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丁日昌纪念馆

丁日昌纪念馆

丁日昌纪念馆

丁日昌纪念馆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属社会历史类博物馆,现内设机构为办公室和收藏研究部。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元鼎路丁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丁日昌纪念馆
  • 地理位置: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元鼎路丁府 
  • 始建时间:1878年
  • 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

纪念馆简介

丁日昌纪念馆(丁氏光禄公祠),位于揭阳市榕城元鼎路中段,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1878年福建巡抚丁日昌所建。丁日昌告假寓揭期间,在这里写下一系列重要奏疏,尤其对于台湾的现代建设的许多规划,都在这里完成。丁日昌旧居是清代洋务派实干家丁日昌在揭阳的旧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重要的涉台不可移动文物,是一个集祭祀、起居、藏书、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建筑组群,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实用大方,木雕精美且极具地方特色,建筑为富有特色的“百鸟朝凰”格局。

丁日昌简介

丁日昌(1823——1882),字禹生,一作雨生,持静,广东潮州府丰顺县汤坑镇人(原属揭阳十图)(今属梅州市丰顺县),晚年定居揭阳县榕城。潮汕先贤,梅州八贤之一,客家人。清代潮籍诗人、联家、书法家。清代军事家、家、洋务活动次要人物。清代鹹丰时三大藏书家之一。生于道光三年(1823)。道光二十二年(1842)中秀才,次年补廪生。道光二十四年(1844),入广东惠潮嘉道李璋煜幕僚。历任广东琼州府(今属海南琼山市)府学训导、江西万安县及卢陵县(今属吉安市)知县、江苏苏松太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福筑船政大臣、福筑巡抚、总督衔会办海防、沿海海军兼理事件大臣等。清正,贪吏。,打点悬案。剔除黑钱积弊,蠲减苛捐冗赋。注重治水促耕,抢险救灾。成幼真业战军事国防,国度。关怀,变陈腔滥调文为八科,科举轨造,广设社学战义学,培育人才。擅幼辞章,尤工书法。嗜好藏书,搜罗古刻善本,竭尽全力,藏书达十万余卷,称雄一时。与湖南湘潭县袁芳瑛、浙江仁战县(今属杭州市余杭区)朱学勤,并称“清代鹹丰时三大藏书家”。

建筑布局

丁日昌纪念馆中心部分分为中路和东、西两路三组建筑。中路是三开间、三进深的祠堂,平面布局没有太多对传统的突破。只是后院中间盖顶,两边各留一个长方形天井,即所谓龙虎井,与一般祠堂这个部分中间为天井,两边为走廊,“阴阳”刚好相反(它自身的前天井也复如此),这就从视角上给人以变化的愉悦,再则是功能的需要。前厅是接客、议事之所,是人活动的地方,以“阳”的空间承纳;后寝是先人神灵栖居之处,以“阴”的方式处理,有利于神魂之安妥。显然,这幺一种布局、结构,使之具有典範的风采。
左右两侧为民居,分别有两条与祠堂山墙平行的通巷。靠近祠堂一巷,由三组共6座南北对向的小院组成。小院都是一厅两房两厢房的布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爬狮”(下山虎)。外侧一巷,则由一排6座“爬狮”向内构成。这样的布局,既对称,又变化;既严谨,又自由。而通风、採光等各得其所。所以可以说,这种建筑布局,是科学的,同时又是艺术的,有着哲学的精神,又有实用的空间,集潮汕传统民居布局之大成。

展览介绍

丁日昌纪念馆展览共分三大部分:丁日昌生平、丁日昌评价、丁日昌世系后裔。馆内共布置十个展厅,分十四个小部分,共展出实物、图片、文字资料、书画、古籍等二千多件,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丁日昌的生平、思想、政绩、着述以及世人对他的研究和评价等内容。

机构职责

丁日昌纪念馆主要职责为:负责对丁日昌先生有关文物、史料、资料进行徵集和整理;负责揭阳市丁日昌纪念馆的各种文物、史料、资料的布置、陈列工作;承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丁氏光禄公祠(丁日昌旧居)的保护、维修和管理的具体工作。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