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决战第三部:平津战役
《大决战3:平津战役》是由李俊、韦廉执导的战争片,由古月、苏林、吴志远、赵恆多主演,由八一电影製片厂出品。
该电影主要讲述了辽瀋战役和淮海战役后,傅作义只好宣布接受和平解决北平的协定的故事,该片于1992年01月01日在中国上映。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大决战3:平津战役
- 外文名:Decisive Engagement: Beiping Tianjin Campaign
- 出品时间:1992
- 出品公司:八一电影製片厂
- 製片地区:中国大陆
- 拍摄地点:中国
- 拍摄日期:1980年代中期
- 导演:李俊、韦廉
- 编剧:李平分、史超、王军
- 类型:历史、战争
- 主演:古月,苏林,吴志远,赵恆多
- 片长:218分钟
- 上映时间:1992年01月01日
- 对白语言:国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099340
- 主要奖项:第十五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
- 线上播放平台:土豆,优酷
- 顾问:张震、杨国宇、苏静、叶子龙
- 艺术指导:徐怀中
剧情简介
1948年秋,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明是为了守住平津,暗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终于打消了蒋介石将傅作义部60万军队撤出华北的决定,掌握了国民党在华北的军政大权。为拖住并歼灭傅作义部,中共中央命令东北野战军提前秘密入关与聂荣臻率领的华北野战军会合,发起平津战役。很快,傅作义的嫡系35军被围歼于新保全。这时,解放军不仅完成了对张家口的包围,并钳制住了傅作义的主力部队及蒋介石的部分嫡系军队。林彪率领的东北野战军已经突然进入平津地区,与聂荣臻会合,完成了对北平的包围。平津战役打响后,傅作义见抵抗没有希望,秘密地与中共联繫进行和谈。为掩盖傅作义的秘密起义準备,1949年新年献词中中共列出战犯名单中仍旧有傅作义,傅作义得知自己成为战犯的真相后,起义的决心日重,但由于双方所条件距离太大,谈判没有成功。傅错误认为天津好守,可以有讨价的资本,下令陈长捷死守天津。同时,派代表继续与中共谈判。谈判未几,天津在30小时内时失守,傅作义幻想破灭,只好宣布接受和平解决北平的协定。当天,蒋介石不得不假装“引退”。为感谢傅作义对和平解放北平的贡献,毛泽东、周恩来在西柏坡热情接待了来访的傅作义。
大决战3:平津战役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备注 |
---|---|---|---|
毛泽东 | 古月 | 周贵元 | 中共中央主席 |
周恩来 | 苏林 | ---- | 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 |
刘少奇 | 郭法曾 | ---- |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
朱德 | 刘怀正 |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
林彪 | 马绍信 | ---- | 第四野战军司令员 |
罗荣桓 | 鲁继先 | ---- | 第四野战军政治委员 |
聂荣臻 | 史崇仁 | ---- | 华北军区司令员 |
蒋介石 | 赵恆多 | ---- | 中华民国总统 |
任弼时 | 路希 | ---- | 中央书记处书记 |
邓小平 | 卢奇 | ---- | 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 |
刘伯承 | 傅学诚 | ---- | 第二野战军司令员 |
粟裕 | 谢伟才 | ---- | 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 |
陈毅 | 刘锡田 | ---- | ---- |
张治中 | 智一桐 | ---- | ---- |
李宗仁 | 杨次禹 | ---- | ---- |
陈长捷 | 徐光明 | ---- | ---- |
邓宝珊 | 里坡 | ---- | ---- |
傅作义 | 李定保 | 翟万臣 | ---- |
郭景云 | 江化霖 | ---- | 35军军长 |
苏静 | 姚居德 | ---- | ---- |
李德全 | 陶玉玲 | ---- | ---- |
