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澜沧江干流水电基地
澜沧江干流水电基地位列“中国十三大水电基地规划”之七。十三大水电基地的提出对我国实现水电流域梯级滚动开发,实行资源最佳化配置,带动西部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澜沧江—湄公河流经中国、寮国、缅甸、泰国、高棉、越南等6国,干流全长4880公里,流域面积81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750亿立方米;我国境内干流长约2161公里,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约占澜沧江—湄公河全流域面积的20%、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3.5%。澜沧江流域总体属于西部型季风气候,其显着特点是旱、雨两季分明。一般5~10月为雨季,11~4月为旱季。我国澜沧江干流建有景洪等水电站,汛期将部分洪水蓄留在库内,枯水季节加大放流,调丰补枯,在防洪、抗旱等方面发挥了显着效益,也改善了下游国家防洪、供水条件。
2016年3月15日 ,应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启动澜沧江梯级水电站水量应急调度,缓解湄公河流域严重旱情。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澜沧江干流水电基地
- 地位:“中国十三大水电基地规划”之七
- 实行:资源最佳化配置
- 发源于:青海省
开发现状
澜沧江干流在云南省境内分15级开发,利用落差1655米,总装机容量约2580万千瓦。上游段正在进行规划,初步规划分七级开发,总装机容量960万千瓦左右。澜沧江中下游河段规划两库八级开发方案,自上而下为功果桥、小湾、漫湾、大朝山、糯扎渡、景洪、橄榄坝、勐松电站,其中小湾和糯扎渡具有多年调节水库。中下游河段规划各梯级总库容421.99亿立方米,总调节库容222.88亿立方米,为澜沧江年水量640亿立方米的34.8%,具有很好的调节性能,总装机容量1620万千瓦,总保证出力735.49万千瓦,总年发电量729.48亿千瓦时。详见下表。
漫湾电站一期工程装机125万千瓦,1995年6月一期工程全部竣工,电站总投资37.89亿元,目前己累计发电520亿千瓦时。1993年7月,通过鲁布革至天生桥220kV联络线和天生桥至广东500kV线路,向广东输电,是实现云南省 "西电东送"的重要水电站。二期工程将再安装一台30万千瓦机组,总装机将达到155万千瓦。
第二座建设的是地处漫湾电站下游约100公里的大朝山电站,1997年8月正式开工,2001年12月26日,第一台机组併网发电,2003年全部投产。概算投资77亿元,大朝山水电责任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全国第一个大型企业跨行业投资建设的大型水电站。公司对大朝山水电站实行建设、运营一体化管理。
小湾电站在漫湾电站上游70多公里,是澜沧江干流开工建设的第三座电站。小湾水电站是以发电主,兼有防洪、灌溉、拦沙等综合效益的巨型水电枢纽工程,总装机容量420万千瓦,年发电量190.6亿千瓦时,水库库容150.4亿立方米,保证出力达到185.4万千瓦。小湾水电枢纽工程由混凝土双曲拱坝、坝后水垫塘及二道坝、右岸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左岸泄洪洞等组成。是澜沧江中下游梯级电站群中的"龙头电站"。工程静态投资约223亿元,单位静态投资5310元/千瓦。工程于2002年1月正式开工,2004年11月大江截流,2009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2012年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工程竣工,建设总工期11年。该工程由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糯扎渡水电站装机容量585万千瓦,年发电量239.1亿千瓦时,水库库容237亿立方米,保证出力达到240.6万千瓦。也是澜沧江上工程规模最大和调节库容最大的电站,是澜沧江电力外送的主力电源。 除发电功能外,糯扎渡水电站还具有拦沙、提高下游景洪市防洪标準、供水和改善下游通航条件等综合效益。糯扎渡水电枢纽工程主要由心墙堆石坝、左岸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左岸溢洪道、左岸泄洪洞等组成。 工程静态投资约286亿元,单位静态投资4889元/千瓦。糯扎渡水电站已经开始现场筹建工作,预计2005年底正式开工建设,2013年首批机组发电,2017年工程全部建成投产,总工期12年。
景洪电站装机175万千瓦,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景洪市北郊,2004年4月项目建议书获国家发改委批准,概算静态总投资89.87亿元,单位静态投资5135元/千瓦,目前正在进行工程準备,预计2008年第一台机组发电。
