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中国2017年度人物
“影响中国”2017年度人物是由《中国新闻周刊》梳理2017年来对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做出贡献、发挥过影响力的人,并经严格遴选而推出的年度人物。
2017年12月15日,“影响中国”2017年度人物荣耀盛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由主持人敬一丹、康辉联合主持。最终,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武汉市、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范晓忻、黄炜、陈永坚、叶简明、马云、王俊凯、李君如、刘俏、颜宁、苗世明、米雯娟、徐茂栋、徐冰、张帅和姚劲波等分获不同领域内“影响中国”2017年度人物殊荣。
另外,主办方还向“城市建设者”致以“年度致敬”。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影响中国2017年度人物
- 获奖者: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武汉市、颜宁、马云、徐冰等
- 主办方:中国新闻周刊
- 举办时间:2017年12月15日
- 评选原则: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 主持人:敬一丹、康辉
评选情况

从2009年开始,《中国新闻周刊》都用一份推崇理性价值的榜单,来致敬那些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对中国社会有影响力的人。

人物榜单
年度法治人物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公安部主管刑事案件侦查的机关。
颁奖词:他们是境内外电信诈欺的“终结者”,在犯罪分子织就的横跨多国、分工严密的大网中,不断寻找突破口,终有收穫;他们是现行规则的执行者,而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规则,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他们将打击犯罪与提高民众防範意识结合起来,清除犯罪土壤,斩断利益链条,致力于将电信诈欺连根拔起。
年度城市创新

武汉市: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和特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颁奖词:这是一个在历史的积澱中寻求复兴的城市,此路虽艰,其志可鉴。城市的管理者们从制度创新中寻找动力,激发活力;他们定位清晰,把合作者的需求置于重要位置,把招才与招商结合起来,努力把现有资源转化为优势,实现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他们整顿吏治,更新观念,建立奖惩分明的机制,让复兴之路真正具有可持续性。
年度智造

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集工业机器人研发、套用、产业化于一体的重大装备产业发展平台。
颁奖词:该中心敏锐抓住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顺应“中国製造2025”战略,以製造业为本,以创造立心,为从中国製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提供了鲜活的样本。它在新一轮机器人发展竞争中抢占先机,串起全球化和本土化资源,为中国“智造”探索出“政、产、研、用”的有效机制。
年度行业领袖

范晓忻: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颁奖词:2017年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转变经济成长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大数据的套用价值尤为突出。作为大数据行业的先行者,他已经在这个领域走过了整整10年,见证并推动着这个行业从乏人问津到立于风口浪尖的成长。他认为,作为一家成功的大数据企业的领导人,有责任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和作用,为金融业的发展和社会的治理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黄炜:转转CEO。
颁奖词:他用短短的两年时间,带领“58同城二手频道”走向“转转APP”,一跃成为二手交易市场中炙手可热的领导者。他犀利洞察,基于人性建起人与物品的连线,化交易中的“不信任”为“放心”,化“质疑”为“品质”,守护C2C交易环境的信任与真实;他目光高远,将共享经济的精髓引向用户生活品质,坚定不移树立行业标準,打开行业变革的大门。
年度CEO

陈永坚: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港华燃气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颁奖词:他是香港回归后这间百年公用事业机构的首位华人总裁。他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带领这家公司,从偏安香港一隅,到占据内地燃气市场的大量份额;从单一燃气业务,向水务、能源、环保、电讯多元化发展。在作为公用事业的燃气领域,他始终保持一颗匠心,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努力将安全、服务和创新做到极致。
年度企业家

叶简明:中国华信创始人、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颁奖词:他以清晰的战略、精準的布局、包容的文化和灵活的机制,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将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带进世界500强,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能源企业;他领导企业在风云际会的国际市场左冲右突,获取海外上游油气资源,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他追求的不仅是做中国企业的百年品牌,也不仅是成为全球一流的能源企业,他追求的是实现“中国石油梦”。
年度教育人物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马云公益基金会创立者。
颁奖词:他曾经是一名教师,尔后在商业领域取得非凡成就。他不忘初心,近几年,他的基金会不断推动乡村教育发展,先后推出了“乡村教师计画”“乡村校长计画”“乡村师範生计画”,赢得社会的广泛讚誉。他说,教师这个人生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影响了他一辈子,他想将之传递下去,给孩子希望、给孩子信心,发掘、点亮他们心中最优秀的东西。
年度演艺人物

