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轼波
1975年生于广东,1997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系,2000年获兰州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后,到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做博士后。2005年到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工作,任副教授;2008年到汕头大学数学系工作,被聘为教授;2011年调任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2012年6月开始担任厦门大学基础数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刘轼波教授的研究领域是非线性分析, 非线性椭圆型偏微分方程。他已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与面上基金各一项,现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7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2010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刘轼波
- 出生地:广东
- 出生日期:1975年
- 职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 主要成就:已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2007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
2010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 代表作品:Local linking and indefinite Schrodinger equations
个人简介
刘轼波现为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后,到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做博士后,2005年6月到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任教。他研究领域是非线性分析, 非线性椭圆型偏微分方程。

学习经历
1997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系,2000年获兰州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后,到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做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05年到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工作,任副教授;2008年到汕头大学数学系工作,被聘为教授;2011年调任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2012年6月开始担任厦门大学基础数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工作业绩
已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现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7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2010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相关讯息
2013年5月6日,应数学与统计学院邀请,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刘轼波教授在教学9号楼C101作了题为《Green公式、重积分换元公式、Brouwer不动点定理》的学术报告,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师和研究生8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
刘教授从数学分析中的Green公式及重积分换元公式开始,介绍了在讲授数学分析课时查阅和论证这些重要公式的不同证法,提出做研究时“尽信书不如无书”。通过对教科书上经典公式的探讨,使得对科研中一些问题的研究更深刻。报告生动有趣,不时引发听众的共鸣。最后,大家积极提问,就其中的一些问题与刘教授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快乐学习”奖学金捐赠签约仪式在海韵教学楼504举行。快乐学习艺考项目总监陈俊郎、厦门大小班校区总监宋吉才,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张明智、数学与套用数学系副主任刘轼波、团委书记陈向柳、各年级学生代表参加仪式。仪式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郑诚明主持。
应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孙春友教授和程锡友教授邀请,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刘轼波 教授将于2016 年9月6日至9月9日访问我校并作学术报告。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备注 |
---|---|---|
2010 | 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 提名 |
2007 | 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 | 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