澜沧江上游河段水电开发前期工作已经启动,澜沧江公司已经分别与大理、怒江和迪庆州政府签订了《共同推进澜沧江上游水电开发的会谈纪要》,计画年底完成上游规划审查。根据目前的规划成果,澜沧江上游河段开发的任务是以发电为主,併兼有旅游、环保等综合效益,梯级开发方案为一库八级,即古水(2340米)、果念(2080 米)、乌弄龙(1943 米)、里底(1820 米)、托巴(1715 米)、黄登(1622 米)、大华侨(1497 米)、苗尾(1410 米)。
越南大旱,中方应越方请求加大澜沧江水电站下泄流量缓解旱情
2016年3月15日8时,澜沧江景洪水电站下泄流量已加大至2190立方米每秒,标誌着应越方请求,由我方实施的澜沧江梯级水电站水量应急调度正式启动。
据越媒体近日报导,受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正遭受百年来最严重的旱情,湄公河水位也降至近90年最低。乾涸的三角洲比往常提早2个月出现海水入侵现象,盐水已入侵三角洲主河道40-93公里,115万公顷冬春作物中30%受到威胁,沿海多省份将可能经受较长时间的缺水。除越南之外,湄公河流域其他国家也遭受乾旱袭击。近期越方向我递交照会,希望我方进一步加大景洪水电站下泄流量,以助缓解湄公河下游旱情。
据国家防总分析,今年以来在流域来水偏少2成,入库流量仅5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情况下,我澜沧江梯级水电站泄流达1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累计为下游补水27亿立方米,较天然来水增加94%,有效地改善了下游枯水期供水条件,调丰补枯作用明显。为回应越方关切,国家防总、水利部商外交部决定,我方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努力克服流域来水偏枯、河道航运安全保障、电网调度、电站机组检修等一系列困难,实施澜沧江梯级水电站水量应急调度,进一步加大景洪水电站下泄流量,以助缓解越方旱情。3月13日,国家防总下达调度令,要求3月15日至4月10日期间按日均2000立方米每秒加大景洪水电站出库流量。
据越媒体近日报导,受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正遭受百年来最严重的旱情,湄公河水位也降至近90年最低。乾涸的三角洲比往常提早2个月出现海水入侵现象,盐水已入侵三角洲主河道40-93公里,115万公顷冬春作物中30%受到威胁,沿海多省份将可能经受较长时间的缺水。除越南之外,湄公河流域其他国家也遭受乾旱袭击。近期越方向我递交照会,希望我方进一步加大景洪水电站下泄流量,以助缓解湄公河下游旱情。
据国家防总分析,今年以来在流域来水偏少2成,入库流量仅5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情况下,我澜沧江梯级水电站泄流达1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累计为下游补水27亿立方米,较天然来水增加94%,有效地改善了下游枯水期供水条件,调丰补枯作用明显。为回应越方关切,国家防总、水利部商外交部决定,我方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努力克服流域来水偏枯、河道航运安全保障、电网调度、电站机组检修等一系列困难,实施澜沧江梯级水电站水量应急调度,进一步加大景洪水电站下泄流量,以助缓解越方旱情。3月13日,国家防总下达调度令,要求3月15日至4月10日期间按日均2000立方米每秒加大景洪水电站出库流量。
澜沧江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流经西藏后入云南,在西双版纳州南腊河口处流出国境后称湄公河。澜沧江在我国境内长2130公里,落差约5000米,流域面积17.4万平方公里(三者分别占全河的44.4%、 90.9%和23.4%),水能资源蕴藏量约3656万千瓦,其中干流约2545万千瓦。干流从布衣至南腊河口全长1240公里,落差1780米,流域面积91000平方公里,出境处多年平均流量2180立方米/秒,年径流量688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约1800万千瓦。同时由于云南省有色金属品种多,储量大,国家计委在《全国国土规划纲要》中已将澜沧江水电和有色金属基地列为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
湄公河—澜沧江水系

湄公河长2888公里,流域面积63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为4750亿立方米,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为5800万千瓦,可开发水能为37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800亿千瓦·时,其中的33%在高棉、51%在寮国。目前,已开发的水能不到1%。
