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寒樱
飞寒樱,樱属落叶乔木,早中樱的代表品种。开花较早,在武汉东湖樱花园,每年3月上旬盛开,花期较长,约为15天左右。
先花后叶,花色为亮粉红色,盛开时极为壮观,在武汉东湖樱花园已经形成早春赏樱的景观,是极具开发价值的樱花新品种。
飞寒樱在观赏习性和生长习性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具体表现在:树型高大强健,树形优美,适应性强,抗虫抗病性突出,在工程运用粗放管理的状况下依然能够表现出突出的观赏效果。
"飞寒樱”与另外一个樱花代表品种“染井吉野”花期一前一后,飞寒樱的盛花期刚好是染井吉野的初花期,两者紧密相连。所以习惯上把“飞寒樱”和“染井吉野”称为“姊妹花”。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飞寒樱
- 拉丁学名:C.campanulata 'Feihan'新品种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蔷薇目
- 科:蔷薇科
- 亚科:李亚科
- 属:樱属
- 亚属:典型樱亚属
- 种:飞寒樱
- 分布区域:广东及广东以北至河北以南区域
形态特徵
飞寒樱树形为鹅卵形,典型的先花后叶品种,花色红艳靓丽,开花及其繁密。
花瓣5枚,亮粉红色,花大,花径3.8-4.4厘米;花瓣椭圆形,花态开张,盛开时5枚花瓣分离而平展于同一个平面上。再配上向下垂挂的纤长花梗,所以盛开时,犹如朵朵粉蝶满园飞舞,美丽异常。

飞寒樱3月上旬盛开,在花期上它比早花品种(初美人)晚几天,比中花品种(如染井吉野)早几天,所以在花期搭配上为早花品种 和 中花品种重要连线品种。与其同期开放的樱花品种很少,所以在樱花造园及花期连线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飞寒樱”的花期与中樱代表品种“染井吉野”一前一后,飞寒樱进入盛花期时,染井吉野进入初花期,两者紧密相连,所以习惯上把“飞寒樱”和“染井吉野”称为“姊妹花”。
生长习性
飞寒樱性喜阳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生长最好,不耐盐硷土。根系较其他樱花品种深而粗壮,但忌栽植在积水低洼地。
在武汉东湖樱花园多年的栽培观察中,飞寒樱的耐寒和耐旱力要高于普通樱花品种,尤其在恶劣气候中表现出较强的耐受力。
生长势强健,3年生嫁接苗的乾径抵得上有些樱花品种5年生的嫁接苗。
在病虫害的抵抗力上,飞寒樱显着高于其他樱花。树形直立性强,枝条粗壮,叶片宽厚,栽培管理容易。
通常樱花花芽生长方式为一芽单生(花芽或者叶叶),飞寒樱花芽常3芽并列,中间为叶芽,两边各一个花芽。两边花芽萌发开放后,中间叶芽开始萌发,不会形成花后盲枝。
着花容易,花量大,通常2-3年的栽植苗即可表现出很好的观赏效果。
飞寒樱耐寒耐热性都比较好,适应区域广。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浙江,福建,安徽,江苏,湖南,湖北,陕西,山东,山西,河南,江西等地都可以栽植。
栽培技术
飞寒樱为杂交育种获得,可以结实,但由于有性繁殖存在很大的变异性,故不能播种繁育。
扦插繁育可以用来扩繁母本,但扦插出来的苗长势较慢,树形直立性偏弱,故培育工程苗大规模栽植通常不採用扦插繁育的方式。
嫁接宜採用山樱花作为砧木,以切腹接法为主,
嫁接的时间根据各地的气候变化而定,一般在2月初到2月底为宜,樱花萌芽之前进行嫁接。
穗的採集和修剪:一般选取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採集的枝条要茁壮,匀称、芽眼多而饱满。
切腹嫁接法:低位切腹嫁接法的嫁接部位,选择在砧木茎高出地面5-8厘米处。
