区内形成“城区-镇(乡、街道)-中心村-自然村”的四级体系。
镇(乡、街道)一级有3个发展单元,包含桃州镇、卢村镇部分地区和祠山岗农场部分地区。规划设定9箇中心村 ,一般规模在1000人左右;自然村应控制分散的基层村建设,规模控制在100人左右。
第三十七条 城市规划区城镇发展指引
至2030年,城市规划区内共有人口39.2万人,其中城区城镇人口36万人,农村人口1万人;卢村镇城镇人口3千人,农村人口1.8万人;东亭乡柳亭村农村人口1千人。城市规划区内城乡居民点用地58.24平方公里。城区人均建设用地100.27平方米,城镇建设用地44.34平方公里;城区外其他城镇人均建设用地110平方米,城镇建设用地约1.2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以城区为核心,结合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各乡镇、街道现状发展趋势及与城区的关係,将周边乡镇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分别进行发展建设引导。北区为城区及祠山岗,利用自身对接苏浙沪经济圈的地理优势和便捷的对外交通条件,主要发展工贸、物流、服务业;南区为以卢湖风景区为核心,发展具有地区特徵的生态旅游业;其余周边小型村镇以农林产业为主,强化与城区的统筹协调。
第三十八条 城市规划区村庄发展引导
规划村庄人均建设用地120平方米。因地制宜,採用不同建设模式。村庄建设控制类型主要包括整治(保护)型、提升拓展型、新建型三种模式。
第三十九条 城市规划区城乡用地规划
对接和协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至2030年,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为81.47平方公里,其中城乡居民点用地为58.24平方公里,区域交通设施用地为16.30平方公里,非建设用地为154.94平方公里。
广德县规划区城乡规划用地表见附表三。
第五节 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规划
第四十条 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措施
(1)禁建区:该区域除既有农村居民点和与保护需要直接相关的建设外,禁止一切与城镇建设相关的活动的开展,并严禁破坏景观与自然资源,保护耕地,禁止耕地转为非耕地,禁止侵占基本农田进行农村居民点建设。重点加强生态环境、自然及人文资源、水环境的管制,严格禁止各类开发建设活动,防止受到建设性破坏。
(2)限建区:该区域除进行农村居民点建设、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外,限制其它与城镇建设相关的活动的开展。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因建设需求确需占用耕地的,必须经法定程式规定严格审批批准后方可实行。
(3)适建区:在该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发展需求,涉及将农田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必须经法定程式规定严格审批批准后方可实行;该区域内的农村居民点,原则上不再扩大其规模,应对其进行合理引导,促进其向城镇型住区集中。
适建区应採取有序拓展、集约开发的模式,重点加强对区域内各类建设项目容量、密度、功能、开发时序的管理,避免粗放式的开发行为。尤其是在广德城区範围内,禁止新建各类污染型项目,以保证宜居城市的高品质生活环境。
(4)已建区:对建成区应採取用地调整和旧区改造方针,根据城镇用地结构调整和发展要求,逐步搬迁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及市政办公设施,提高公共设施和公共绿地比例,改善城镇环境。
第四十一条 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分区
城市规划区範围内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分别进行空间管制。
(1)禁建区
主要分布在规划区南部水源地、需要保护的山地、农田和生态保护区,禁止建设区占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的36.34%。
生态保护区:扬子鳄保护区核心地区(待定)、卢村水库周边缓冲区、笄山竹海景区、城市南北生态湿地保护区、生态廊道、和合生态园;
水系:包含卢村水库、粮长河、无量溪河、环城河;
山地:包含笄山在内的坡度大于25%的山体和规划区南部成片的山体;
农田:《广德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4-2030)》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约23平方公里;
重大基础设施廊道:宣杭铁路、沪渝高速、敬凤4893及敬凤4894500KV高压走廊等重要设施周边500-1000米廊道控制区。
(2)限建区
主要分布在城市规划区中部、现状城区建成区周边,限制建设区占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的32.85%。
水系:包含水系保护禁建区周边缓冲区等用地;
山体:包含卢湖风景区外围、横山国家森林公园外围环境协调区,以及卢村外围山体坡度较缓区域等。
农田:《广德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4-2030)》划定的一般农田地区等。
其他类:其他需要进行控制建设的区域等。
(3)适建区
主要分布在城区周边、祠山岗农场、经济开发区以及规划区範围内的各个乡镇镇区周边,适宜建设区占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的10.69%。
(4)已建区
