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胜利老街

胜利老街

胜利老街

胜利老街,又名滕家堡老街,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胜利镇境内,全长800余米,由北至南分为一、二、三、四甲街,由清一色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构成。在不同的革命战斗时期,这里留下了一大批的红色印记,是研究罗田乃至大别山地区革命斗争史的重要资源,核定为罗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胜利老街
  • 别名:滕家堡老街、罗田明清古街
  • 地理位置: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胜利镇
  • 街道长度:800米
  • 建成年代:明清时代
  • 文化保护批准单位:罗田县人民政府
  • 级别批次:罗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在鄂皖交界的雄关险隘松子关下,有座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名曰胜利镇。镇子里有条颇具特色的老街。踏进老街,仿佛时光一下子倒流了百年,眼前的长街曲巷,青瓦粉墙,民居路面,店铺作坊,都仍然保留着深山老街苍朴的环境风貌,古色古香的气质依旧,风韵犹存。只有街上不时驶过的脚踏车、机车、麻木,充耳的叫卖声,才把人从遥远的历史深处拽回鲜活的现实。
老街全长800余米,由一条主街和几条岔街构成。幽深迂迴的巷道如秋波流转四通八达,前门临街,后门临河或依山,街路用青石板或花岗岩板错缝铺就,街面宽2至3米。街房大多系石、砖、木结构,兼融徽式建筑风格的马头山墙,共壁连体,一进几重,厅堂、厨房、后院,宽敞气派,与石条砌成的天井互为映衬,通风透气,让光线泻入厅内。排水管道藏而不露,几百度春秋,从未发生过渍水堵塞。临街面以两层楼房为主,上宿下店或前店后房,一层均用板门、板壁,形成鳞次栉比的店铺。整体布局合理有致,功能齐全,且冬暖夏凉,居家宜人。由于两边的屋檐基本对称,这就把本不太宽的街面挤成一条窄缝,抬头仰视,蓝天一线,越发映衬出老街久远深厚的质地。

老街的形成

胜利老街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据史书记载,胜利镇先叫“屯兵堡”,后又改称为“滕家堡”,因它地处鄂皖交界的要冲,扼守大别山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胜利镇往东北数里,便是松子关。松子关始建于西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关口地势险峻,北接长岭关,南连铜锣关,又同三省垴、青苔关、瓮门关和大别山主峰天堂寨相倚,在鄂皖边界上形成了一道天然防线。清代诗人张晋芝曾写道:“千里中原此划疆,平分天堑界光黄。月明绕树无乌鹊,日落居人畏虎狼。东去淮肥环铁锁,南通云梦固金汤。泥丸塞断雄关险,隐匿长城据一方。”因松子关历代都发生过多次激战,时有重兵把守,而指挥机关,预备部队,军需供应部门大都驻扎在依山傍水,地势相对平坦,交通便利的胜利镇。仅近现代,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秦日纲曾三次率部队驻扎过胜利镇。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所辖军队中,有两个军的军部先后驻扎过胜利镇,李宗仁将军多次到胜利镇驻军视事,尤喜喝胜利镇酿製的老米酒,曾给一家作坊题写了“糯米酿得春风生,琼浆玉液泛芳樽”的条幅。1949年3月,鄂豫军区剿匪司令部设在胜利镇,由军区司令员王树声兼任指挥长。军队的驻扎,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加上地处两省交界要冲,又成为山区土特产品的集散地,各地商人纷至沓来,相对优厚的自然和生产经营条件,逐渐形成了胜利老街。是时也,这里商贾云集,富甲一方。
胜利老街少有市井的喧嚣,呈现在一派古朴、宁静、祥和的安闲情调中,是一幅超逸尘仆外而生生不息的历史长卷。至今,居民们仍坚守着一份悠然,保留着淳朴的民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自然相亲相近,享受着诗意般的自乐。数家从祖上传承下来的手工作坊,有的做食品点心,有的酿造老米酒,有的作腐乳,有的做竹器,有的打铁器等,老牌产品,质量过硬,虽数量有限,但仍有旺盛的生命力,尤其受到当地及周边民众的喜爱。老街人崇尚古风,茶余饭后,居民坐在各自的门前,与对门谈天说地,相互敬烟倒茶,融融相乐。老者在拙朴的旧楼里一坐就是半天。穿着对襟褂,或拄着棍子,或吸着长桿菸斗的老人,一步一顿穿行在老街上,遗风延续不断。
老街最负盛名的建筑,当推“金凤楼”,坐东面西,为明代嘉靖年间所修。相传,一位安徽富豪的女儿远嫁这里的一位商人,她将陪嫁的一对大金凤卖掉,建起了此楼,故名“金凤楼”。清代鹹丰年间因战事被毁。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知县管贻葵募捐重建,一进数重,中有天井,颇为壮观。门楼正上方嵌有“金凤楼”三字的石额,字迹端庄雄劲,是清代进士、翰林院编修李力琮手书。经历了一百余年的岁月沧桑,整体建筑至今仍旧完好。“金凤楼”又是老街的一处重要人文景点。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燕王秦日纲,曾任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鄂豫军区司令员、大将王树声等名人,或在“金凤楼”设过指挥部,或住过些时日。还值得一提的是,1926年8月中旬,李梯云受中共湖北区执行委员会指派,在“金凤楼”秘密成立了罗田县的第一个gcd组织——中共罗田支部。1947年9月,刘邓大军第六纵队进入此镇,司令部设在“金凤楼”。老街人只要一谈起“金凤楼”,无不眉飞色舞,颇为得意而自豪。在他们的心中,“金凤楼”延续着历史,延续着涵养,积澱着丰富的底蕴。
如今,带有文化韵味的旧街也不是世外桃源,现代生活的气息已渗透其间。但老街的古旧民居里依然住了许多人,是眷恋怀旧?还是深山小镇生活的窘迫?恐怕两者兼而有之。不过,老街人同老街一样,仍然散发着原汁原味。漫游之中,让人既能谛听到历史之声,又能感悟现代人之精神,顿觉老街神韵与居民风采集一身,丰富而绵长。喔,老街,是历史,是文化,是传统与现实不可缺少的一环。

建设沿革

2012年4月,胜利老街抢救性保护工程委託大冶专业公司进行设计,经湖北省文物主管部门通过,8月份开始由大冶殷祖古建公司进行施工。工程内容分为基础设施、节点保护和民居整危等三个部分:在基础设施方面,路面重新铺设麻石凿糙街面,给、排水和供电管线採取地埋管网,全街进行白蚁防止;节点保护部分就是将街上的7处红色遗蹟(址)全部进行整体维修保护;民居部分立面採取复古整修,内部採取整险改危。达到“整旧如旧,整街成景,整街成市”,达到保护文物,整危除险的目的。

红色古街文物遗存

老街至今完好地保留着6处红色遗蹟、遗址,它们分别是:罗田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解放军高级将领王树声将军故居——金凤楼、罗田第一个工会组织——店员工会旧址、刘邓大军二野六纵指挥部旧址、鄂豫皖南线剿匪指挥部旧址、红一军军部旧址、红军师长肖方故居。

胜利老街

老街历史价值

老街是罗田地区革命策源地,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之一。这里诞生了罗田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团支部、第一个工会组织和第一支农民自卫军,红军师长肖方、第一任罗田县委书记李梯云、河南军区原副司令文建武等均出生于此并由此地走上革命道路;许继慎、徐向前、王树声、杜义德、皮定均等红军和解放军高级将领都曾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浴血奋战,留下不可磨灭的丰碑。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