梅兰芳 | 梅葆玖 | ---- | ---- |
刘亚楼 | 张卫国 | ---- | ---- |
杜建时 | 关嘉彦 | ---- | ---- |
程子华 | 翟乃社 | ---- | ---- |
黄志勇 | 王志文 | ---- | ---- |
杨得志 | 姜申 | ---- | ---- |
罗瑞卿 | 邱国强 | ---- | ---- |
耿飈 | 高发 | ---- | ---- |
蒋纬国 | 谢钢 | ---- | ---- |
刘仁 | 薛勇 | ---- | ---- |
薛暮桥 | 张黎明 | ---- | ---- |
宋庆龄 | 赵敏芬 | ---- | ---- |
田汉 | 张玉善 | ---- | ---- |
解放军谈判代表 | 毕彦君 | ---- | ---- |
谭震林 | 余忠 | ---- | ---- |
职员表
出品人 | 製作人 | 监製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道具 | 选角导演 | 配音导演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造型设计 | 服装设计 | 视觉特效 | 灯光 | 录音 | 剧务 | 布景师 | 发行 |
---|---|---|---|---|---|---|---|---|---|---|---|---|---|---|---|---|---|---|---|---|---|
顾问:张震 杨国宇 苏静 叶子龙 崔月犁 陈荒煤 丁峤 | 製作策划:范振生 | 八一电影製片厂 | 总导演:李俊 首席导演:杨光远 韦廉 景慕逹 翟俊杰 蔡继渭 导演:赵继烈 | 杨军 宋业明 郭晓东 陈信 | 王军 史超 李平分 | 摄製指挥:萧穆 摄製策划:滕安庆 杨庆卫 摄影:曲培明 桑华 朱鹿宝 副摄影:张超英 董亚春 空中摄影:石少升 特技摄影:王兆民 | 作曲:施万春 温涛 | 鲁崇增 黄迎夫 | 道具策划:庞烈舟 道具:艳连芳 刘清斗 孙占江 | 杨军 宋业明 郭晓东 陈信 | 杨军 宋业明 郭晓东 陈信 | 徐怀中 | 美术指导:寇洪烈 美术:费兰春 崔登高 赵常生 副美术:金荣哲 张春和 | 化妆造型:易明慧 李道训 流虹 化妆:白丽君 杨硕玲 | 服装策划:孙玉树 服装:李秀荣 刘正富 董国谋 | 绘景:王玉昆 许峰 | 照明:张振生 刘成辉 侯广顺 | 录音指导:李林 史平一 录音:孙举振 音响:韩爱起 柏朝辉 | 枪械:杨仁绪 | 烟火指导:于泽 烟火:魏新才 靳文年 尹星云 王其军 置景:姜会才 高阿马 李喜清 刘振涛 | 八一电影製片厂 |
(演职员资料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毛泽东演员:古月配音:周贵元毛泽东凭藉着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巧妙的斗争策略,取得了平津战役的最后胜利。为感谢傅作义对和平解放北平的贡献,毛泽东和周恩来一同在西柏坡热情接待了傅作义。
- 蒋介石演员:赵恆多面对中共中央的大智慧,以及之前辽瀋战役、淮海战役两次战败,在天津失守、北平和解后,蒋介石不得不假装“引退”。
- 傅作义演员:李定保配音:翟万臣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明为守住平津,掌握着国民党在华北的军政大权。错误认为天津好守,下令陈长捷死守天津,同时派代表与中共谈判。天津失守后,傅作义幻想破灭,只好宣布接受和平解决北平的协定。
- 周恩来演员:苏林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之一,与毛泽东等人共同谈论平津战役的战斗策略。为感谢傅作义对和平解放北平的贡献,周恩来和毛泽东一同在西柏坡热情接待了傅作义。
(角色演员介绍资料来源)
幕后花絮
●中央领导很重视剧本创作,为了创作好剧本,八一电影製片厂坚持“剧本不好不拍”的原则,并成立了三大战役剧本创作组,查资料、採访、实地考察。
大决战3:平津战役

● 林彪戏中分量重。有人主张不写林彪,还有人主张写成反面人物。为了力求反映历史的真实,对原剧本中林彪的一些细节做了修改。
● 演员用国语还是方言,有讲究。一部分领袖和将帅讲方言,其余人物讲国语。
获奖记录
时间 | 届数 | 奖项 | 获奖者 | 类型 |
---|---|---|---|---|
1992年 | 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 最佳故事片 | -- | 获奖 |
最佳导演 | 李俊、杨光远、韦廉、蔡继渭、赵继烈、翟俊杰、景慕逵 | 获奖 | ||