包括城区及卢村集镇,以及现状已建成的基本具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地区,已建区占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的20.11%。
广德县规划区空间管制分区面积构成表见附表四。
第四十二条 城市开发边界控制
划定原则:在满足规划期末建设用地规模的基础上,城区的开发边界既要保持空间拓展格局的调适弹性,又要确保开发边界不能突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安全等方面的刚性制约。
城市建设活动严格控制在城市开发边界範围线以内,禁止在城市开发边界以外的城市开发建设活动。对确需建设的重大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选址位于城市开发边界範围线以外的,应严格控制,经论证后,按法定程式审批。
城市开发边界向南以万桂山路为轴,建成区延伸至高铁片区以及卢村北部集镇;向东延伸至祠山岗东侧,完善祠山岗社区建设;向西以太极大道为轴,进行适度开发;北侧延伸至铁路北侧1km範围。
第四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
第四十三条 城市性质
广德县的城市性质为皖苏浙地区重要的製造业承接地,具有生态园林特色的现代化工贸和旅游服务城市,及物流集散中心。
第四十四条 城市职能
城市区域职能定位:广德县为皖东南地区新的经济成长极,商杭城际铁路线上重要的节点城市。
城市经济职能定位:广德县为服务省际的边界城市,以现代服务业和生态农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是皖苏浙地区重要的工贸旅游并重的城市。
城市形象特色:突出祠山文化、太极文化、竹乡文化、多元化包容性移民文化、传统历史风貌及生态环境特色,创建社会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城市。
第四十五条 城市人口规模
规划至2020年,城区人口为25万人;至2030年,城区人口为36万人。
第四十六条 城区建设用地规模
2030年,广德县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0.8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13.55平方米。
第五章 城区用地布局
第一节 城市发展方向与总体布局规划
第四十七条 城市发展方向
近期以完善主城区空间发展骨架为主。以城南政务新区的建设和品质提升为龙头带动城南片区与老城片区的空间整合;继续实施南拓北进战略,大力发展城东产业开发新区,初步建设城北片区。远期城市建设用地向北、西、南三方向同时发展,以南向、北向发展为主。
第四十八条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用地布局结构为形成“纵横双轴,两核四片,五水六岸,九组团”的总体布局。
(1)“纵横双轴”——横向城市功能发展轴和纵向城市功能发展轴。形成纵横交错的城市十字形轴线格局。
(2)“两核”——两大城市核心区:
一核是“老城综合中心”,是指以太极大道以南至广宁路以北的区域,是广德老县城的主要範围,该区以老护城河为中心形成广德老城区核心区域;
一核是“城南政务中心”,是指广宁路以南至沪渝高速(G50)以北的区域,是广德新城建设的集中区域,随着政务新区的建设和居住生活新区的完善,形成广德新城风貌的新核心片区。
(3)“四片”——以商业、居住等为主要功能,体现城市传统文化和空间尺度的广德老城区片区(东至无量溪河,南至桐汭西路,北至宣杭铁路,西至光藻路);依託新的行政中心,以商业商务、文化休闲为主的城南政务片区(东至无量溪河,南至沪渝高速,西北至桐汭西路,);依託高铁发展的高铁新城片区(沪渝高速以南);依託工业园区,以商业服务和居住为主的开发区片区(无量溪河以东)。
(4)“五水六岸”——由粮长河、无量溪河、打鼓塘等五条贯通南北的河流组成,并在城市内部划分出六条岸线,同时强化环绕老城的历史风貌景观带和城市外围的生态绿化景观带的建设。
(5)“九组团”——为各发展轴和绿带划分的老城组团、城西组团、城南政务组团、城南新区组团、高铁新城组团、城北组团、城东组团、开发区组团以及祠山岗片。
老城组团:北至太极大道,南至广宁路,东至城东大道,西至衡山南路。其为广德现状的商业和行政中心。其中包含广德老城,护城河,有城区主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风貌景观。规划控制其开发,并迁出其中的行政、工业等用地,严格保护老城风貌和格局,以及其中的历史遗产。
城西组团:北至太极大道以北,南至环城南路,东至横山南路,西至西六路。依託老城中心配套居住和公共设施,并通过商业带的建设加强与老城片的联繫。
城南政务组团:为广宁路-滨河路-沪渝高速围合的範围。中部依託现状行政中心建设城南政务组团,并配套建设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东部衔接城东组团。
城南新区组团:沪渝高速以南,粮长河以东区域,为城市新的居住组团。
高铁新城组团:沪渝高速、广宁路、铁路线和无量溪绿带公园围合而成。其结合铁路站场发展现代物流和公共服务。
城北组团:北至铁路线,南至太极大道,东至滨河路以西,西至横山北路。其处于广德山水环抱的城市生态景观格局中,拟作为广德高端居住和高品质公共服务副中心。打造美好的广德山水形象。
城东组团:南北分别至铁路线,东至光藻路,西至滨河路。片区作为广德最主要的工业园区的配套商业中心和居住用地。
开发区组团:南北分别至铁路线,东至振业路,西至无量溪、光藻路。该组团是广德最主要的工业园区。
祠山岗组团:现状为祠山岗乡镇中心。规划进一步扩大其城市功能和用地规模,作为广德城市一体化的空间拓展重点,也是城市功能完善和提升的重要区域。
第四十九条 城市建设用地平衡
广德县城区规划用地平衡表见附表六。
第二节 居住用地规划
第五十条 居住用地布局
至2020 年,规划城区人均居住面积33.85平方米,至2030年,总居住用地面积为1170.12公顷,人均居住面积为32.50平方米,占总建设用地28.62%。重点改造使用功能不全的住宅,使住房成套率达到85%以上。考虑到城市发展方向与居住需求,广德居住用地规划设定八大居住组团。