云南段的开发
澜沧江干流不仅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具有地形地质条件优越、水量丰沛稳定、水库淹没损失小、综合利用效益好等特点,特别是中、下游河段条件最为优越,被列为近期重点开发河段。澜沧江干流梯级水电站的开发,除能满足云南全省用电需要外,还可向广东省供电。据初步规划,干流分16级开发,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华能澜沧江公司计画放弃位于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遗产区的果念水电站(装机120万千瓦),降低了乌弄龙水电站的水位线,减小装机容量。最终规划为15级开发,总装机容量约2600万千瓦。
上游河段(布衣一铁门坎)梯级开发方案为一库八级,即:古水水电站(2340米)、果念{取消}2080 米、乌弄龙水电站(1943 米)、里底水电站(1820 米)、托巴水电站(1715 米)、黄登水电站(1622 米)、大华桥水电站(1497 米)和苗尾水电站(1410 米)。 总装机容量706万千瓦,保证出力275.2万千瓦,年发电量372.2亿千瓦·时,澜沧江上游河段开发的任务是以发电为主,併兼有旅游、环保等综合效益。
中下游河段功果桥至中缅边界南阿河口,1986年完成并经部、省联合审查通过的规划报告推荐自上而下分别为两库八级开发方案,即:功果桥水电站、小湾水电站、漫湾水电站、大朝山水电站、糯扎渡水电站、景洪水电站、橄榄坝航电枢纽(19.5万千瓦)和勐松水电站。总装机容量 1590 万千瓦,年发电量721.76亿千瓦·时。由于有小湾水库(调节库容近100亿立方米)及糯扎渡水库(调节库容113.35亿立方米)两座多年调节水库的补偿调节,其保证出力可达721.31万千瓦。
澜沧江中下游梯级电站技术指标

工程淹没占地和移民量相对小 由于河流特点与条件,淹没占地和移民搬迁人数,与其他水电开发项目比相对较小,见表 2 。
表2澜沧江中下游 8 个梯级合计淹没土地搬迁人口指标与一些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比较
工程名称 | 建设地点 | 装机容量 (MW) | 淹没耕地 (ha) | 单位容量淹地 (ha/MW) | 搬迁安置人口 ( 人 ) | 单位容量搬迁 ( 人 /MW) |
澜沧江8个电站 | 澜沧江 | 15900 | 10264 | 0.7 | 79908 | 5.0 |
三峡枢纽 | 湖北 | 18200 | 19213 | 1.1 | 1100000 | 60.4 |
水口水电站 | 福建闽清 | 1400 | 2093 | 1.5 | 63495 | 45.4 |
龙羊峡水电站 | 青海共和 | 1280 | 5780 | 4.5 | 29700 | 23.2 |
刘家峡水电站 | 甘肃永靖 | 1225 | 5180 | 4.2 | 33800 | 27.6 |
岩滩水电站 | 广西大化 | 1210 | 3143 | 2.6 | 36435 | 30.1 |
五强溪水电站 | 湖南沅陵 | 1200 | 2971 | 2.5 | 120407 | 100.3 |
澜西藏段的开发
澜沧江西藏段目前尚未开发,初步规划按六个梯级开发,从上游到下游分别是侧格、约龙、卡贡、班达、如美、古学,装机容量分别为16万千瓦、10万千瓦、24万千瓦、100万千瓦、240万千瓦、240万千瓦,合计630万千瓦。预计2015年左右动工兴建,2030年左右可开发完毕。云南境内干流梯级的兴建,尢其是坝址在云南境内而水库回水延伸至西藏境内的古水水电站的建设,为澜沧江西藏段水电资源的开发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西藏澜沧江河段将率先成为“藏电外送”的突破口,实现向华南等地外送电力的目标。
水电开发历程
从1946年中国水电工作者就在支流西洱河建成一座2×200千瓦电站(目前已废止)起,云南各族人民就梦想把澜沧江蕴藏的巨大水能资源变成强大的电流。但直到改革开放的大潮席捲华夏大地时,这个几代人的梦想才成为现实。
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云南省水利水电工作者就对澜沧江水能资源进行普查,随后在支流上建设了一批小水电。上世纪80年代,云南省邀请数十名国内着名水电专家到澜沧江实地考察,在澜沧江云南省境内干流河段规划了14座水电站,首先建设中、下游河段功果桥至中缅边界南阿河口的两库八级,自上而下分别为功果桥电站、小湾电站、漫湾电站、大朝山电站、糯扎渡电站、景洪电站、橄榄坝电站、勐松电站。
目前漫湾电站一期工程装机125万千瓦一期工程全部竣工,大朝山电站总装机135万千瓦已经全部投产。小湾电站已经开工建设,糯扎渡和景洪电站正在施工準备。澜沧江上游水电开发前期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澜沧江水电梯级滚动开发已经进入黄金时期。
水能资源优势
2.1 水量丰沛,落差集中