最佳道具 | -- | 获奖 |
(获奖记录资料来源)
幕后製作
创作背景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决战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正确把握时机,以宏大的革命气魄和高超的指挥艺术,连续组织了辽瀋、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摧毁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其统治的军事力量,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进程。
《大决战3:平津战役》剧照

导演们走访了聂荣臻元帅,聂帅详细介绍了三大战役情况,尤其对平津战役讲得更为详细,包括如何争取傅作义,如何保护古都等。
选角过程
剧中人物多达238位,主角50人之多,通过“自愿报名,试戏选拔”全国“海选”。
大批特型演员希望一展头角。经选拔,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扮演者落到古月和卢奇名下,林彪由马绍信扮演。最终选择赵恆多出演蒋介石,孙飞虎落选是因为对蒋介石认识不够客观,而赵恆多对蒋介石的认识客观得多,且年龄与气质吻合。后来台湾有关人士看了赵恆多演的蒋介石称讚演得很到位。
周恩来的人选,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苏林。王铁成落选是年龄缘故。指挥三大战役时,周恩来只有50岁,如王铁成演周恩来年龄显然相差太大。
拍摄过程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八一电影製片厂就曾酝酿将三大战役搬上银幕,但由于条件限制,最终没能如愿。“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话剧舞台上曾出现了三大战役,但影响不大。1986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指示将三大战役拍成故事片。中央军委经过研究,决定将这一任务交给八一电影製片厂,《大决战》的拍摄开始启动。
影片需要拍摄的战争场面不在少数。摄製组找到了部队,想请解放军战士出演片中的场景。首长指示,要求张胜文带领炮8师的战士们配合摄製组的拍摄。张胜文和战士们三九寒天,不畏艰苦,坚决执行命令,完成了电影的拍摄。其中好多场景还是在炮8师的农场里拍的。
为了营造壮观的战争场面,《大决战》参拍人员数量在军事体裁片中也是史无前例的,仅是八一厂1000多职工中就有近800人参与了拍摄。至于所用各项物资也堪称军事片之最。从下列统计即可一目了然:梯恩梯炸药160吨,解放军棉衣5823套,国民党棉衣4331套,血浆100公斤。可炸汽车100辆,真坦克50辆,空炮弹170多万发,真炮弹1万多发,药品仓库20间,药品120吨,老式电话100部。
后期製作
平津战役攻打天津的战斗用29个小时就攻下来了,打得很漂亮。为了显示这一特点,导演特地在银幕上用字幕精确地显示战斗时间表。
製作发行
製作公司
製作/发行 | 公司 |
---|---|
製作 | 八一电影製片厂 |
发行 | 八一电影製片厂 |
上映时间
上映国家 | 上映日期 |
---|---|
中国 | 1992年01月01日 |
影片评价
影片深入刻画了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政治大智慧,也把傅作义既深明大义,却又不甘心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心理。同时,电影也表现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军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历史地再现了解放天津的部分史实,让人们了解到了真实的战争场面。(网易新闻评)
大决战3:平津战役海报

影片有打有谈,军事较量和政治交锋交错,互为制约,巧妙地避开了前两部已经充分表现的尸横遍野、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将重点放在战略部署及和平谈判方面,从而使观众能够直观地领略到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巧妙的斗争策略。(网易体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