广德城区八大居住组团以太极大道、桐汭路、沪渝高速以及无量溪的河流为界分为:
老城居住组团、城北居住组团、城西居住组团、城南新城居住组团、城南居住组团、高铁新城居住组团、开发区居住组团、祠山岗居住组团。
老城居住组团:位于太极大道以南,桐汭路以北的区域,是广德老城区核心,是广德商业、居住、文化中心,是现状广德人口最近中的区域。
城北居住组团:位于太极大道以北,北环路以南的区域,是广德北部旧城区,是广德未来居住发展重要区域。
城西居住组团:位于广德老城西侧,横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南的区域,是广德文化教育、居住生活新区域。
城南居住组团:位于桐汭路以南,沪渝高速以北的区域,是广德新城建设中心,是未来广德政治、文化、居住、生活新核心,是广德近期城市开发区域。
城南新区居住组团:位于沪渝高速以南、粮长河以东的城市居住生活区域。
高铁新城居住组团:位于沪渝高速以南、无量溪以西的城市居住生活区域。
开发区居住组团:位于无量溪以东,太极大道以南的区域,是广德开发区的生活配套中心。
祠山岗居住组团:位于祠山岗核心区,是广德东部重要城市出入口,和对外连线的纽带。
第五十一条 社区建设规划
(1)顺应城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习惯,继续推动多渠道的普通住宅的开发建设,完善住宅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满足城市广大人民民众的生活居住需要。
(2)配合旧城区改造,配套实施各项住宅供给政策,加强经济适用性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优先满足亟待改善生活居住质量的普通居民的需要。
(3)综合分析广德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趋势,住宅现状供需状况,以及城市整体发展战略要求等方面,规划要求城市住宅建设应当以多层为主、适当发展小高层、限制高层住宅的建设。
(4)近期,应当遵循国家和相关部委规定,结合城市住宅供需的现实状况,积极落实住宅建设发展的各项国家政策,编制城市住宅建设规划。
第五十二条 保障性住房用地政策与标準(略)
第三节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第五十三条 公共设施布局结构(略)
第五十四条 行政办公用地规划(略)
第五十五条 商业用地规划(略)
第五十六条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规划(略)
第五十七条 医疗卫生用地规划(略)
第五十八条 文化设施用地规划
第五十九条 规划目标(略)
第六十条 规划原则(略)
第六十一条 规划策略(略)
第六章 城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第六十二条 绿地景观规划指标
第六十三条 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略)
第六十四条 公园绿地规划(略)
广德县城区主要公园绿地一览表见附表七。
第六十五条 附属绿地规划(略)
第六十六条 生态绿地规划
规划确定四片最主要的生态绿地,分别为横山国家森林公园、合和生态园、百杨生态园、广德竹海旅游景区、卢村水库等,构成城市的生态屏障。
第六十七条 河流水系规划(略)
第二节 景观风貌规划
第六十八条 景观系统规划布局
(1)主要景观轴线:
(a)滨河绿色生态景观轴线
以贯穿城区的粮长河、无量溪、打鼓塘等五水为形成五条贯穿城区的生态绿色廊道轴线。以沪渝高速(G50)、老铁路为依託,形成的沿快速路两侧的生态绿廊。
(b)主要城市景观道路
主要以沿国华路、太极大道、桐汭大道、万桂山路等城市主要干道形成的道路绿化景观轴。
(c)城市景观轴线
城市景观轴线以横山国家森林公园为起点,连线护城河、政务广场公园绿带、广德竹海旅游景区,最终到达卢村水库景区。
(2)重要景观控制区:
重要景观控制区域共有三处,一是横山国家森林公园,二是沿护城河周边的城市空间,三是沿粮长河、无量溪两侧的区域,包括滨河的绿地、河滩公园。
(3)主要景观节点:
以城市行政中心区、城市对外主要出入口、具有景观价值的大型公共建筑聚集区、面状的城市公园绿地等作为城市主要的景观节点,共有八处。城区内主要景观节点包括:商务办公区、行政文化节点、老城商业节点、护城河公园、迎宾大道等。
(4)主要景观标誌点:
在商务中心区、行政文化中心、工业区管理中心等高大的建筑物作为主要景观标誌物,形成视觉焦点。
第七章 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第一节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第七十条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高速公路主通道建设:沪渝高速公路广德段,拟拆除城南广宁路路段高速出入口,保留祠山岗处出入口,新建城南万桂山南路以东及城西东环路路段处两个高速出入口。
公路站场规划:为适应公路运输和城区的发展需要,要加大站场建设,进一步改善旅客的乘车条件和环境。规划在城区东南西北各出入口设定换乘中心站(分别为“商合杭高铁广德城南综合客运枢纽站”、“广德县城东换乘中心”、“广德县公交客运总站”、“广德县旅游集散中心”、“广德汽车客运中心” ),提高站场的交通设施与服务水平。广德县规划交通场站枢纽一览表见附表八。
铁路:广德县城北部有宣杭铁路横穿东西,主要发往徐州、太原、郑州、温州、宁波、杭州等城市,广德火车客站设定在横山北路北端,建于1992年,等级为四级客运站。广德火车货站设定在开发区铁路以北建设北路以西。
高铁:为缩短广德与周边城市的空间距离,规划商杭城际铁路从县城南部穿过,规划高铁站在卢湖大道与高铁线路交叉处以东。高铁线路东至商丘,西至宣城,以中长途客流为主,兼顾长三角和安徽省内城际的客运,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沿线资源进一步开发和城镇化进程,繁荣地方经济。
航空:为满足广德居民长距离出行需求,拟建设广德至南京、杭州等周边市级机场的快速公路,同时加快广德通用机场选址规划研究,构建通用航空经济救援体系。
