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壳
模壳是现浇混凝土(主要是板类构件)中的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施工工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模壳
- 外文名:Shell mould
- 吊笼规格:2.3*2.3*1.0米,一个可开关门
- 拆模后处理:模壳底板局部破损可修补
- 满堂架搭设:参照施工图纸
- 混凝土浇筑:沿肋梁及框架梁点插式进行振捣
- 模板体系:18mm厚胶合板
- 背楞体系:100×50木枋
吊笼规格
2.3*2.3*1.0米,单侧开一个可开关门
施工流程
搭设满堂架→铺设木方→安装框架梁模板→铺设肋梁底模→绑扎框架梁钢筋→弹肋梁中心线→固定模壳→绑扎肋梁及楼板钢筋→浇筑混凝土。
满堂架搭设
满堂架搭设要求及模板计算参照施工图纸,由施工方负责。

模板安装
模板体系採用18mm厚胶合板,18mm厚胶合板採用100×50木枋背楞体系,支撑体系採用Φ48×3.5钢管。
梁底模宽度参照施工图纸,模板上弹肋梁中心线。
GRC模壳摆放完毕后,在外沿模壳每边等间距钉4个50mm长钢钉(也可使用胶条黏贴固定),对于局部模壳出现翘曲时,用发泡剂进行填充,以防止混凝土漏浆。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振捣时沿肋梁及框架梁点插式进行振捣。
架设泵管时泵管下每隔3m垫废旧轮胎一个,轮胎下垫废模板一块,泵管避免直接接触钢筋。
泵送时,严格控制下料厚度,以免模壳上荷载过大而导致下沉甚至跌落,同时必须振捣密实,不得有空鼓。另外,要特别注意振捣棒不得触及模壳,派专人值班,随时检查混凝土浇捣质量。同时做好28d强度试块和早期强度试块。
插图 3泵管架设示意图

质量控制措施
1.模壳材料控制
模壳调至施工现场前,由项目质检员对模壳进行检验,重点检查模壳尺寸、强度、平整度等性能,避免破损及出现翘曲的模壳运至施工现场。
2.模壳现场安装
梁底模铺设完毕后,弹出中心线及模壳控制线,沿模壳控制线贴上双面海绵条,模壳边线与模壳控制线重合。对于翘曲严重的模壳及时更换,以免混凝土漏浆。
在涂刷框架梁及剪力墙模板脱模剂时避免脱模剂洒到模壳上。
3.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时存在爆模、跑模或模壳破裂而引起的质量问题,会给装修阶段的处理造成困难。对浇筑过程中出现的爆模、跑模现象应及时处理,将模壳爆模、跑模处儘量顶回原位,具体做法详见下图。

拆模后处理
检查模壳底板,对于局部破损的模壳洒水湿润后用乾硬性水泥浆修补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