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云状

云状

云状

云状(cloud form)即云的外部形状,按云的外形特徵、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将云分为三族,十属,二十九类。其中高云距地高度均在6千米以上,完全由冰晶组成;中云在2.5—6千米间高空,属于冰水混合云;低云高度在2.5千米以下,基本是水滴组成;直展云的云底与低云相同,而其云顶则可达对流层顶,与高云一样,下部为水滴,上部可为冰晶组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云状
  • 外文名:cloud form
  • 定义:云的外形特徵
  • 包含:尺度,空间分布、形状结构等
  • 包括:三族,十属,二十九类

定义

云状是指云的外形特徵。包括云的尺度,在空间的分布情况、形状、结构,以及它的灰度和透光程度。

分类

按云的外形特徵、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将云分为三族,十属,二十九类(见表1)。其中高云距地高度均在6千米以上,完全由冰晶组成;中云在2.5—6千米间高空,属于冰水混合云;低云高度在2.5千米以下,基本是水滴组成;直展云的云底与低云相同,而其云顶则可达对流层顶,与高云一样,下部为水滴,上部可为冰晶组成。
表1云状分类表
云族
云属
云类
学名
简写
学名
简写
低云
积云
Cu
淡积云
碎积云
浓积云
CuhumFc
Cucong
积雨云
Cb
秃积雨云
鬃积雨云
CbcalvCbcap
层积云
Sc
透光层积云
蔽光层积云
积云性层积云
堡状层积云
荚状层积云
Sctra
Scop
Sccug
Sccast
Sclent
层云
St
层云
碎层云
St
Fs
雨层云
Ns
雨层云
碎雨云
Ns
Fn
中云
高层云
As
透光高层云
蔽光高层云
Astra
Asop
高积云
Ac
透光高积云
蔽光高积云
荚状高积云
积云性高积云
絮状高积云
堡状高积云
Actra
Acop
Aclent
Accug
Acflo
Accast
高云
捲云
Ci
毛捲云
密捲云
伪捲云
钩捲云
Cifil
Cidens
Cinot
Ciunc
卷层云
Cs
毛卷层云
薄幕卷层云
Csfil
Csnebu
捲积云
Cc
捲积云
Cc

云状特徵

积云

积云(Cu)——垂直向上发展的、顶部呈圆弧形或圆拱形重叠凸起,而底部几乎是水平的云块。云体边界分明。
如果积云和太阳处在相反的位置上,云的中部比隆起的边缘要明亮;反之,如果处在同一侧,云的中部显得黝黑但边缘带着鲜明的金黄色;如果光从旁边照映着积云,云体明暗就特别明显。
积云是由气块上升、水汽凝结而成。
① 淡积云(Cu hum)——扁平的积云,垂直发展不盛,水平宽度大于垂直厚度。在阳光下呈白色,厚的云块中部有淡影,晴天常见。
② 碎积云(Fc)——破碎的不规则的积云块(片),个体不大,形状多变。
③ 浓积云(Cu cong)——浓厚的积云,顶部呈重叠的圆弧形凸起,很象花椰菜;垂直发展旺盛时,个体臃肿、高耸,在阳光下边缘白而明亮。有时可产生阵性降水。

积雨云

积雨云(Cb)——云体浓厚庞大,垂直发展极盛,远看很象耸立的高山。云顶由冰晶组成,有白色毛丝般光泽的丝缕结构,常呈铁砧状或马鬃状。云底阴暗混乱,起伏明显,有时呈悬球状结构。
积雨云常产生雷暴、阵雨(雪),或有雨(雪)旛下垂。有时产生飑或降冰雹。云底偶有龙捲产生。
① 秃积雨云(Cb calv)——浓积云发展到鬃积雨云的过渡阶段,花椰菜形的轮廓渐渐变得模糊,顶部开始冻结,形成白色毛丝般的冰晶结构。
秃积雨云存在的时间一般比较短。
② 鬃积雨云(Cb cap)——积雨云发展的成熟阶段,云顶有明显的白色毛丝般的冰晶结构,多呈马鬃状或砧状。