澜沧江--湄公河全长4500公里,总流域面积74.4万 平方公里, 总落差5500米,国境处多年平均径流量2182立方米/秒,是东南亚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澜沧江在我国境内河长约2100公里,落差约5000米,流域面积17.4万平方公里。其中云南省境内河长1240 公里,落差为1780 米。
流域内雨量丰沛,国境处多年平均年水量约640亿立方米,为黄河的1.2倍。全流域干流总落差5500米,91%集中在澜沧江,仅在糯扎渡电站坝址以上就集中了干流总落差的90%。澜沧江在中国境内水能资源可开发量约为3000万千瓦,其中云南省境内共规划14个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580万千瓦,约占86%,相当1.4个三峡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189亿千瓦·时,因此澜沧江水电开发在云南乃至全国的能源开发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2.2 地形地质条件优越
澜沧江河谷深切且狭窄,地形陡峻,地势北高南低,海拔悬殊颇大。流域内基本属于稳定或较稳定地区,坝址处于相对稳定的断块内,断裂构造不发育,岸坡整体稳定性较好,无制约水库形成的地质因素。特别是小湾水电站和糯扎渡水电站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具有建设高坝大库和地下厂房洞室的地质条件。
2.3 优良的调节性能和显着的补偿效益
目前云南省电源结构中径流式水电站比例过大,调节性能较差,导致系统"汛弃、枯紧"矛盾十分突出,加快调节性能优越的大型水电站的开发十分迫切。小湾和糯扎渡两座水电站建成以后,具有良好的多年调节性能,除自身可为系统提供发电容量420万千瓦、585万千瓦,保证出力185.4万千瓦、240.6万千瓦以及多年平均发电量190.6亿千瓦·时、239.1亿千瓦·时外,还可为下游梯级电站带来显着的补偿效益,并通过系统跨流域联合最佳化调度,充分发挥云南水电站群的调节性能,极大改善和最佳化云南电网和南方电网的电源结构。
以小湾为例,小湾电站建成以后,将使下游漫湾、大朝山和景洪电站的保证出力增加约110万千瓦,增加枯期发电量约27亿千瓦·时,汛期电量与枯期电量的比例由无小湾的1.67:1改善为0.93:1,保证电量占年电量的比例由无小湾时的46.6%提高到86.4%,相当新建一座百万千瓦级调峰电站。
2.4 提高防洪标準改善通航条件
澜沧江水电开发可以减少洪水灾害,提高工程防洪标準,满足下游城市和农田的防洪要求。以小湾和糯扎渡电站为例,小湾水库可提供11亿立方米防洪库容,可以消减12%洪峰,提高下游电站如漫湾、大朝山电站防洪标準。糯扎渡电站可提供20亿立方米防洪库容,使景洪市远景防洪标準由50年提高到100年,下游农田远景防洪标準由5年提高到10年。由于削减洪峰流量,减轻下游寮国、缅甸、泰国的洪水灾害;枯水期流量提高,有利于下游沿岸的农业灌溉;有利于防止出海口的海水倒灌;小湾、糯扎渡水库形成以后,由于水库的调蓄作用,使得下游河道流量趋于均匀,通航条件明显改善,促进澜沧江-湄公河航运事业发展和澜沧江-湄公河跨境旅游。
2.5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性举措
水电基地建设是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电可替代燃气、燃煤机组,减少大量有害物质排放,改善环境质量。通过对可再生、清洁水能资源的开发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步形成以水电为主的电力支柱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拉动经济成长,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有利条件
澜沧江水能资源极其丰富,据1980年水电资源普查,澜沧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656万千瓦,其中干流水电资源的70-72%、支流水电资源的67.5%,在云南省境内;下游湄公河江面平缓,建设电站投资巨大,投资效益远不如澜沧江好。 因此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急需绿色能源的时候,不仅要认识并关注澜沧江水电开发,更要加快开发步伐,因为,开发澜沧江不仅仅是云南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对西部尤其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1 云南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云南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按照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为使云南电力工业成为拉动云南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云南省提出 "西电东送"、"云电外送",把云南电力工业逐步培育成为云南的支柱产业。这一目标概括为:抓住一个机遇(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贯彻两个战略("西电东送"战略和"走出去"开放战略),发挥两个优势(云南水电资源和区位优势),作好三个项目(即小湾、景洪、糯扎渡电站)的前期準备工作。
