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大人论:中国传统中的理想人格

大人论:中国传统中的理想人格

大人论:中国传统中的理想人格

《大人论:中国传统中的理想人格》是2005年11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作者是张耀南。本书引用大量文献和资料对“大人”“君子”等这些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理想人格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和阐释。

基本介绍

  • 书名:大人论:中国传统中的理想人格
  • ISBN:7301098774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16开

内容简介

君子即“大人”,论君子即是论“大人”,论君子之人格即是论“大人”之人格。中国文化以君子为追求,实即以“大人”为追求。
“大人”就是不耽误、不虚掷那一点天生“智慧”与“灵明”的人,简言之,就是“长着脑袋想问题”的人,若是耽误了、虚掷了,“长着脑袋等于不长”,那就是“小人”。
作者对中国文化中的“大人”思想作了全面的剖析和评价。

目录

绪 论: 只为“大人”立传
第一章 “大人”、“君子”与“小人”
一、“大人”与“君子”
二、“道德”层面上之“君子”
三、所谓“天地境界”
四、“大人”之形形色色
第二章 “大人”人格之史的考察
一、孔子以前之“大人”
二、孔子心目中之“大人”
三、墨子以“兼”为“大”
四、老子以“不”为“大”
五、庄子以“至人”为理想
六、惠施以“泛爱”为“大”
七、孟子以“大丈夫”为理想
八、荀子以“圣人”、“大儒”为终极目标
九、中国文化中“大人”之定型
第三章 “大人”之“大知”
一、何谓“大知”
二、儒家“主智论”所主为何
三、道家“反智论”所反为何
四、法家“反智论”所反为何
五、中国“大知”思想之萎缩
第四章 “大人”之“大仁”
一、“小仁”与“大仁”
二、从“他人”的角度看“大仁”
三、从“万物”的角度看“大仁”
四、从“生生”的角度看“大仁”
五、从“流通”的角度看“大仁”
六、从“利益”的角度看“大仁”
七、从朱熹之《仁说》看“大仁”
八、从王阳明之《大学问》看“大仁”
九、从谭嗣同之(《仁学》看“大仁”
第五章 “大人”之“大勇”
一、何为“大勇”
二、“大勇”与“尚武”人格
三、何样之“死”可视为“大死”
四、“大勇”之表征
第六章 “大人”之“世界主义”视野
一、所谓“世界主义”的视野
二、“大人”之“世界主义”视野
三、“大人”之“世界主义”视野的特徵
四、“大人”之“世界主义”视野的现代价值
第七章 “大人”之“不隔主义”视野
一、人与人的“不隔”
二、人与物的“不隔”
三、物与物的“不隔”
四、“心”与“不隔主义”之视野
五、“大人”之“不隔主义”视野的现代价值
第八章 “大人”之“现象主义”视野
一、目前已知的几种说法
二、宇宙观上的现象主义“大视野”
三、由现象主义而致循环主义
四、由现象主义而致无限主义
五、由现象主义而致道德主义或价值主义
六、由现象主义而致人文主义
七、由现象主义而致整体主义或全息主义
后 记:成为“大人”也许不难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