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城街道办事处
圣城街道办事处位于寿光市区, 面积65.16平方公里,辖70个行政村,13个城市社区, 5.95万户,人口22万,耕地面积2.8万亩。圣城街道办事处于2001年3月,由原寿光镇更名而来。2000年,农村社会总产值25.3亿元,农民人均所得4229元,地方财政收入2650万元,银行储蓄余额10亿元,人均存款1.8万元。安装电话1.3万部,每10户有9部电话,有线电视入户率100%。1996~1999年连续被潍坊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镇”。农业,到2000年底,全街办高温棚达7000余个,29个村实现了“无粮村”。先后建成寿光市食用菌试验示範基地(前张)、蔬菜新品种示範园(东关)、岳家大棚桃基地等。畜牧业在巩固猪、鸡生产的基础上,徐家兔场成为省畜牧研究所实验基地,东关建成全市首家珍珠长毛兔场,北郭利用大棚养鲶鱼获得成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圣城街道办事处
- 面积:65.16平方公里
- 人口:22万
- 耕地面积:2.8万亩
经济概况
民营经济,1996年以来,採取拍卖、租赁、承包、联合、兼併等多种形式并举,先后对寿光大厦、裕新製革公司、建材厂、后张冷藏厂、燕家冷藏厂等企业进行了改制,使镇村集体企业改制面达98%以上。到2000年底,全街办拥有民营企业265家,年创营业收入8.75亿元;个体私营业户6500户,年创营业收入3.77亿元,涉及机械製造、食品生产、塑胶编织、房地产开发、冷藏保鲜等10个骨干行业。1996年以来,先后建成了西关亚西亚、西苑大世界商场、南魏钢材、南关装饰材料、北关陶瓷建材、城里洗车修车、东关东亚家具商城等20余处专业市场,带动起一大批个体私营业户进军“三产”。同时,还规划了仁和、梨园、北关、城里、东关、西石6大个体私营经济园区和街办蔬菜加工园区。 城镇建设,根据市区建设总体规划,先后完成了北环路、西环路、南环路、寿尧路、静山路、圣城街东段等道路的改造、拓宽和房屋拆迁任务,共拆除楼、平房5万平方米。2000年,街办、村联合投资200多万元,对曹沙路、卧甲路圣城街办路段、南胡后路、徐家前路、郝家、范家出村路等进行了修补,总长12公里。规划建设了九巷、东关、城里、西关、后张新村,后张、南后三里村建高档居民公寓楼8栋,使两村村民全部搬进公寓楼。建设小康别墅楼600多座,其中九巷村310座。建设沿街商业楼房5万平方米,村民建房1万间,90%以上的村民住上了新房。 教育事业,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对街办一中、二中进行了校舍建设改造,建高标準教学楼3栋,中国小普及了微机,上了投影,实现了电化教学。卫生事业,以实现初级卫生保健为目标,农村推行了合作医疗,圣城医院加强专科建设卓有成效,在城区设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点5处,农村成立卫生一体化卫生所38处,医院每年下派15名医生轮流行医,方便了民众就医。文体事业,民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自发组织的秧歌、业余剧团等经常走上街头进行自娱自乐,每年春节期间组织文艺汇演年年获市组织奖。在1998年市第二届全民运动会上,夺得乡镇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1996年,被潍坊市授予“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先进乡镇”、“潍坊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先进单位”称号。1997年,获“山东省第一次农业普查先进单位”、“畜牧业先进乡镇”等称号。1998~1999年,获“省级花园式单位”。1999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百面红旗”竞赛活动红旗单位。
贡献事件
圣城街道办事处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7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 1.23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201万元,增幅均超过25%;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 元, 比上年增加304元。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潍坊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2004年以来,新引进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49个,总投资31.5亿元;其中过亿元的项目9个, 过5000万元的11个;招商引资9.08亿元,完成工业投入24.8 亿元。民营企业累计达到616家,其中工业企业331家,限额以上企业达到76家,初步形成了机械製造、 新型製药、食品加工、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纺织窗饰6 大产业群。 2005年规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0.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3.9亿元,利税6.3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 街村两级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深入开展了文明村镇和“五城”创建活动,对38个城中村的街巷全部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并全部实行了卫生託管, 新硬化街巷60多万平方米,新安路灯869盏。新铺开25个城中村改造工程,新建别墅楼710栋,公寓楼4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迈出了扎实一步。 新建、 改建专业市场和大型超市20处, 营业面积达18万平方米,其中潍坊 (寿光)中百大厦、西关农贸市场、南魏机车超市、时代广场等一批市场和超市已投入使用,新增工商业户1500多户,累计达到6251户,年商品交易额超过2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8.59亿元。 新上农业龙头企业12家,总数达到20家。新建、改建蔬菜大棚5698个,总数达到1.5万个,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到9000亩;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5个,注册农产品商标1个; 新建标準化畜牧园区131个,新发展饲养大户700多户,初步形成了畜牧、蔬菜、果品、花卉四大特色主导产业。 以创建“平安圣城”、“文明圣城”、“和谐圣城”为目标,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以评选“十佳单位”和“百优个人”为主要内容的 “双十双百”竞赛活动,对机关干部提出了“三讲一守” (讲团结、讲正气、讲奉献、守纪律)的要求,对农村干部提出了“六要”建设(一要解放思想、二要团结协作、三要干事创业、四要公道正派、五要清正廉洁、六要讲究方式方法) ,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2007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6亿元, 比上年增长18.5%; 地方财政收入1.04亿元, 比上年增长42.8%;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36.1亿元,利税159000万元,分别增长33.2%和35.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4.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50元。连续两届进入全国千强乡镇行列,2007年底列第509位。 现代服务业繁荣发达。依靠优越的区位优势,商贸流通、休闲娱乐、新兴服务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各类专业市场、大型超市40余家,工商业户6800多户,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45%。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新建6处中国小校、3处专业医院、 1处敬老院,30多处文化大院。以创建“六好社区”为目标,建立起了小机构、大服务的社区管理格局,为居民提供了户籍、计生、调解、致富指导等多种服务。新农村建设成效显着。坚持以城市标準规划农村,新铺开10多个城中村改造工程,村庄面貌大为改善。工业经济实力雄厚。辖区内规划有三大工业园区,限额以上企业达65家,形成了6大产业集群。
发展目标
圣城街道办事处002年在办事处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取得了显着成绩,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亿元,财政收入6000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4700元。连续三届跨入山东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乡镇。是山东省花园式单位、潍坊市文明单位。 辖区农业发展大棚1.3万个, 投资8800多万元规划建成了以西公孙、大仓、李二、仁和、西玉、东关、梨园等村为主的蔬菜、花卉、果品、畜牧等农业园区18个,占地3195亩。发展特色种养专业村21个,专业户2500户。粮经比例达到了1∶9。 工业形成了以食品加工、造纸机械、生物化工、窗饰製品、服装等为主的跨行业多门类工业体系。2002年,新增限额以上工业企业12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5亿元,销售收入13.5亿元,利税1.5亿元。全年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21个, 过1000万元5个,过亿元项目4个,总投资7.9亿元。高标準规划建设了圣城、晨鸣、科技三大工业园,增强了项目的承载能力。 充分发挥地理优势,高标準规划建成了汽车交易、家具建材、布匹服装、百货副食、 五金板材、园林花卉等专业市场30余处,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从业人员2万人, 实现增加值5亿元,利税1.2亿元,逐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完备的现代化市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