第七十一条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略)
第七十二条 城市交通分区规划(略)
广德县城区交通控制分区表见附表九。
第七十三条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略)
广德县城区规划道路一览表见附表十。
第二节 城市公共运输规划
第七十四条 城市公共运输规划
第七十五条 城市交通设施规划(略)
第七十六条 步行、脚踏车交通系统规划(略)
第八章 规划区及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略)
第八十五条 电信工程(略)
第八十六条 邮政规划
第八十七条 广播电视规划
第八十八条 燃气工程
第九章 城市规划区及城区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略)
第十章 规划区及城区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规划(略)
第十一章 城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第一百零三条 历史文化特色和价值
(1)历史文化特色
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确定为:
千年古城,州府治所。
累世演进,形如飞凤。
外河内城,城水相拥。
三省交界,多元相容。
古称桐汭,又名古桃州,东汉建安初置广德县,取名意在“皇恩浩蕩,帝德广大” ,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上先后归属吴、越、楚国,受其文化传统影响深远。
(2)历史文化价值
古代城市营造的範本;徽文化的传承地之一;祠山文化发祥地;太极文化发扬地;竹乡文化发源地。
第一百零四条 保护框架(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天寿寺塔;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鼓角楼;
近现代代表性建筑2处:老纺织厂、影剧院。
(c)历史街巷
昇平街、景贤街、迎春街、复兴街、增谷巷、人民巷、大众巷、桃州北路、保家弄、石灰巷、草街、市场巷、茶叶巷、民主路、水罐洞巷等15条街巷。
(d)古树名木
按照相关规定,严格保护以下古树名木:
一级古树1棵:天寿寺塔北侧的银杏;
三级古树2棵:一小校园内的黄连木、枳。
第一百零五条 古城格局与风貌保护
(1)古城格局保护
保护古城的道路街巷格局,保护和恢复对古城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水系。
(2)古城风貌保护
严格控制古城建筑物高度,引导古城建筑色彩,控制古城的第五立面,引导古城城市设计。
第一百零六条 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略)
第一百零八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略)
第十二章 城区建设控制
第一节 单元控制区划分(略)
第一百零九条 单元控制区划分原则(略)
第一百一十条 单元控制区控制指标(略)
第二节 旧区改造规划
第一百一十一条 旧区更新目标(略)
第一百一十二条 旧区改造策略及分区(略)
第三节 五线空间管制规划
第一百一十三条 城市绿线规划控制
城市绿线是指城区各类绿地範围的控制线。
第一百一十四条 城市蓝线规划控制(略)
第一百一十五条 城市紫线规划控制
城市紫线是指城区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风貌地区等城市文化和历史遗存的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第一百一十六条 城市黄线规划控制(略)
第一百一十七条 城市红线规划控制(略)
第十三章 城市空间开发时序
第一节 城市空间发展时序
第一百一十八条 城市空间发展时序
第二节 近期规划建设(略)
第一百一十九条 近期建设目标(略)
广德县城区近期规划用地平衡表见附表十一。
第一百二十条 近期建设重点(略)
广德县城区近期建设规划部分重点项目一览表见附表十二。
第三节 远景发展-构想
第一百二十一条 规划目标(略
第一百二十二条 远景规模
第一百二十三条 发展方向
第一百二十四条 结构形态与布局(略)
第十四章 规划实施和管理
第一百二十五条 重视机制的转换与创新
第一百二十六条 实行政策引导
第十五章附则(略)
本规划解释权归属广德县人民政府。
附表一 广德县货运枢纽建设规划
枢纽类型 | 客运枢纽名称 | 建设性质 | 服务範围和服务功能 |
综合 | 桃州综合货运枢纽 | 新建 | 发展公铁水联运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于一体的综合货运枢纽 |
公路货运枢纽 | 新杭物流中心 | 新建 | 服务于新杭镇,从事运输、物流管理 |
公路货运枢纽 | 誓节物流中心 | 新建 | 服务于誓节镇,从事运输、物流管理 |
公路货运枢纽 | 邱村物流中心 | 新建 | 服务于邱村镇,从事运输、一般物流管理 |
附表二 广德县规划区现状建设用地表
面积(平方公里) | 比例(%) | ||
建设用地 | 106.34 | 41.71% | |
其中 | 城乡居民点用地 | 85.25 | 33.44% |
特殊用地 | 0.08 | 0.03% | |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 | 12.48 | 4.89% | |
区域公用设施用地 | 0.56 | 0.22% | |
独立工矿用地 | 2.13 | 0.84% | |
其他建设用地 | 5.84 | 2.29% | |
非建设用地 | 148.62 | 58.29% | |
其中 | 农业用地 | 64.15 | 25.16% |
林地 | 74.23 | 29.11% | |
水域 | 8.54 | 3.35% | |
其他非建设用地 | 1.70 | 0.67% | |
总面积 | 254.96 | 100.00% |
