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

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

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

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是一种传统音乐。成立于雍正九年(1731年),以明崇祯后妃娘娘所赐半副銮驾(即仪仗)予挂甲寺,挂甲寺人于清雍正年间凭此銮驾成立了庆音法鼓老会,距今已400多年。她是一个既有精美道具,又有高超的表演技巧,优美的舞蹈动作的法鼓老会。老会初为民间文法鼓,后于嘉庆六年(1801年)传入武法鼓,加入飞铙、飞钹,技艺代代相传。

脂粉地得赐半副銮驾

这面天津最老的法鼓鼓面直径48厘米,中心直径63厘米,高54厘米。谈起大法鼓的来历,明末崇祯年间,挂甲寺原名大孙庄,代管四十八村,所缴纳钱粮供宫中娘娘所享,为娘娘的“脂粉地”。明末由于乱世年荒,各地均没有向宫中缴纳钱粮,唯有大孙庄丰收缴税,皇帝后妃娘娘欣喜,在南巡时将銮驾赐予大孙庄,由于没有赐辇,故称为“半副銮驾”。大法鼓就在“半副銮驾”之中,距今近400年历史,在此基础上,挂甲寺人于清雍正九年(1731)成立了挂甲寺庆音法鼓老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
  • 地理标誌:天津市挂甲寺
  • 批准时间:2008年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级别:国家级
  • 成立:雍正九年(1731年)
  • 法鼓打击乐器:铛子 、络子、钹 、铙、鼓

乐器

作为一种民间音乐,銮驾由日月龙风扇,九曲黄罗伞,轮 、螺、伞 、盖、金瓜、斧、朝天蹬、花、罐、鱼、长、蝠、元、扇、庆、茹、艾、方、软对、硬对、高照等器物组成一堂,统称銮驾。
法鼓有五种打击乐器:铛子 、络子、钹 、铙、鼓 。有乐谱曲套数十种,常用的有集合队员的乐谱,开场乐谱,改点乐谱等,大量曲套有对联、桥头、瘸腿、锈球、连珠炮、双桥 、老河西等。最独特的是五套隔一套,变化多样,优美动听,有韵遐迩。
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

现状

该老会经常在年节和大型民俗文化活动中出会表演 。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历经三百年的风雨历程,特别是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对老会銮驾资助维修倖存至今。近几年来,在区政府、街办事处领导的支持下 ,老会踵事增华重放光彩。2005年,挂甲寺街被命名为“天津市民间艺术之乡”。
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