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丰碑永恆

丰碑永恆

《丰碑永恆》是由作家张晓东创作的一部作品,发表于2007年,属于一部散文的作品,正文语种为简体中文,现已完成。

基本介绍

  • 书名:丰碑永恆
  • 作者:张晓东
  • 类别:散文
  • 出版时间:2007年
  •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回到重庆这座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来到解放碑下,看到刘伯承元帅的题词,心中颇多感慨。作为当年抗战的大后方,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日军大轰炸、九二火灾、较场口事件、反饥饿、但迫害……还有血迹斑斑的渣滓洞、白公馆等。
书籍简介
作者:张晓东
作品类型:散文
内容赏析
回顾那艰苦卓绝的岁月,全国人民英勇抗击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作为大后方的重庆人民,也积极投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该碑落成于1940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原为土木结构,称“精神堡垒”。就是这座精神堡垒,成为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抵御外辱的精神原动力,成为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凝聚力,这对于当时内忧外患的中华民族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个民族要有一种一往无前的精神,靠着这样一种伟大的精神,经过八年浴血奋战,我们打败了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1945年抗战胜利后,经过反覆酝酿,决定在市区的繁华地段,现在的解放碑路的“精神堡垒”的旧址上开始重建,题名“抗战胜利纪功碑”,也就是长篇小说《红岩》首页首句提到的抗战胜利纪功碑。据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贺信就奠基在纪念碑下。
1950年,刘伯承元帅为抗战胜利纪功碑重新题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也就是山城人民所说的解放碑。
历史将永远铭记重庆在艰苦卓绝的全民抗战中,作为战时首都的丰功伟绩。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的缘故,重庆曾经和美国的华盛顿、英国的伦敦、前苏联的莫斯科享有同等的盛誉,这就是它的反法西斯的伟大功勋和历史意义。
六十多年过去了,抗战胜利记功碑依旧矗立在重庆最繁华的、寸土寸金的地段。四周高达三五十层、六七十层的,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簇拥着她,仿佛一群忠诚的卫士,时刻守护着这座不朽的丰碑。
长江和嘉陵江在丰碑的脚下汇合,给山城增添了几分灵气和动感;重庆和上海的结合,拉动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眼下,重庆直辖意义更加显现,并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向国人展示着他的魅力和发展前景。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