附表三 广德县规划区城乡规划用地表
面积(km2) | 比例(%) | ||
建设用地 | 75.99 | 29.80% | |
其中 | 城乡居民点用地 | 50.94 | 19.98% |
特殊用地 | 0.08 | 0.03% | |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 | 17.57 | 6.89% | |
区域公用设施用地 | 0.56 | 0.22% | |
独立工矿用地 | 1.61 | 0.63% | |
其他建设用地 | 5.23 | 2.05% | |
非建设用地 | 178.97 | 70.20% | |
其中 | 农业用地 | 64.15 | 25.16% |
林地 | 99.69 | 39.10% | |
水域 | 13.06 | 5.12% | |
其他非建设用地 | 2.07 | 0.81% | |
总面积 | 254.96 | 100.00% |
附表四 广德县规划区空间管制分区面积构成表
区域 | 面积(km2) | 比例(%) |
已建区 | 51.27 | 20.11% |
适建区 | 27.26 | 10.69% |
限建区 | 83.75 | 32.85% |
禁建区 | 92.65 | 36.34% |
合计 | 254.96 | 100.00% |
附表五 广德县城区现状用地一览表
用地代码 | 用地名称 | 用地面积(hm2) | 占总建设用地比例(%) | 人均用地(㎡/人) | |
大类 | 中类 | ||||
R | 居住用地 | 667.97 | 24.27% | 31.81 | |
R1 | 一类居住用地 | 12.45 | 0.45% | 0.59 | |
R2 | 二类居住用地 | 414.43 | 15.06% | 19.73 | |
R3 | 三类居住用地 | 241.10 | 8.76% | 11.48 | |
A |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 207.06 | 7.52% | 9.86 | |
A1 | 行政办公用地 | 41.23 | 1.50% | 1.96 | |
A2 | 文化设施用地 | 11.45 | 0.42% | 0.55 | |
A3 | 教育科研用地 | 128.87 | 4.68% | 6.14 | |
A4 | 体育用地 | 3.97 | 0.14% | 0.19 | |
A5 | 医疗卫生用地 | 18.87 | 0.69% | 0.90 | |
A6 | 社会福利用地 | 2.29 | 0.08% | 0.11 | |
A7 | 文物古蹟用地 | 0.38 | 0.01% | 0.02 | |
B |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 160.79 | 5.84% | 7.66 | |
B1 | 商业用地 | 144.76 | 5.26% | 6.89 | |
B2 | 商务用地 | 11.11 | 0.40% | 0.53 | |
B3 | 娱乐康体用地 | 2.09 | 0.08% | 0.10 | |
B4 |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 2.83 | 0.10% | 0.13 | |
M | 工业用地 | 1017.65 | 36.98% | 48.46 | |
M1 | 一类工业用地 | 580.24 | 21.09% | 27.63 | |
M2 | 二类工业用地 | 406.78 | 14.78% | 19.37 | |
M3 | 三类工业用地 | 30.62 | 1.11% | 1.46 | |
W | 物流仓储用地 | 22.04 | 0.80% | 1.05 | |
W1 | 一类物流仓储用地 | 22.04 | 0.80% | 1.05 | |
G | 绿地与广场用地 | 233.95 | 8.50% | 11.14 | |
G1 | 公园绿地 | 107.88 | 3.92% | 5.14 | |
G2 | 防护绿地 | 121.12 | 4.40% | 5.77 | |
G3 | 广场用地 | 4.95 | 0.18% | 0.24 | |
S |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 424.52 | 15.43% | 20.22 | |
S1 | 城市道路用地 | 406.25 | 14.76% | 19.35 | |
S3 | 交通枢纽用地 | 4.48 | 0.16% | 0.21 | |
S4 | 交通场站用地 | 7.56 | 0.27% | 0.36 | |
S9 | 其他交通设施用地 | 6.23 | 0.23% | 0.30 | |
U | 公用设施用地 | 16.80 | 0.61% | 0.80 | |
U1 | 供应设施用地 | 12.55 | 0.46% | 0.60 | |
U2 | 环境设施用地 | 3.68 | 0.13% | 0.18 | |
U9 | 安全设施用地 | 0.57 | 0.02% | 0.03 | |
H | 0.94 | 0.03% | 0.04 | ||
H4 | 特殊用地 | 0.94 | 0.03% | 0.04 | |
合计 | 城市建设用地 | 2751.72 | 100.00% | 131.03 |
注:2015年城区人口21万。
附表六 广德县城区规划用地平衡表
用地代码 | 用地名称 | 用地面积(hm2) | 占总建设用地比例(%) | 人均用地(㎡/人) | |
大类 | 中类 | ||||
R | 居住用地 | 1170.12 | 28.62% | 32.50 | |
R1 | 一类居住用地 | 10.78 | 0.26% | 0.30 | |
R2 | 二类居住用地 | 1153.00 | 28.21% | 32.03 | |
R3 | 三类居住用地 | 6.34 | 0.16% | 0.18 | |
A |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 263.20 | 6.44% | 7.31 | |
A1 | 行政办公用地 | 57.69 | 1.41% | 1.60 | |
A2 | 文化设施用地 | 25.58 | 0.63% | 0.71 | |
