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伦·海丝
海伦·海丝(Helen Hayes,1900年10月10日-1993年),女,1900年出生于华盛顿特区,美国演艺。
她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凯瑟琳·科内尔和琳·方坦并称美国戏剧舞台三大女演员,也是二十世纪最多才多艺,最受观众喜爱的明星之一,常被誉为美国戏剧界的第一夫人。
作品有《维多利亚女王》、《断肠花》等。曾获两次奥斯卡以及两项托尼奖,一项葛莱美奖和一项艾美奖。1986年获得总统自由勋章,纽约市一座剧院以其命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海伦·海丝
- 外文名:Helen Hayes
- 国籍:美国
- 星座:天秤座
- 血型:O型
- 出生地:华盛顿特区
- 出生日期:1900-10-10
- 逝世日期:1993年
- 职业:演员
- 代表作品:《维多利亚女王》、《断肠花》
- 主要成就:第5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第43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早年经历
美国舞台和电影演员。原名海伦·海斯·布朗。生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因为母亲是演员,所以5岁就登台演戏。
演艺经历
9岁在百老汇演《旧棚屋》,青年时代演出过许多戏剧,也演过一些无声片,1918年出演舞台剧《亲爱的布鲁斯特》,成为百老汇明星,成年后成功主演了《卖弄风情的女人》(1927)等许多舞台剧。
海伦·海丝年轻旧照

1928年同剧作家查尔斯·麦克阿瑟结婚,米高梅公司聘请她的丈夫当电影剧本作家,她随即赴好莱坞,製品厂劝她饰演丈夫写的剧本,第一个角色《马德农·克劳德的罪过》即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30年代早期她演了其他一些影片,如《阿罗史密斯》(1931)、《永别了,武器》(1932)、《夜战》(1933)等等,获得好评,但她不喜欢当电影演员,而且缺少好莱坞明星的性格魅力和气质,遂重返百老汇,演出了《苏格兰女王玛丽》(1933)、《维多利亚女王》(1935)、《哈里特》(1943)等许多舞台剧,以在《维多利亚女王》中的表演最出色,从英国女王的童年演至其孀居时期,通过化装和演技一幕一幕的显示其年龄的增长,她身高仅五英尺,体重仅100磅,但能演出角色所要求的分量感和显赫感。因此被称为戏剧界第一夫人。1948年首次在伦敦演出,饰演《玻璃动物园》中的阿曼达。此外曾演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和《第十二夜》。1959年为庆祝她在百老汇的出色成绩,百老汇的一家剧院以她的名字命名。
海伦·海丝

海伦活跃的年代差不多横跨了整个20世纪,从9岁登台到80岁时出现在电视上。不过她的主要声望还是建立在百老汇的舞台上,相比电影她更喜欢舞台和广播,40年代和50年代时她很少接拍电影角色。
此后亦偶尔拍电影,1970年因《飞机场》中饰演一个古怪的女乘客,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成为好莱坞明星中唯一不想当电影演员却两次获得奥斯卡奖的演员。同米尔德·纳特威克合演电视剧《包打听姐妹》(1972)。
还是第一个获得“娱乐三重冠”的演员,除了奥斯卡,海伦还曾一揽两项托尼奖,一项葛莱美奖和一项艾美奖。如果你对她的演唱实力没什幺印象,至少还值得一提的是,她还曾获1976年葛莱美最佳诵读录音奖(在“美国大档案”中的独白陈述)。
电影演员詹姆斯·麦克阿瑟是她的儿子,着有自传《欢悦的礼物》(1965》、《沉思录》(1969》、以及《两渡风浪》(1971)、《我的舞台生活》(1990)。90分钟的纪录片《海伦·海斯·一个美国女演员的肖像》(1974)即以她为主题。
主要作品
1931年:《马德农·克劳德的罪过》/又译《断肠花》。
海伦·海丝


1932年:《告别武器》/又译《战地情天》
1933年:《贞洁妹》、《另一种语言》。
1934年:《没有激情的罪恶》、《每个女人都知道》。
1935年:《瓦内萨蝴蝶》。
1943年:《后台小饭馆》/又译《银坛莺燕》。
1952年:《我的儿子约翰》
1953年:《通往百老汇的大道》。
1956年:《安娜斯塔西亚》/又译《真假公主》
1959年:《山上的第三个人》。
1970年:《飞机场》。
1974年:《赫比重登骏马》。
1975年:《我们的一只恐龙失蹤了》。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71 | 第43届 | 最佳女配角 | 《国际机场》 | 获奖 |
1932 | 第5届 | 最佳女主角 | 《断肠花》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78 | 第30届 | 迷你剧/电视电影最佳女主角 | 《A Family Upside Down》 | 提名 |
1976 | 第28届 | 剧情类剧集最佳女主角 | 《Hawaii Five-O》 | 提名 |
1974 | 第26届 | 迷你剧/电视电影最佳女主角 | 《The Snoop Sisters》 | 提名 |
1972 | 第24届 | 迷你剧/电视电影最佳女主角 | 《Do Not Fold, Spindle, or Mutilate》 | 提名 |
1959 | 第11届 | 迷你剧/电视电影最佳女主角 | 《美利坚的冷酷时刻》 | 提名 |
1958 | 第10届 | 迷你剧/电视电影最佳女主角 | 《The Alcoa Hour》 | 提名 |
1953 | 第5届 | 最佳女演员 | ---- | 获奖 |
1952 | 第4届 | 最佳女演员 | ---- | 提名 |
1951 | 第3届 | 最佳女演员 | ----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77 | 第19届 | 最佳朗读专辑 | 《Great American Documents》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80 | 第34届 | Lawrence Langner纪念奖 | ---- | 获奖 |
1970 | 第24届 | 戏剧类最佳女主角 | 《Harvey》 | 提名 |
1967 | 第21届 | Vernon Rice戏剧奖 | 《The Show-Off》 | 获奖 |
1958 | 第12届 | 戏剧类最佳女主角 | 《Time Remembered》 | 获奖 |
1947 | 第1届 | 戏剧类最佳女主角 | 《Happy Birthday》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75 | 第32届 | 电影类-音乐/喜剧类最佳女主角 | 《金龟车大闹旧金山》 | 提名 |
1957 | 第14届 | 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女主角 | 《真假公主》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32 | 第1届 | 观众票选奖-最受欢迎女演员 | 《战地情天》 | 获奖 |
注:以上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