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资本市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中国资本市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中国资本市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是贺强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资本市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基本信息

作 者:贺强等
出版时间:2004-11-30
字 数:339 千字
书 号:F1975
ISBN:7-300-06151-6
开 本:16
包 装:平
印 次:1-1
译 者:
定价:¥29.00

内容简介

在现代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活动範围大大扩大,原有的经济理论在诠释、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经济现象和问题时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理论体系孕育着革命的风暴。
理论从来就是适应社会经济进步的需要而产生的,而最终又要服务于客观实践。近年来,西方经济的持续繁荣与经济理论的迅速发展及更新是密不可分的。于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特别是年轻一代,开始探讨西方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希望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财经科学文库》就是这方面的勇敢尝试。文库试图将西方经济领域的前沿理论与我国的实践相结合,希望对我国学术界的研究方向与经济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启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章节目录

证券机构创新篇上篇: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研究引言
第1章
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概述1.1
证券经纪业务的含义1.2
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1.3
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的背景及诱因1.4
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证券经纪业务创新之一:
网上证券交易2.1
网上证券交易的优势2.2
发展网上交易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2.3
我国网上证券交易业务开展的现状2.4
我国现阶段网上证券交易推广的困难与对策
第3章
证券经纪业务创新之二:
银证合作业务3.1
银证合作业务的背景及动因分析3.2
现阶段银证合作业务的主要方式3.3
银证合作对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影响
第4章
证券经纪业务创新之三:
建立现代证券经纪人制度4.1
证券经纪人的概念4.2
已开发国家和地区证券经纪人的类型与管理制度4.3
我国证券经纪人的发展4.4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方向是建立证券经纪人制度下篇: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对策研究引言中国资本市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第5章
国外证券机构的变迁和发展5.1
各国证券机构的概念5.2
各国证券机构的发展5.3
各国证券机构发展的基本特徵
第6章
我国证券公司的变迁与发展6.1
证券公司发展的阶段性特徵6.2
我国证券公司的历史作用6.3
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的特点
第7章
我国证券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7.1
证券公司业务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7.2
证券公司在财务活动方面的问题7.3
法人治理结构问题7.4
证券公司整体竞争力低下
第8章
我国证券公司面临的挑战8.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证券公司的冲击8.2
国内经营环境变化对证券公司的影响
第9章
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对策
设计和制定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对策的基本原则9.2
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对策9.3
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的战略性思考国有资产运作篇上篇:国有股减持方案研究引言
第10章
国有股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国有股减持的原因和现状10.1
国有股产生的历史背景10.2
国有股减持的主要原因10.3
国有股减持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11章
有关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和法规11.1
关于国有股减持的理论概述11.2
国有股减持的意义11.3
国有股减持的基本原则11.4
国有股减持的政策法规第12章
国有股减持模式介绍及评价12.1
直接减持模式12.2
间接减持模式12.3
半性减持模式12.4
国有股减持阶段性成果
第13章
国有股减持的对策建议及新方案设计13.1
吸收解决相关历史遗留问题的经验13.2
遵循国有股减持的基本原则13.3
国有股减持的新方案设计下篇: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分析及对策研究引言
第14章
国有资产概述及国有资产管理历史回顾14.1
国有资产及其国有资产管理14.2
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历程与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关係14.3
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历史回顾
第15章
国内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特点分析15.1
已开发国家或地区国有资产管理的特点和模式分析15.2
国外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资产参股、控股企业15.3
国内国有资产管理特点和模式分析
第16章
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案例分析16.1
深圳市三层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16.2
资产经营公司的职能和运作方式16.3
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监管方式16.4
深圳模式的实践和经验总结16.5
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第17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体制重构17.1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17.2
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17.3
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特点第18章
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18.1
相关政策建议18.2
国有资产在战略性退出过程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市场监管创新篇上篇:银证合作与证券监管创新研究引言
第19章
银证合作是我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发展的过渡阶段19.1
现行分业经营体制形成的过程19.2
现行分业经营体制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阻力19.3
在现行分业体制下金融企业的创新要求19.4
混业经营的条件尚未成熟