A3 | 教育科研用地 | 148.14 | 3.62% | 4.11 | |
A4 | 体育用地 | 4.19 | 0.10% | 0.12 | |
A5 | 医疗卫生用地 | 19.76 | 0.48% | 0.55 | |
A6 | 社会福利用地 | 2.22 | 0.05% | 0.06 | |
A7 | 文物古蹟用地 | 5.64 | 0.14% | 0.16 | |
B |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 476.15 | 11.65% | 13.23 | |
B1 | 商业用地 | 328.44 | 8.03% | 9.12 | |
B2 | 商务用地 | 107.42 | 2.63% | 2.98 | |
B3 | 娱乐康体用地 | 39.61 | 0.97% | 1.10 | |
B4 |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 0.67 | 0.02% | 0.02 | |
M | 工业用地 | 1084.12 | 26.52% | 30.11 | |
M1 | 一类工业用地 | 567.07 | 13.87% | 15.75 | |
M2 | 二类工业用地 | 501.85 | 12.28% | 13.94 | |
M3 | 三类工业用地 | 15.21 | 0.37% | 0.42 | |
W | 物流仓储用地 | 39.81 | 0.97% | 1.11 | |
W1 | 一类物流仓储用地 | 39.81 | 0.97% | 1.11 | |
G | 绿地与广场用地 | 492.98 | 12.06% | 13.69 | |
G1 | 公园绿地 | 311.05 | 7.61% | 8.64 | |
G2 | 防护绿地 | 162.23 | 3.97% | 4.51 | |
G3 | 广场用地 | 19.70 | 0.48% | 0.55 | |
S |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 501.83 | 12.28% | 13.94 | |
S1 | 城市道路用地 | 453.23 | 11.09% | 12.59 | |
S3 | 交通枢纽用地 | 26.36 | 0.64% | 0.73 | |
S4 | 交通场站用地 | 16.02 | 0.39% | 0.44 | |
S9 | 其他交通设施用地 | 6.23 | 0.15% | 0.17 | |
U | 公用设施用地 | 59.61 | 1.46% | 1.66 | |
U1 | 供应设施用地 | 36.46 | 0.89% | 1.01 | |
U2 | 环境设施用地 | 21.41 | 0.52% | 0.59 | |
U9 | 安全设施用地 | 1.74 | 0.04% | 0.05 | |
合计 | 城市建设用地 | 4087.81 | 100.00% | 113.55 |
注:2030年规划人口36万。
附表七 广德县城区主要公园绿地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位置 | 面积(公顷) |
1 | 粮长河滨河公园 | 粮长河、团结西路 | 40.49 |
2 | 太极公园 | 太极大道、天寿路 | 30.85 |
3 | 无量溪滨河公园 | 无量溪河、桐汭大道 | 45.65 |
4 | 祠山岗公园 | 太极大道 | 13.19 |
附表八 广德县规划交通场站枢纽一览表
客运站名称 | 地理位置 | 建设规模(m) | 设计传送能力(人/日) | 建设等级 | 投资(万元) | 建设时序 |
商合杭高铁广德城南综合客运枢纽站 | 南环以南 | 100000 | 10000 | 二级 | 50000 | 2016-2018 |
广德县城东换乘中心 | 祠山岗G318周边 | 100000 | 10000 | 一级 | 35000 | 2017-2018 |
广德县公交客运总站 | 广德县主城区 | 100000 | 10000 | 一级 | 35000 | 2017-2018 |
广德县旅游集散中心 | 广德县主城区 | 21300 | 10000 | 二级 | 3800 | 2017-2018 |
广德汽车客运中心 | 横山南路南端 | 30000 | 5000 | 二级 | - | 现状 |
附表九 广德县城区交通控制分区表
类型 | 用地特徵 | 交通特徵 | 运行速度控制分区 | 停车调控係数 |
居住区 | 旧城开发强度相对较高,用地混合程度相对较高,就业岗位较多,新城居住区开发程度中等,用地功能相对单一 | 旧城居住区高峰期出行高度集中,新城居住区潮汐交通较为明显,高峰出行集中 | 稳速区 | 居住新建为1.0 商业办公为1.0 |
工业区 | 开发强度中等,用地一般混有居住和商业功能 | 潮汐性交通现象,货物运输量大 | 畅速区 | 1.0 |
物流区 | 开发强度低,用地性质单一 | 货物运输量大 | 畅速区 | 1.0 |
商业区 | 土地开发强度大,建筑密集,用地混合程度较高,就业岗位集中,旧城商业区範围较大,新城範围较小 | 商业商务活动显着,交通吸发性极强,商业区内部出行以步行交通为主要方式 | 慢速区 | 居住新建为1.0 商业办公0.5-0.7 |
行政服务区 | 用地混合程度高,包括居住、高校、商业、办公、医院和政府等多种用地性质 | 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客流吸发量大,慢行需求大,高峰出行集中 | 稳速区 | 居住新建为1.0 商业办公0.5-0.7 |
滨水景观区 | 沿河开发,景观优美 | 交通混杂,建议发展慢行交通 充分发挥景观优势 | 慢速区 | |
老城区 | 建筑密集,尺度宜人,商业活跃 | 人流密度高,道路容量有限 | 慢速区 | 折减係数0.3-0.5 |
附表十 广德县城区规划道路一览表(部分为暂定名)
道路 | 等级 | 宽度 | 断面形式 | 範围 |
北环路 | 过境交通 | 40 | 5.0-4.5-1.0-19.0-1.0-4.5-5.0 | 西环路-西山路 |
西环路 | 过境交通 | 24 | 4.5-15.0-4.5 | 北环路-G50 |
桐川路 | 过境交通 | 40 | 5.0-4.5-1.0-19.0-1.0-4.5-5.0 | 北环路-广宁路 |