层积云

层积云(Sc)——团块、薄片或条形云组成的云群或云层,常成行、成群或波状排列。云块个体都相当大,其视宽度角多数大于5°(相当于一臂距离处三指的视宽度)。云层有时满布全天,有时分布稀疏,常呈灰色、灰白色,常有若干部分比较阴暗。
层积云有时可降雨、雪,通常量较小。
层积云除直接生成外,也可由高积云、层云、雨层云演变而来,或由积云、积雨云扩展或平衍而成。
① 透光层积云(Sc tra)——云层厚度变化很大,云块之间有明显的缝隙;即使无缝隙,大部分云块边缘也比较明亮。
② 蔽光层积云(Sc op)——阴暗的大条形云轴或团块组成的连续云层,无缝隙,云层底部有明显的起伏。有时不一定满布全天。
③ 积云性层积云(Sc cug)——由积云、积雨云因上面有稳定气层而扩展或云顶下塌平衍而成的层积云。多呈灰色条状,顶部常有积云特徵。
在傍晚,积云性层积云有时也可以不经过积云阶段直接形成。
④ 堡状层积云(Sc cast)——垂直发展的积云形的云块,并列在一线上,有一个共同的底边,顶部凸起明显,远处看去好象城堡。
⑤ 荚状层积云(Sc lent)——中间厚、边缘薄,形似豆荚、梭子状的云条。个体分明,分离散处。

层云

层云(St)——低而均匀的云层,象雾,但不接地,呈灰色或灰白色。
层云除直接生成外,也可由雾层缓慢抬升或由层积云演变而来。可降毛毛雨或米雪。
碎层云(Fs)——不规则的鬆散碎片,形状多变,呈灰色或灰白色。由层云分裂或由雾抬升而成。山地的碎层云早晚也可直接生成。

雨层云

雨层云(Ns)——厚而均匀的降水云层,完全遮蔽日月,呈暗灰色,布满全天,常有连续性降水。如因降水不及地在云底形成雨(雪)旛时,云底显得混乱,没有明确的界限。
雨层云多数由高层云变成,有时也可由蔽光高积云、蔽光层积云演变而成。
碎雨云(Fn)——低而破碎的云,灰色或暗灰色。不断滋生,形状多变,移动快。最初是各自孤离的,后来可渐併合。常出现在降水时或降水前后的降水云层之下。

高层云

高层云(As)——带有条纹或纤缕结构的云幕,有时较均匀,颜色灰白或灰色,有时微带蓝色。云层较薄部分,可以看到昏暗不清的日月轮廓,看去好象隔了一层毛玻璃。厚的高层云,则底部比较阴暗,看不到日月。由于云层厚度不一,各部分明暗程度也就不同,但是云底没有显着的起伏。
高层云可降连续或间歇性的雨、雪。若有少数雨(雪)旛下垂时,云底的条纹结构仍可分辨。 高层云常由卷层云变厚或雨层云变薄而成。有时也可由蔽光高积云演变而成。在我国南方有时积雨云上部或中部延展,也能形成高层云,但持续时间不长。
① 透光高层云(As tra)——较薄而均匀的云层,呈灰白色。透过云层,日月轮廓模糊,好象隔了一层毛玻璃,地面物体没有影子。
② 蔽光高层云(As op)——云层较厚,且厚度变化较大。厚的部分隔着云层看不见日月;薄的部分比较明亮一些,还可以看出纤缕结构。呈灰色,有时微带蓝色。