按照云南、广东两省已经签订的"云电送粤"协定,2003~2005年云南省"西电东送"规模为汛期1600兆瓦、枯期900兆瓦,从2006年起,送电规模提高到2800兆瓦。
"十一五"期间的云电送粤规模还在规划研究中,云南省政府初步提出"十一五"云电送粤规模在2800兆瓦的基础上,再增加5000兆瓦,从而达到7800兆瓦的规模。能否达到这一目标还要进行电源、电网建设进度和潮流稳定计算结果的分析。
"十二五"期间,随着小湾、糯扎渡等大型水电投运,云电送粤规模再增加6000兆瓦,同时根据中、泰双方有关协定,云南省2013年起向泰国送电1500兆瓦,2014年增加到3000兆瓦。
"十二五"以后,云南水电建设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主要河流的水力资源得到大力开发,为大规模"云电外送"创造了条件。根据国家电源开发战略及南方电网电源资源情况,初步规划"十三五"期间云南向广东新增送电容量10000兆瓦。此外,根据全国联网深化研究初步成果及能源资源平衡情况,金沙江下游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电站将逐步建成投产,初步考虑枯期云南留存电站5%电力电量,其余电力电量由西电东送中通道送往华东、华中。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新的跨越,对电源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澜沧江中下游电站的建设,特别是小湾和糯扎渡电站早日投产,将为云南电网乃至南方电网提供强大、优质电能,极大改善电源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为云南新跨越做出贡献。
3.2 电力体制改革为澜沧江开发带来新的生机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以后,华能集团将云南澜沧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和云南漫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合併改组为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云南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云南红塔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按照56:31.4:12.6的股比,组建的大型水电流域开发公司,实行滚动开发及生产经营。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基础上改组的国有企业,到2003年底华能集团装机容量3166.42万千瓦,合併资产总额1460.5亿元人民币,合併利润总额64.3亿元人民币。电力体制改革以后集团十分注重水电开发,加大对澜沧江水电开发的投入,为澜沧江大开发注入生机和活力。
目前,景洪电站即将开工,糯扎渡电站正在进行施工準备,上游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公司对澜沧江流域梯级开发的良好态势基本形成。
3.3 湄公河流域全面开发合作的需要
澜沧江-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寮国、泰国、高棉、越南6国,是一条着名国际河流,被称为"东方的多瑙河"。
2002年11月,朱镕基总理出席在高棉金边举行的第六次东协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了加快启动中国-东协自由贸易区进程,促进双方全面经济合作。全面加快云南连线次区域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加快澜沧江水电开发将为"云电外送"开闢另一个重要市场。
1998年11月12日,泰国总理府和我国国家经贸委签订了《关于泰王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购电的谅解备忘录》;2001年3月20日至27日,中国国家电力公司、云南省电力集团公司与泰国国家电力发展局、泰国GMS-POWER会谈,明确泰国向中国购电第一个合作项目是景洪电站。2013年起泰国向中国购电150万千瓦,2014年起另向中国购电150万千瓦。根据中泰合作有关原则和协定,中泰两国将就水电建设和运营进一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