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品汉朝:三国乱世与大汉衰亡的历史真貌

品汉朝:三国乱世与大汉衰亡的历史真貌

品汉朝:三国乱世与大汉衰亡的历史真貌

《品汉朝:三国乱世与大汉衰亡的历史真貌》是2006年陕西师範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徐兴无。该书截取了灵帝、献帝两朝五十二年的时间段,全景式地展示了这个帝国走向灭亡的过程,并由此揭示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些根本矛盾。

基本介绍

  • 书名:品汉朝:三国乱世与大汉衰亡的历史真貌
  • 作者:徐兴无
  • ISBN:9787561330838
  • 页数:234页
  • 出版社:陕西师範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年12月1日
  • 开本:16开

图书信息

出版社: 陕西师範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2月1日)
平装: 234页
开本: 16开
ISBN: 7561330839
条形码: 9787561330838
尺寸: 24 x 16.6 x 2 cm
重量: 381 g

作者简介

徐兴无,男,1964年生于江苏扬州,原籍江苏滨海。1983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科,至1993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文学史。着有《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等。

内容简介

在《品汉朝:三国乱世与大汉衰亡的历史真貌》中,读者不难发现,此后中国历史上任何帝国的灭亡,都以不同的形式重蹈大汉帝国的覆辙。因为这个帝国的灭亡不仅赋予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姓名,而且铸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个性。大汉帝国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帝国,她和在她之前试验性的秦帝国一起,开创并发展了一种崭新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是中华本土文化孕育出来的第一个强盛的时代。然而自东汉和帝以后,君主幼弱、外戚专政、宦官擅权、党锢事件、土族崛起、庄园经济、宗教运动、流民暴动、边将叛变、军阀割据等现象比肩接踵。至桓、灵以后,这些矛盾集中爆发。

媒体评论

历史与文学的最佳结合,通过历代王朝的衰亡,理解政治兴替的潜规则。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群考古学家不满意于历史学家们在书本上讨论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大汉帝国是如何灭亡的,发誓要找到真凭实据。他们发掘出了大汉首都洛阳城的遗址,那些南宫、北宫的残砖断瓦,在重见天日之后,仍是默默无语。
又过了十年,他们在安徽省毫县发现了大汉帝国的篡夺者曹操的宗族墓葬群。在一场墓砖上,烧制着赫然醒目的四个大字:苍天乃死!倘若对过去的重大事件逐一寻根究底,过去的一切会使我们特别注意到将来。
——古罗马历史学家波里比河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孝灵皇帝
享国最久的帝国——占星术的失误——退化的遗传——孤儿、天子、母后——三驾马车——士大夫和宦官——宇宙的启示——北宫政变
第二章 大放逐
被出卖的将军——御座上的青蛇——党人——学潮——李校尉——隐士的沉沦——党狱——千里大逃亡——坚强的母亲——黑暗中的对话
第三章 风雨如晦
胡太傅、难得糊涂——死谏——段将军——断弦——学术危机——灾异对策——鲤鱼腹中的书——卖官鬻爵——变态的法官——屠夫的女儿——焦尾琴
第四章 太平道
第五章 烽火狼烟
第六章 北邙山
第七章 东京西京
第八章 蒿里行
第九章 日蚀苍黄
遗响
以后的历史轨迹——一千七百年的墓穴诅咒
附录 东汉帝王列表
后记
再版后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