太极大道(老城) | 主干道 | 30 | 5.0-20.0-5.0 | 经一路—天寿路 |
太极大道(新城) | 主干道 | 58 | 5.0-5.0-3.0-32.0-3.0-5.0-5.0 | 天寿路—建东大道 |
爱民路 | 主干道 | 50 | 5.0-6.0-2.75-22.5-2.75-6.0-5.0 | 广宁路—无量西路 |
南塘路 | 主干道 | 40 | 5.0-4.5-1.0-19.0-1.0-4.5-5.0 | 无量西路-建设路 |
横山路 | 主干道 | 30 | 5.0-20.0-5.0 | 北环路—南环路 |
国华路 | 主干道 | 30 | 5.0-20.0-5.0 | 天寿路-东环路 |
和平路 | 主干道 | 24 | 4.5-15.0-4.5 | 横山路-天寿路 |
团结路 | 主干道 | 34 | 5.0-20.0-5.0 | 东环路-横山北路 |
万桂山中路 | 主干道 | 40 | 5.0-4.5-1.0-19.0-1.0-4.5-5.0 | 广宁路—太极大道 |
万桂山南路 | 主干道 | 60 | 5.0-5.0-3.0-34.0-3.0-5.0-5.0 | 广宁路—环城南路 |
卢湖大道 | 主干道 | 60 | 5.0-5.0-3.0-34.0-3.0-5.0-5.0 | 环城路—世纪大道 |
建设路 | 主干道 | 50 | 5.0-6.0-2.75-22.5-2.75-6.0-5.0 | 北环路—南环路 |
桐汭西路 | 主干道 | 40 | 5.0-4.5-1.0-19.0-1.0-4.5-5.0 | 环城路—光藻路 |
天寿路 | 主干道 | 40 | 5.0-4.5-1.0-19.0-1.0-4.5-5.0 | 北环路-光藻路 |
光藻路 | 主干道 | 32 | 4.0-10.5-3.0-10.5-4.0 | 太极大道-东环路 |
赵联路 | 主干道 | 30 | 5.0-20.0-5.0 | 北环路-南环路 |
广屏路 | 主干道 | 30 | 5.0-20.0-5.0 | 北环路-南环路 |
广宜路 | 主干道 | 58 | 5.0-5.0-3.0-32.0-3.0-5.0-5.0 | 北环路-光藻路 |
建东大道 | 主干道 | 40 | 5.0-4.5-1.0-19.0-1.0-4.5-5.0 | 北环路—太极大道 |
桃州南路 | 次干道 | 30 | 5.0-20.0-5.0 | 太极大道—环城路 |
广溧路 | 次干道 | 24 | 4.5-15.0-4.5 | 站北路—太极大道 |
凤凰路 | 次干道 | 15 | 4.0-7.0-4.0 | 横山路-天寿路 |
支五路 | 次干道 | 30 | 5.0-20.0-5.0 | 团结路-清吉路 |
纬十路 | 次干道 | 30 | 5.0-20.0-5.0 | 桐川路-横山路 |
凤翔路 | 次干道 | 30 | 5.0-20.0-5.0 | 横山路-桃州南路 |
绥安路 | 次干道 | 24 | 4.5-15.0-4.5 | 横山路-桃州南路 |
昇平南街 | 次干道 | 30 | 5.0-20.0-5.0 | 景贤街-桐汭西路 |
经八路 | 次干道 | 20 | 4.0-12.0-4.0 | 爱民路-光藻路 |
南一路 | 次干道 | 30 | 5.0-20.0-5.0 | 桐汭西路-建设路 |
南三路 | 次干道 | 30 | 5.0-20.0-5.0 | 桐汭西路-万桂山南路 |
南环路 | 次干道 | 30 | 5.0-20.0-5.0 | 桐汭西路-建设路 |
无量溪路 | 次干道 | 24 | 4.5-15.0-4.5 | 长举路-爱民路 |
滨河路 | 次干道 | 24 | 4.5-15.0-4.5 | 北环路-光藻路 |
广阳路 | 次干道 | 24 | 4.5-15.0-4.5 | 建设路-赵联路 |
文正路 | 次干道 | 18 | 5.0-8.0-5.0 | 无量西路-光藻路 |
荷花路 | 次干道 | 30 | 5.0-20.0-5.0 | 桐汭西路-南塘路 |
德昌路 | 次干道 | 30 | 5.0-20.0-5.0 | 北环路—光藻路 |
国安路 | 次干道 | 30 | 5.0-20.0-5.0 | 北环路—光藻路 |
双桥路 | 次干道 | 24 | 4.5-15.0-4.5 | 天寿路-赵联路 |
朱街路 | 次干道 | 30 | 5.0-20.0-5.0 | 北环路—光藻路 |
旺塘路 | 次干道 | 24 | 4.5-15.0-4.5 | 北环路—太极大道 |
熙春路 | 次干道 | 18 | 5.0-8.0-5.0 | 团结路-光藻路 |
民生路 | 次干道 | 24 | 4.5-15.0-4.5 | 华兴路-南山路 |
富村路 | 次干道 | 30 | 5.0-20.0-5.0 | 光藻路-东环路 |
支一路 | 重要支路 | 12 | 2.5-7.0-2.5 | 横山路-天寿路 |
西关街 | 重要支路 | 18 | 4.5-15.0-4.5 | 太极大道—横山路 |
东关街 | 重要支路 | 18 | 4.5-15.0-4.5 | 万桂山路-天寿路 |
景贤路 | 重要支路 | 18 | 4.5-15.0-4.5 | 横山路-广僳路 |
迎春街 | 重要支路 | 18 | 4.5-15.0-4.5 | 广僳路-万桂山路 |
昇平街 | 重要支路 | 23 | 3.5-4.0-15.0-4.0-3.5 | 景贤路-桐汭西路 |
复兴街 | 重要支路 | 23 | 4.5-15.0-4.5 | 太极大道-景贤路 |
环河路 | 重要支路 | 18 | 5.0-8.0-5.0 | 太极大道-太极大道 |
支八路 | 重要支路 | 18 | 5.0-8.0-5.0 | 太极大道-太极大道 |
中山路 | 重要支路 | 24 | 4.5-15.0-4.5 | 滨河路-赵联路 |
天官山路 | 重要支路 | 24 | 4.5-15.0-4.5 | 民安路—无量西路 |
民安路 | 重要支路 | 18 | 3.0-12.0-3.0 | 桐汭西路-爱民路 |
临溪路 | 重要支路 | 24 | 4.5-15.0-4.5 | 北环路—光藻路 |
东升路 | 重要支路 | 15 | 4.0-7.0-4.0 | 桐汭西路-爱民路 |
建民路 | 重要支路 | 18 | 5.0-8.0-5.0 | 北环路—纬九路 |
凤井路 | 重要支路 | 18 | 3.0-12.0-3.0 | 桐汭西路-天寿路 |