高积云

高积云(Ac)——高积云的云块较小,轮廓分明,常呈扁圆形、瓦块状、鱼鳞片,或是水波状的密集云条。成群、成行、成波状排列。大多数云块的视宽度角在1~5°。有时可出现在两个或几个高度上。薄的云块呈白色,厚的云块呈暗灰色。在薄的高积云上,常有环绕日月的虹彩,或颜色为外红内蓝的华环。
高积云都可与高层云、层积云、捲积云相互演变。
① 透光高积云(Ac tra)——云块的颜色从洁白到深灰都有,厚度变化也大,就是同一云层,各部分也可能有些差别。云层中个体明显,一般排列相当规则,但是各部分透明度是不同的。云缝中可见青天,即使没有云缝,云层薄的部分,也比较明亮。
② 蔽光高积云(Ac op)——连续的高积云层,至少大部分云层都没有什幺间隙,云块深暗而不规则。因为云层的厚度厚,个体密集,几乎完全不透光,但是云底云块个体依然可以分辨得出。
③ 荚状高积云(Ac lent)——高积云分散在天空,成椭圆形或豆荚状,轮廓分明,云块不断地变化着。
④ 积云性高积云(Ac cug)——这种高积云由积雨云、浓积云延展而成。在初生成的阶段,类似蔽光高积云。
⑤ 絮状高积云(Ac flo)——类似小块积云的团簇,没有底边,个体破碎如棉絮团,多呈白色。
⑥ 堡状高积云(Ac cast)——垂直发展的积云形的云块,远看并列在一线上,有一共同的水平底边,顶部凸起明显,好象城堡。云块比堡状层积云小。

捲云

捲云(Ci)——具有丝缕状结构,柔丝般光泽,分离散乱的云。云体通常白色无暗影,呈丝条状、羽毛状、马尾状、钩状、团簇状、片状、砧状等。
捲云见晕的机会比较少,即使出现,晕也不完整。我国北方和西部高原地区,冬季捲云有时会下零星的雪。
日出之前,日落以后,在阳光反射下,捲云常呈鲜明的黄色或橙色。
我国北方和西部高原地区严寒季节,有时会遇见一种高度不高的云,外形似层积云,但却具有丝缕结构、柔丝般光泽的特徵,有时还有晕,此应记为捲云。如无捲云特徵,则应记为层积云。
① 毛捲云(Ci fil)——纤细分散的云,呈丝条、羽毛、马尾状。有时即使聚合成较长并具一定宽度的丝条,但整个丝缕结构和柔丝般的光泽仍十分明显。
② 密捲云(Ci dens)——较厚的、成片的捲云,中部有时有暗影,但边缘部分捲云的特徵仍很明显。
③ 伪捲云(Ci not)——由鬃积雨云顶部脱离母体而成。云体较大而厚密,有时似砧状。
④ 钩捲云(Ci unc)——形状好象逗点符号,云丝向上的一头有小簇或小钩。

卷层云

卷层云(Cs)——白色透明的云幕,日、月透过云幕时轮廓分明,地物有影,常有晕环。有时云的组织薄得几乎看不出来,只使天空呈乳白色;有时丝缕结构隐约可辨,好象乱丝一般。我国北方和西部高原地区,冬季卷层云可以有少量降雪。 厚的卷层云易与薄的高层云相混。如日月轮廓分明,地物有影或有晕,或有丝缕结构为卷层云;如只辨日、月位置,地物无影,也无晕,为高层云。
① 毛卷层云(Cs fil)——白色丝缕结构明显,云体厚薄不很均匀的卷层云。
② 薄幕卷层云(Cs nebu)——均匀的云幕,有时薄得几乎看不见,只因有晕,才证明其存在;云幕较厚时,也看不出什幺显明的结构,只是日月轮廓仍清楚可见,有晕,地物有影。

捲积云

捲积云(Cc)——似鳞片或球状细小云块组成的云片或云层,常排列成行或成群,很象轻风吹过水麵所引起的小波纹。白色无暗影,有柔丝般光泽。 捲积云可由捲云、卷层云演变而成。有时高积云也可演变为捲积云。 整层高积云的边缘,有时有小的高积云块,形态和捲积云颇相似,但不要误认为捲积云。只有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个或以上的,才能算做捲积云。
① 和捲云或卷层云之间有明显的联繫。
② 从捲云或卷层云演变而成。
③ 确有捲云的柔丝泽和丝缕状特点。

判定与记录

云状的判定,主要根据天空中云的外形特徵、结构、色泽、排列、高度以及伴见的天气现象,参照“云图”,经过认真细緻的分析对比判定是那种云。判定云状要特别注意云的连续演变过程。
云状记录按“云状分类表”中二十九类云的简写字母记载。多种云状出现时,云量多的云状记在前面;云量相同时,记录先后次序自定;无云时,云状栏空白。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