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金融管制的确立及其变革

金融管制的确立及其变革

金融管制的确立及其变革

《金融管制的确立及其变革》是2005年12月1日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子衡。

基本介绍

  • 书名:金融管制的确立及其变革
  • 作者:周子衡
  • ISBN:9787208054400
  • 页数:429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12-1
  • 装帧:平装
  • 版次:1
  • 字数:320000
  • 纸张:胶版纸

编辑推荐

作为一套开放型丛书,其规模之大、层次之高、综合性之强、影响之深远,堪称中国现代经济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十几年来已陆续出版了百余本专着和教材。现在,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高等教育图书公司秉持该丛书“推动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和国际标準化”的宗旨,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对这一大型开放性丛书再作系统梳理和开拓,遴选几十种旧版经典之作予以重版重印,同时隆重推出一批最新的优秀标準经济学着作以飨读者。
该丛书的主编、现任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的陈昕先生早年在担任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之时,即富有远见地组织了国内的一批青年学者,出版了他们的处女专着或译着。若干年后的今天再回眸这些曾经引领一代中国经济学人成长的着作和代表了改革开放后杰出一代经济学人的作者,其对中国经济学发展的非凡意义是不容置疑的。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包括“当代经济学文库”、“当代经济学译库”、“当代经济学教学参考书系”三个子系列。
“当代经济学文库”收录国内学者的经济学原创作品,是中国当代经济学人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实践的见证实录,如林毅夫等的《中国的奇蹟: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樊纲的《公有制巨观经济理论大纲》,张军的《“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1984-1992)》,袁志刚的《非瓦尔拉均衡理论及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套用》等等,代表了中国经济学界当前的最高水平。其中的许多作者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主力和领军人物。这些着作大都写于上个世纪中国经济的重要转折时期,时隔多年,其中的真知灼见却历久弥新,所以精选这些早年着作进行重印,意在让读者再睹经济学家们的远见卓识。近年来“文库”又挖掘了一批在中国经济学界崭露头角的作者,从这些生力军的新颖独到的研究成果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了中国经济学的未来。“文库”中有多部着作先后获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励--孙冶方经济学奖。
“当代经济学译库”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就开始大规模、持续不断地引进介绍现代经济学理论专着,可谓开国内之先河。“当代经济学译库”推出以来的近20年,也就是中国新一代经济学人成长的20年。并且,其引进的着作既着眼于西方经济学传统领域震古烁今的研究文献,亦相当注重经济学前沿问题的研究向度。如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贝克尔的《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巴泽尔的《产权的经济分析》、马科维兹的《资产组合选择与资本市场的均值-方差分析》、约翰·.格利的《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以及汇集了科斯、威廉姆森、阿尔钦等经济学大师经典论文的《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等等。这批经典译着均在这次重印书目上,除此之外,世纪高教图书公司还同时引进推出了多本最新版本的经济学着作以飨读者,如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马丁·舒贝克的《货币和金融机构理论》、乔根·W.威布尔的《演化博弈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即将出版的魏伯乐的《私有化的局限》,作为一份提交给世界着名的思想库--罗马俱乐部的报告,该书第一次对全球範围的私有化问题进行了调查,勾勒出了全球化与自由化出现的历史性事件,通过各国、各主要行业50余例私有化案例的实证分析,对私有化的成败得失,对它的利与弊,做了客观的分析研究,总结出来的正反经验非常值得中国在国企改革和发展非公经济中借鉴参考。
“当代经济学教学参考书系” 收录国内外高等院校一些经典教材,如范里安的《个体经济学:现代观点》、萨克斯的《全球视角的总量经济学》、张维迎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韦登鲍姆的《全球市场中的企业与政府》等等,为国内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现代化、标準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範本,对于帮助我们的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从概念、术语、範畴、方法等方面都融入现代经济学主流範式而言,功不可没。这次第六版的《个体经济学:现代观点》重磅推出,是范里安鸿篇巨製在国内的最新翻译版本。
作为当代中国经济学标誌性的出版工程,“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一直遵循“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和国际标準化……逐步完成中国经济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轨”这一宗旨。日本经济学家盐泽由典评价这套书“不仅在内容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引起理论讨论的广泛性上也是划时代的”。我们期待“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更多地挖掘高质量的标準经济学着作,继续为中国经济学向世界经济学舞台攀登拓荒引路。

内容简介

该书没有单纯地从“市场缺陷”的抽象理论前提出发,而是从美国金融管制的历史发展的基本事实出发,依据对大量事实和诸多历史事件的分析归纳,刻画出一条相对完整的金融管制的确立及其变革的历史线索,本书运用经济的、政治的或法律的等诸种分析方法,深入地分析了这一历史进程,阐释了金融管制当局不断扩展干预範围、积极调整干预重心,从市场到企业多层次地稳定金融职能的发展趋势。该书详细地区分了金融管制与金融监管的概念,以金融管制的分析研究为主体,兼顾分析了兼容管制变种的主要监管问题。
该书以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的金融管制模式为代表,比较分析了日本、英国、德国等国的金融管制的发展变化特点,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以金融稳定为中心,兼顾金融发展,并注重建设与金融管制体系相适应的政法体系的政策主张。作者以历史事实为脉络,详尽分析了“管制”与“监管”的要领区分和历史根源,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我国金融体系制度建设明确了方向,也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準确界定管制的核心目标。该书对我国金融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助于缩短研究者及政策当局的摸索历程。也能使读者完整地了解金融管制确立与变革的历史进程。

作者简介

周子衡,曾用名:周虎。1968年秋生于东北瀋阳,湖南衡阳人。
1987年毕业于东北育才学校,同年录取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即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团校。1991年考入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攻读法理学,1992年考取律师执业资格,1994年初提前毕业,获得法理学硕士学位。随后10年作为律师,执业于北京。先后工作于中国华能集团、法务部中国法律事务中心、中信律师事务所等。199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师从李扬教授,专攻金融学。2002年毕业,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2003年夏至今,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金融稳定问题、管制经济学、法理学。

图书目录

出版前言
前言
Ⅰ 大危机前的金融管制:稳定货币职能的努力
1 前联储时代的金融脆弱:金本位制度下多种流通货币的发行竞争
1.1 货币体系的不稳定
1.2 早期银行体系的缺陷动摇了货币职能的稳定
1.3 美联储的建立标誌着美国金融稳定的重心由“货币”转向“市场”
1.4 前大危机时期稳定金融市场的三大支柱
1.5 小结:货币与银行
Ⅱ 金融市场管制的确立及其变革
2 “危机引致”的金融市场管制体系
2.1 大危机的含义:“自由放任”的终结
2.2“新政”的三个阶段:全国复兴署,管制经济体系中的金融管制,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2.3 现代金融管制的确立:大危机之后的金融立法管制
2.4 “补丁升级”:金融立法管制的完善与发展
2.5 其他国家的金融管制
3 金融管制体系的目标、立法动机、性质和结构
3.1 金融市场管制的目标与立法动机
3.2 金融管制的性质
3.3 金融管制体系的结构
4 金融市场管制的失败
4.1 金融管制失败的理论考察
4.2 金融管制失败的政策分析
……
Ⅲ 金融管制变革的深化:金融企业管制的建立与金融临管的变革
Ⅳ 金融管制的需求、供给和均衡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