紫竹路 | 重要支路 | 18 | 5.0-8.0-5.0 | 昇平南街-天寿路 |
钟秀路 | 重要支路 | 18 | 5.0-8.0-5.0 | 东升路-天寿路 |
七凤路 | 重要支路 | 18 | 5.0-8.0-5.0 | 熙春路-无量西路 |
荆汤路 | 重要支路 | 15 | 4.0-7.0-4.0 | 北环路-太极大道 |
盘山路 | 重要支路 | 18 | 5.0-8.0-5.0 | 北环路-国华路 |
长安路 | 重要支路 | 24 | 4.5-15.0-4.5 | 北环路-光藻路 |
桃园路 | 重要支路 | 18 | 5.0-8.0-5.0 | 北环路-光藻路 |
繁华路 | 重要支路 | 18 | 5.0-8.0-5.0 | 太极大道-桐汭西路 |
南一路 | 重要支路 | 18 | 5.0-8.0-5.0 | 建设路-赵联路 |
茶场路 | 重要支路 | 24 | 4.5-15.0-4.5 | 广宜路-家和路路 |
东亭路 | 重要支路 | 24 | 4.5-15.0-4.5 | 华兴路-南山路 |
青春路 | 重要支路 | 24 | 4.5-15.0-4.5 | 华兴路-家和路 |
华兴路 | 重要支路 | 18 | 5.0-8.0-5.0 | 南山路-家和路 |
附表十一 广德县城区近期规划用地平衡表
用地代码 | 用地名称 | 用地面积(hm2) | 占总建设用地比例(%) | 人均用地(㎡/人) | |
大类 | 中类 | ||||
R | 居住用地 | 846.23 | 24.45% | 33.85 | |
R1 | 一类居住用地 | 10.78 | 0.31% | 0.43 | |
R2 | 二类居住用地 | 829.12 | 23.96% | 33.16 | |
R3 | 三类居住用地 | 6.34 | 0.18% | 0.25 | |
A |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 223.18 | 6.45% | 8.93 | |
A1 | 行政办公用地 | 57.38 | 1.66% | 2.30 | |
A2 | 文化设施用地 | 23.61 | 0.68% | 0.94 | |
A3 | 教育科研用地 | 123.23 | 3.56% | 4.93 | |
A4 | 体育用地 | 4.19 | 0.12% | 0.17 | |
A5 | 医疗卫生用地 | 12.31 | 0.36% | 0.49 | |
A6 | 社会福利用地 | 2.22 | 0.06% | 0.09 | |
A7 | 文物古蹟用地 | 0.26 | 0.01% | 0.01 | |
B |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 345.84 | 9.99% | 13.83 | |
B1 | 商业用地 | 245.81 | 7.10% | 9.83 | |
B2 | 商务用地 | 82.79 | 2.39% | 3.31 | |
B3 | 娱乐康体用地 | 16.57 | 0.48% | 0.66 | |
B4 |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 0.67 | 0.02% | 0.03 | |
M | 工业用地 | 1086.65 | 31.40% | 43.47 | |
M1 | 一类工业用地 | 547.71 | 15.83% | 21.91 | |
M2 | 二类工业用地 | 523.18 | 15.12% | 20.93 | |
M3 | 三类工业用地 | 15.76 | 0.46% | 0.63 | |
W | 物流仓储用地 | 5.62 | 0.16% | 0.22 | |
W1 | 一类物流仓储用地 | 5.62 | 0.16% | 0.22 | |
G | 绿地与广场用地 | 422.96 | 12.22% | 16.92 | |
G1 | 公园绿地 | 273.98 | 7.92% | 10.96 | |
G2 | 防护绿地 | 137.56 | 3.98% | 5.50 | |
G3 | 广场用地 | 11.42 | 0.33% | 0.46 | |
S |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 471.10 | 13.61% | 18.84 | |
S1 | 城市道路用地 | 426.03 | 12.31% | 17.04 | |
S3 | 交通枢纽用地 | 26.36 | 0.76% | 1.05 | |
S4 | 交通场站用地 | 12.49 | 0.36% | 0.50 | |
S9 | 其他交通设施用地 | 6.23 | 0.18% | 0.25 | |
U | 公用设施用地 | 58.92 | 1.70% | 2.36 | |
U1 | 供应设施用地 | 36.46 | 1.05% | 1.46 | |
U2 | 环境设施用地 | 21.06 | 0.61% | 0.84 | |
U9 | 安全设施用地 | 1.40 | 0.04% | 0.06 | |
合计 | 城市建设用地 | 3460.51 | 100.00% | 138.42 |
注:规划至2020年人口为25万。
----
附表十二 广德县城区近期建设规划部分重点项目一览表
附表十二 广德县城区近期建设规划部分重点项目一览表
居住 | 城南桐汭西路东侧居住片区(包括保障性住房) |
政务新区居住片区(包括保障性住房) | |
老城区南侧居住片区(包括保障性住房) | |
祠山岗太极大道两侧居住片区(包括保障性住房) | |
公用设施 | 城南居住组团公共中心 |
政务新区居住组团公共中心 | |
开发区组团公共中心 | |
横山路、万桂山路公共服务设施集聚带 | |
工业仓储 | 慈兴科技 |
亚太机电 | |
三迪模具 | |
明讯科技 | |
涌诚机械 | |
亮亮电子 | |
永高塑业 | |
一万纺织 | |
绿地水系 | 滨河公园文化旅游项目 |
好望角欢乐水世界 | |
祠山岗公园 | |
护城河滨河绿环 | |
综合交通 | 商杭高铁及综合客运枢纽 |
西环路、北环路 | |
市政基础设施 | 新东方水业水厂(移址扩容) |
110kV城南变电站 | |
110kV南郊变电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