穗的採集和修剪:一般选取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採集的枝条要茁壮,匀称、芽眼多而饱满。
切腹嫁接法:低位切腹嫁接法的嫁接部位,选择在砧木茎高出地面5-8厘米处。
第一步,先削砧木。在砧木茎高出地面2厘米处倾斜下刀,刀锋切向砧木心,切口的长度为3-4厘米。
第二步,削接穗。在接穗第一个芽往下1厘米处削出一个斜面,斜面的倾斜度为10度角,斜面长度大约2~3厘米。在斜面的正对面再削出一个2-3厘米长,倾斜角度为10度角的斜面。接穗上要留2-4个芽眼,最后用嫁接刀将接穗平面短截。一个接穗的长度为5-6厘米。
第三步,嫁接绑扎。接穗插入砧木中,使两边的木质形成层对齐,再用宽1厘米,最好有一定弹性的塑胶薄膜条进行绑扎,将切口裹紧,再包住接穗短截的部位。最后将膜条拉紧,绑扎繫紧。选择接穗的粗细度和砧木的粗细度要一致,木质形成层一定要对齐,提高成活率。
嫁接苗的栽植要求:
嫁接苗的栽植要求:
土壤选择
飞寒樱在含腐殖质较多的沙质壤土和粘质壤土中(pH5.5~6.5)都能很好地生长。在南方土壤粘重的地方,一般混合自製腐叶土(收集树叶及酸性土、鸡粪、木炭粉沤制而成的土壤)。注意,混合前必须将原有粘土块全部打碎,否则起不到改土作用。在地下水位不足1米的地方採用高栽法,即把整个栽植穴垫平后,再在上面堆土栽苗。北方硷性土,需要施硫磺粉或硫酸亚铁等调节pH值至6左右。每平方米施硫磺粉2克,有效期1~2年,同时每年测定,使pH值不超过7。
栽植时间
以春秋两季为宜,通常在樱花落叶后发芽前(11月下旬--3月上旬)栽植成活率高。实践证明樱花秋季落叶后栽植相比春季发芽前栽植,效果更好。秋季刚落叶后及时栽植,地面温度逐步降低,但土壤温度依然较高,可以在入冬前萌发出新的毛细根。来年开春芽点萌发后,根系可以直接输送养分,有助于减少缓苗时间,促进生长。
栽植密度
樱花为强阳性树种,适度增加栽植间距,有利于樱花苗的生长开花。
园林套用
飞寒樱色鲜艳亮丽,枝叶繁茂旺盛,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被广泛用于园林观赏。

飞寒樱可以群植成林,也可植于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
可大片栽植造成“花海”景观,可三五成丛点缀于绿地形成锦团,也可孤植。
树形高大挺拔,分支力强,生长旺盛,冠幅饱满,树形优美,遮阴性强,成行列植于公路两旁可以打造非常壮观的樱花大道景观。
物种区别
1,飞寒樱与绯寒樱(寒绯樱)的区别
两者名称非常相似,但为完全不同的品种,具体分别如下:
飞寒樱 | 寒绯樱 | |
花色 | 亮粉红色 | 紫红色 |
花型 | 花瓣开张,平展在同一平面 | 花瓣抱合不开张 |
花径 | 3.8-4.4厘米 | 1.8-2.4厘米 |
树形 | 乔木,宽卵型 | 小乔木,伞型 |
花期 | 3月上旬 | 2月下旬 |
花量 | 巨 大 | 中等 |
耐寒性 | 强 | 中等 |
繁育方式 | 嫁接 | 播种 |
2,飞寒樱与速生樱花的区别
飞寒樱生长速度较快,但把飞寒樱称作速生樱花属于非常不专业的说法。
樱花里除了飞寒樱,还有很多品种长势也比较快,但与速生樱花没有任何关係。
具体分别如下:
飞寒樱 | 速生樱花(河南速生) | |
花色 | 亮粉红色 | 白色 |
花型 | 花瓣开张,平展在同一平面 | 花瓣较开张,花瓣之间有重叠 |
花期 | 3月上旬 | 3月中下旬 |
叶片 | 宽长,表面光滑 | 椭圆形,较小,表面粗糙 |
花量 | 巨大 | 较少 |
花叶开放顺序 | 先花后叶 | 花叶齐放 |
花芽分布方式 | 单芽或三芽并列 | 单芽 |
繁育方式 | 嫁接 | 扦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