王俊凯:演员、歌手、中国超人气全能偶像。

颁奖词:他是一位年轻的优质偶像,在电影、电视、音乐、时尚等多个领域都有亮眼表现。不仅如此,这位刚满18岁的年轻人,凭藉自身影响力拓展边界,关注社会事务,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大自然保护协会、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联合授予“青年行动先锋”称号。他以自己的敬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收穫了庞大的忠实冬粉群,并一直努力传递着正面、温暖、向上的力量。
年度学者

李君如: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颁奖词:他是中国多份重要档案的参与制定者或建言者,他也是布道者,力求把这些枯燥课题里的精神核心传递给公众。他熟悉政治发展的规律,又洞悉中国国情,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他理论功底深厚,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以思想理论建树享誉海内外。
年度经济学家

刘俏: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颁奖词:他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多元的任职经历,使得他能够融合中国、亚洲和国际视角,联繫理论与实务,成为金融学界着名的学术领军人才。2017年,他出版了英文版新作《中国企业的2.0时代》,被认为值得“强烈推荐给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系统感兴趣的人”;他入选中国证监会第17届发审委委员,为中国企业上市提供扎实的学术支持;他建立“光华思想力”平台,旨在用国际通行的研究工具和方法,以国际水準,做中国学问。
年度科技人物

颜宁: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拜耳讲席教授、结构生物学家。
颁奖词:身为一名纯粹的科学家,她却屡屡被贴上“明星学者”等标籤,并在“海归”与“归海”之间一再成为话题焦点。面对外界的解读,她保持着科学家的独立品格,和个人的率真、清新风格。即将过去的一年,是她在科研成果上收穫的一年,也是她在职业生涯上再出发的一年。她是国际化的、代表未来的科学家。
年度公益人物

苗世明:WABC无障碍艺途创始人。
颁奖词:似乎一夜之间,那些由患有自闭症或有种种精神障碍、智力障碍的孩子们画下的璀璨之作传遍了我们的朋友圈。但在突如其来的社会关注背后,是一个组织多年的默默付出。这是一份价值难以估量的工作,让艺术点亮那些特殊孩子的天空,让他们的非凡艺术灵感启迪我们的生命。
年度新经济人物

米雯娟:VIPKID创始人、CEO。
颁奖词:她是另类的80后创业者,17岁开始创业的经历让她对社会的需求更为敏感,并总是不乏再来一次的勇气。她从未放弃学习,在创业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街头智慧”和“学院智慧”。如今,她创办线上少儿教育平台,用网际网路的方式将世界各地的老师和孩子连线在一起,用全球化共享教育的新模式不断促进全球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联合马云公益基金会把北美老师带进中国100所乡村国小课堂。有人称讚她给一个行业带来了变革,但她说,她更想改变的,是孩子的未来。
年度行业创新

徐茂栋:星河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
颁奖词:他是横跨传统行业和网际网路的连续创业者,致力于用网际网路技术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他崇尚用独特的战略定位抢得先机,深悉战略上的懒惰无法用执行上的勤勉来弥补;他洞悉知识更新的周期,认为这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他20多年跨界创业的经历说明,在科技快速叠代的当下,每一天都有可能是一个新的视窗期。
年度文化人物

徐冰:中国着名当代艺术家。
颁奖词:他是中国最着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数十年前,曾以拆解和重组汉字震惊文化界。多年之后,他将目光从历史和文化的抽象转移到当下的现实,用世人眼中的废物铸就出了庞大的凤凰,用公共摄像头中的破碎影像组合成了悬疑故事。无论是那从废墟中涅槃的神鸟,还是源自窥视拼贴的叙事,都是注视这个时代的锐利视角。他以独到的文化敏感与洞察力,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为时代留存了一个个珍贵的证据与精準的切片。
年度体育人物

张帅:中国着名女子网球运动员。
颁奖词:她是一位优秀的网球运动员,进入职业网坛11年,在14次大满贯正赛不胜的魔咒下不惧不馁,终于历史性地闯入澳网女单8强,并荣获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有人认为如今她已是中国“网球一姐”,但在她看来,相较于这样的称号和排名,更重要的是打好每一场比赛。多年以来,她以坚韧的精神和完美的技术,日益奠定了自己在世界网坛和球迷心中的地位。
年度经济人物

姚劲波:58集团CEO。
颁奖词:他出身平凡,却成长为身家超过百亿美金、中国最大生活服务平台的掌门人。在创办“神奇的网站”过程中,他同样缔造了一段“神话”:面对複杂的竞争环境,或者与激战10年的竞争对手合併,他始终保持着一份处变不惊的坚韧,和一颗创业的初心。秉持用户第一、敏捷高效和创新的价值观,他正带领公司走向更广阔的生活服务帝国。
年度致敬

主办方对“城市建设者”致以“年度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