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生命的脆弱与灵动:生命教育中学生读本

生命的脆弱与灵动:生命教育中学生读本

生命的脆弱与灵动:生命教育中学生读本

《生命的脆弱与灵动:生命教育中学生读本》是2010年岳麓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肖川、曹专。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生命的脆弱与灵动:生命教育中学生读本
  • 出版社:岳麓书社
  • 页数:309页
  • 开本:32
  • 品牌:岳麓书社
  • 作者:肖川、曹专
  • 出版日期:2010年2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807613671

内容简介

《生命的脆弱与灵动:生命教育中学生读本》内容简介:不论受到过何种教育,我们最后都得面对生活,都得回到生命本身我们不仅要学习如何考试、如何升学、如何择业,我们更要学习如何安全地生存、如何快乐地生活、如何迈向生命的圆满、充实和幸福我们期待这套书能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开展生命教育的参考读本,我们祝福全中国的学生、老师和家长能在这一系列读本申受益良多一生命是活着的一段历程,既然活着,就不妨好好活。活出滋味来,活出作为人的美好与灿烂来。

编辑推荐

《生命的脆弱与灵动:生命教育中学生读本》:英国教育哲学协会会员,教育部规划项目“生命教育”课题组专家,北京师範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肖川教授选编
肖川教授撰写的教育类畅销书《教育的理想与信念》销售达350000册
阅读经典美文,滋养生命成长
成长中的小故事,生命中的大故事
第一章 我,很重要
第二章 身体,生命的寓所
第三章 梦想,带领生命飞翔
第四章 勇气,点亮人生
第五章 爱,让生命延伸
第六章 快乐,是一种选择
第七章 时间,即生命
第八章 精神,铸就生命的永恆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我,很重要
我很重要/毕淑敏
别轻看了自己/马军
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蹟/奥格·曼狄诺
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纪广洋
寻找圣人/刘燕敏
论自己/朱自清
我的四季/张洁
成为你自己/周国平
偷窃自己的人/张洪浩
很高兴,我没有/周杰伦
如果我是你/三毛
生命的价值/佚名
活着的一万零一条理由/秦文君
太阳每天都不辞辛劳地升起/池田大作
心田上的百合花/林清玄
青春符号/张伟名
第二章 身体,生命的寓所
人的身体/甘地
我的身体/李汉荣
感谢身体/刘齐
身体是梦想的翅膀/詹伟明
哀哉肉体/颜元叔
谁在轻视肉体/周涛
让身体等等我们的灵魂/凌波
让身体和大脑一样发达/胡不归
造心/毕淑敏
关于生病/朱国良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卢梭
运动拯救生命/刘宇婷
27年的跑步生涯/村上春树
休息的艺术/王溢嘉
第三章 梦想,带领生命飞翔
梦想的价值/楚流湘
在梦想中起飞/刘东伟
有梦想才有作为/卢勤
人类需要梦想者/邓琮琮
谈立志/朱光潜
要活在巨大的希望中/池田大作
梦想有多美/卫宣利
谁也阻止不了你去梦想/任欢颜
倾斜的手掌也能飞翔/沈岳明
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陆勇强
你也能当总统/刘燕敏
梦想比条件更重要/辛西娅
在梦的远方/林清玄
向自己挑战的人/维吉尼亚·莫尔
第四章 勇气,点亮人生
勇气/狄斯尼
勇气引领人生/辛开复
谁敢,就赢/张晓风
胆为先/佚名
船长的勇气/A·梅尔休斯沈玮译
15米的勇气/张世普
穿过墓地的小路/青闰译
请给我一分钟/耿学成
你就是自己的奇蹟/姜钦峰
站起来的次数/佚名
当生命濒临绝境/苇笛
谢坤山:心有多宽,世界就有多大/桑美
他失明却不失败/戴维
石缝间的生命/林希
巨蟒与响尾蛇/麦可·希尔瓦
第五章 爱,让生命延伸
生命的召唤/惠特曼
痴心石/三毛
父母的心/川端康成
孝心无价/毕淑敏
打往天堂的电话/邵云
改变一生的闪念/李阳波
只有爱才会教人去爱/格瑞萨德
三十年的重量/余秋雨
生命中的明灯/巴金
生死跳伞/苏景义
爱心不会闲置/张丽钧
男孩城/袁劲梅
用爱疗伤/羽毛
用爱倾听/方冠晴
泪的重量/林希
第六章 快乐,是一种选择
生命如此短暂/李小林编译
快乐是一种选择/阿戴尔·拉腊
要生活得写意/蒙田
生活是美好的/契诃夫
人生的意思/郑海啸
从一个微笑开始/刘心武
笑口常开/贾平凹
……
第七章 时间,即生命
第八章 精神,铸就生命的永恆

文摘

回溯我们诞生的过程,两组生命基因的嵌合,更是充满了人所不能把握的偶然性。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机遇的产物。
常常遥想,如果是另一个男人和另一个女人,就绝不会有今天的我……
即使是这一个男人和这一个女人,如果换了一个时辰相爱,也不会有此刻的我……
即使是这一个男人和这一个女人在这一个时辰,由于一片小小落叶或是清脆鸟啼的打搅,依然可能不会有如此的我……
一种令人怅然以至走人恐惧的想像,像雾霭一般不可避免地缓缓升起,模糊了我们的来路和去处,令人不得不断然打住思绪。
我们的生命,端坐于机率垒就的金字塔的顶端。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还有权利和资格说我不重要吗?
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複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
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飘蕩。
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甚至愿灾痛以十倍的烈度降临于他们自身,以换取我的平安。
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人他们心底。
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髮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
我们的记忆,同自己的伴侣紧密地缠绕在一处,像两种混淆于一碟的颜色,已无法分开。你原先是黄,我原先是蓝,我们共同的颜色是绿,绿得生机勃勃,绿得苍翠欲滴。失去了妻子的男人,胸口就缺少了生死攸关的肋骨,心房裸露着,随着每一阵轻风滴血。

序言

人人都拥有生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珍惜生命,懂得欣赏生命的多姿,发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享受生命的快乐和幸福。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点开网路,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生命逝去的报导,他们或死于自然灾害,或死于人为的事故,或死于自杀和他杀——生命之花来不及绽放就黯然凋零,生命乐章来不及奏响就戛然而止,让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
这些都是我们能耳闻目睹的生命受到极端损害的人间悲剧。其实,更多的悲剧是我们觉察不到的,更多的生命损害是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的,比如人们为了不当的追求而浪费时间、损害健康、牺牲当下的生活和自由的心灵等,这样的事情随处可见,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生活没乐趣,生命没活力的大人和小孩。
巴特勒在《生命之路》中说:世界上除了人,所有的动物都知道生命真谛就是享受生命。作为高级动物的人,为什幺就不懂得生命的真谛,不仅不享受生命,反而还天天製造戕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悲剧呢?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作为一个教育理论的探索者,我认为今天的教育过分地追求知识的掌握、智慧型的发展和学业的成功而缺少对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关注,缺乏对于个体心灵的关注是一个重要因素。单从“学生”这个词看,中国的教育通常是把“学”摆在第一位而把“生”放在后面。这种不当的教育价值追求,导致人们学到知识而不懂生活,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失去了生命的华美。
其实,不论毕业于哪个学校,不论受到过何种教育,我们最后都得面对生活。都得回到生命本身。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