章节目录

证券机构创新篇上篇: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研究引言
第1章 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概述
1.1 证券经纪业务的含义
1.2 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1.3 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的背景及诱因
1.4 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证券经纪业务创新之一:网上证券交易
2.1 网上证券交易的优势
2.2 发展网上交易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2.3 我国网上证券交易业务开展的现状
2.4 我国现阶段网上证券交易推广的困难与对策
第3章 证券经纪业务创新之二:银证合作业务
3.1 银证合作业务的背景及动因分析
3.2 现阶段银证合作业务的主要方式
3.3 银证合作对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影响
第4章 证券经纪业务创新之三:建立现代证券经纪人制度
4.1 证券经纪人的概念
4.2 已开发国家和地区证券经纪人的类型与管理制度
4.3 我国证券经纪人的发展
4.4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方向是建立证券经纪人制度下篇: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对策研究引言中国资本市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第5章 国外证券机构的变迁和发展
5.1 各国证券机构的概念
5.2 各国证券机构的发展
5.3 各国证券机构发展的基本特徵
第6章 我国证券公司的变迁与发展
6.1 证券公司发展的阶段性特徵
6.2 我国证券公司的历史作用
6.3 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的特点
第7章 我国证券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7.1 证券公司业务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7.2 证券公司在财务活动方面的问题
7.3 法人治理结构问题
7.4 证券公司整体竞争力低下
第8章 我国证券公司面临的挑战
8.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证券公司的冲击
8.2 国内经营环境变化对证券公司的影响
第9章 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对策
9.1 设计和制定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对策的基本原则
9.2 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对策
9.3 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的战略性思考国有资产运作篇上篇:国有股减持方案研究引言
第10章 国有股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国有股减持的原因和现状
10.1 国有股产生的历史背景
10.2 国有股减持的主要原因
10.3 国有股减持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11章 有关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和法规
11.1 关于国有股减持的理论概述
11.2 国有股减持的意义
11.3 国有股减持的基本原则
11.4 国有股减持的政策法规
第12章 国有股减持模式介绍及评价
12.1 直接减持模式
12.2 间接减持模式
12.3 半性减持模式
12.4 国有股减持阶段性成果
第13章 国有股减持的对策建议及新方案设计
13.1 吸收解决相关历史遗留问题的经验
13.2 遵循国有股减持的基本原则
13.3 国有股减持的新方案设计下篇: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分析及对策研究引言
第14章 国有资产概述及国有资产管理历史回顾
14.1 国有资产及其国有资产管理
14.2 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历程与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关係
14.3 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历史回顾
第15章 国内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特点分析
15.1 已开发国家或地区国有资产管理的特点和模式分析
15.2 国外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资产参股、控股企业
15.3 国内国有资产管理特点和模式分析
第16章 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案例分析
16.1 深圳市三层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
16.2 资产经营公司的职能和运作方式
16.3 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监管方式
16.4 深圳模式的实践和经验总结
16.5 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第17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体制重构
17.1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17.2 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
17.3 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特点
第18章 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18.1 相关政策建议
18.2 国有资产在战略性退出过程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市场监管创新篇上篇:银证合作与证券监管创新研究引言
第19章 银证合作是我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发展的过渡阶段
19.1 现行分业经营体制形成的过程
19.2 现行分业经营体制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阻力
19.3 在现行分业体制下金融企业的创新要求
19.4 混业经营的条件尚未成熟
第20章 银证合作对证券监管带来的挑战
20.1 银证合作的现状
20.2 银证合作的特点
20.3 银证合作对证券监管形成的挑战
第21章 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
21.1 金融创新的内涵
21.2 金融监管理念的演进
21.3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係
21.4 我国的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係
第22章 应对银证合作的监管创新
22.1 监管目标与监管原则
22.2 立法体系的创新
22.3 监管体制的创新
第23章 现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监管措施创新的建议
23.1 现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23.2 监管措施创新的建议下篇: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监管的问题研究引言
第24章 上市公司监管概述
24.1 证券市场监管的模式
24.2 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的必要性
24.3 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监管的目标及原因
24.4 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监管的内容及手段
第25章 国外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25.1 国外上市公司监管体系
25.2 国外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监管的发展趋势
25.3 公司化证券交易所保留一线监管的原因
第26章 我国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26.1 我国上市公司监管体系
26.2 我国上市公司监管的特徵
26.3 我国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监管的现实必要性
第27章 我国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27.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规範
27.2 证券交易所的监管手段不力
27.3 证券交易所监管权力的非独立性
27.4 行政干预加重上市公司监管难度
第28章 完善证券交易所对上市监管的措施
28.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28.2 提高证券交易所的监管能力
28.3 加大对上市公司的处罚力度
28.4 指引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