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工学门类学术期刊。

据2018年6月《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官网显示,《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第八届编辑委员会拥有顾问委员8人,委员30人,外籍委员4人,编辑4人。

据2018年6月20日中国知网显示,《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共出版文献6896篇、总被下载1318242次、总被引49911次;(2017版)複合影响因子为1.291、(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689。据2018年6月2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载文量为3247篇、被引量为19281次、下载量为142346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0.79。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 外文名称: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ition)
  • 语言:中文
  • 类别:综合科技B类综合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编辑单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部
  • 创刊时间:1957年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国内刊号:22-1341/T
  • 国际刊号:1671-5497
  • 邮发代号:12-46
  • 属性:中文核心期刊、CA SA、EI、CSCD
  • 主任:陈永杰
  • 编辑部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办刊历史

1955年,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成立。
1957年,《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学报》创刊。
1958年,随学校更名学报更名为《吉林工业大学学报》,至1960年,共出刊6期。
1960年至1973年,连续停刊。
1973年,复刊,出刊1期;一直为内部发行,不定期出刊,无专门机构,无专职编辑。
1975年开始,制定了“学报工作条例”,明确了学报性质和任务、编委会工作、编辑部建设、组稿、审稿、编辑工作等制度,开始正规化、制度化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
1975年至1980年,共出版(内部发行)11期。
1980年12月,经原农机部批准于1981年第一期开始定期(季刊)、公开向中国国内外出版发行。
2000年,吉林工业大学合併到新吉林大学。
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吉林工业大学学报》更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5年,改为双月刊。
2009年7月,学报开通公开审稿(BBS审稿)系统。
2014年11月,该刊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 报导内容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主要报导吉林大学工学门类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及中国国内外在上述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 主要栏目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设学术榜、套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套用、综述等栏目。

人员编制

据2018年6月《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官网显示,《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第八届编辑委员会拥有顾问委员8人,委员30人,外籍委员4人,编辑4人。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第八届编辑委员会成员
委员
于秀敏
于海业
王云鹏
王庆年
王国强
王登峰
邓伟文
任露泉
刘勇兵
刘寒冰
安健
连建设
佟金
宋传学
李显生
李明哲
杨兆军
杨印生
杨志刚
陈永杰
赵继
赵丁选
赵树宽
姜启川
高印寒
殷涌光
蒋青
管欣
谭庆昌
蔡莉
顾问委员
王立鼎
宋玉泉
沙庆林
郭孔辉
马成林
刘巽俊
陈塑寰
杨兆升
-------
-------
外籍委员
任向实
李晓东
张书军
阎玉英
-------
编辑
张祥合
程仲基
曹敏
赵莹莹
-------

办刊成果

收录情况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被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誌》(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电子科技文摘》、《汽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工程机械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万方数据(China 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等文摘刊物和资料库转载和收录。

研究发表

据2018年6月20日中国知网显示,《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共出版文献6896篇。
据2018年6月2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载文量为3247篇。

影响因子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影响因子
年度
影响因子
排名
1996
0.075
1997
0.047
1998
0.083
1999
0.141
2000
0.183
2001
0.139
2002
0.189
2003
0.374
3
2004
0.531
4
2005
0.49
4
2006
0.73
1
2007
0.728
2
2008
0.67
1
2009
0.588
5
2010
0.841
2
2011
0.524
5
注:以上数据来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
据2018年6月20日中国知网显示,《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总被下载1318242次、总被引49911次;(2017版)複合影响因子为1.291、(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689。
据2018年6月2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被引量为19281次、下载量为142346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影响因子为0.79,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1565名,在大学学报(工业技术)(209种)中排第19名。

荣誉表彰

2008年10月,获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奖。
2009年10月,获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评选的2009年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11月,在由吉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共同组织的第九次(2007—2008年度)全省期刊等级评审工作中被评为吉林省一级期刊和吉林省名刊。
2010年11月,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称号。
2011年5月,在第二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在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举办的“2010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线上优秀期刊”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
2012年6月,在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举办的“201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线上优秀期刊”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11月,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会组织的第4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中获优秀科技期刊称号;12月,在第三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
2013年11月,在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举办的“2012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线上优秀期刊”评比活动中获二等奖;12月,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组织的“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和优秀个人”评选中荣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称号。
2014年11月,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组织的第5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评选中荣获“优秀科技期刊”称号;12月,在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举办的“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线上优秀期刊”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
2014年12月,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
2015年1月,在中国学术期刊评价(2015-2016版)中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2015年12月,在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举办的“2014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线上优秀期刊”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
2016年3月,在第三届吉林省新闻出版奖评选中荣获“精品期刊”称号。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标识标识
学报名称和吉林大学为同样的字型,该字为郭沫若题写。

办刊宗旨

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建设、繁荣中国科技事业。

现任领导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第八届编辑委员会领导
编委会主任委员
任露泉
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王庆年、赵继、蒋青、陈永杰
编辑部主任
陈永杰
参考资料来源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