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计算机网路标準教程(2013-2015版)

计算机网路标準教程(2013-2015版)

计算机网路标準教程(2013-2015版)

《计算机网路标準教程(2013-2015版)》是2012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计算机网路标準教程(2013-2015版)
  • ISBN:9787302307778
  • 定价:39.8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2-12
  • 装帧:平装

图书简介

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授课经验编写的。全书共分12章,内容涉及计算机网路概论、网路体系结构,以及按照不同体系层中所套用的相关技术及服务等,如数据通信、网路通信协定、IP位址及路由选择、数据传输中的相关服务等。本书还介绍无线网路技术,网路传输介质、网路设备、计算机网路安全和网路管理等。本书为真正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在每章后面安排2~3个实验指导内容,以此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目录

第1章计算机网路概论 1
1.1计算机网路的形成与发展 2
1.1.1计算机网路的定义 2
1.1.2计算机网路的产生 2
1.1.3计算机网路的发展 3
1.2了解Internet网路 5
1.2.1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 5
1.2.2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 6
1.3计算机网路功能介绍 7
1.3.1计算机网路的基本性能 7
1.3.2计算机网路的套用 8
1.4计算机网路的结构与类型 10
1.4.1计算机网路的组成结构 10
1.4.2计算机网路的分类 11
1.4.3网路的拓扑结构 15
1.5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 17
1.5.1网路体系结构 17
1.5.2协定与划分层次 19
1.5.3TCP/IP的体系结构 22
1.6思考与练习 23
第2章物理层 25
2.1物理层及物理层通信 26
2.1.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6
2.1.2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26
2.1.3物理层向数据链路层
提供的服务 27
2.1.4有关通信的几个基本概念 27
2.2多路复用技术 29
2.2.1频分多路复用技术 29
2.2.2时分多路复用技术 29
2.2.3波分复用 30
2.3信道的通信方式 31
2.3.1串列通信和并行通信 31
2.3.2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信 32
2.4宽频接入技术 33
2.4.1xDSL技术 33
2.4.2光纤同轴混合网
(HFC网) 36
2.4.3FTTx技术 37
2.5实验指导——测试网路流量 38
2.6实验指导——抓获网路数据 41
2.7思考与练习 42
第3章数据链路层 45
3.1数据链路层设计要点 46
3.1.1数据链路层的模型 46
3.1.2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46
3.1.3数据链路层的服务 48
3.2点对点协定 49
3.2.1PPP协定的特性 49
3.2.2PPP协定的帧格式 49
3.2.3PPP协定的链路过程 50
3.3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52
3.3.1区域网路的数据链路层 52
3.3.2CSMA/CD协定 53
3.4乙太网技术 54
3.4.1传统乙太网 54
3.4.2快速乙太网 55
3.4.3千兆乙太网 56
3.4.4万兆乙太网 58
3.5实验指导——ADSL连线Internet 59
3.6实验指导——宽频路由器设定 61
3.7思考与练习 64
第4章网路层 66
4.1网路层设计要点 67
4.1.1向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67
4.1.2无连线服务和面向连线
服务的实现 68
4.2网际协定 71
4.2.1IP位址分类 71
4.2.2IP位址与MAC地址 72
4.2.3IP数据报的格式 73
4.2.4IP数据报的分片与组装 75
4.2.5IP数据报路由选项 76
4.3子网掩码 76
4.3.1子网掩码概述 76
4.3.2子网掩码的计算 78
4.3.3网路号与广播地址 80
4.4地址解析协定和逆地址解析协定 82
4.4.1地址解析 82
4.4.2IP位址与物理地址的
映射 82
4.4.3反向地址解析
协定RARP 83
4.5IPv6协定及定址 84
4.5.1什幺是IPv6 84
4.5.2IPv6格式 84
4.5.3IPv6的特性 85
4.5.4单播IPv6地址 87
4.5.5多播IPv6地址 87
4.5.6任播IPv6地址 88
4.5.7主机和路由器地址 88
4.6实验指导——子网划分 89
4.7实验指导——安装协定 90
4.8思考与练习 92
第5章路由协定与路由选择 94
5.1路由算法 95
5.1.1什幺是路由算法 95
5.1.2算法最佳化原则 95
5.1.3最短路径路由 96
5.1.4距离矢量路由 97
5.1.5链路状态路由 98
5.1.6分级路由 99
5.1.7移动主机的路由 99
5.2网际控制报文协定 100
5.2.1ICMP报文格式 101
5.2.2ICMP报文类型 101
5.3IP路由选择协定 102
5.3.1自治系统与路由选择
协定 103
5.3.2路由信息协定(RIP) 103
5.3.3最短路径优先
协定(OSPF) 105
5.3.4外部网关协定(EGP) 107
5.4虚拟专用网 108
5.4.1了解虚拟专用网 109
5.4.2实现VPN连线 110
5.5网路地址转换 111
5.5.1了解网路地址转换 111
5.5.2网路地址转换工作流程 111
5.5.3NAT技术的作用 112
5.6实验指导——划分VLAN连线埠 113
5.7实验指导——IP及子网
掩码配置 114
5.8思考与练习 116
第6章传输层 118
6.1了解传输层 119
6.1.1传输层服务 119
6.1.2传输层端—端通信的
概念 120
6.1.3网路服务与服务
质量QoS 121
6.1.4传输层的连线埠 122
6.2用户数据报协定UDP 123
6.2.1UDP概述 123
6.2.2UDP的首部格式 124
6.3传输控制协定(TCP) 124
6.3.1TCP概述 124
6.3.2TCP最主要的特点 125
6.3.3TCP报文格式 125
6.3.4TCP连线 126
6.4流量控制 128
6.4.1停止等待协定 128
6.4.2滑动视窗协定 130
6.5TCP的拥塞控制 131
6.5.1了解拥塞控制 131
6.5.2拥塞控制方法 132
6.6实验指导——网路共享软体 133
6.7实验指导——网路通信软体 134
6.8思考与练习 138
第7章套用层 141
7.1了解套用层 142
7.1.1主要的套用层协定 142
7.1.2TCP/IP协定簇及协定
之间的关係 142
7.2域名系统 144
7.2.1域名系统概述 144
7.2.2域名系统的结构 144
7.2.3域名伺服器 146
7.3档案传送协定 147
7.3.1TFP概述 147
7.3.2FTP基本工作原理 148
7.3.3简单档案传送协定 148
7.4远程终端协定 149
7.5全球资讯网 149
7.5.1全球资讯网概述 150
7.5.2统一资源定位符 151
7.5.3超文本传送协定 152
7.6电子邮件 153
7.6.1电子邮件概述 153
7.6.2简单邮件传送协定 155
7.7实验指导——注册电子信箱 156
7.8实验指导——安装FTP伺服器 158
7.9思考与练习 162
第8章网路传输介质 164
8.1同轴电缆 165
8.2双绞线 166
8.2.1双绞线的结构 166
8.2.2双绞线的分类 166
8.2.3双绞线的类别 167
8.2.4双绞线与设备的连线 169
8.3光纤 170
8.3.1光纤概述 171
8.3.2光纤通信 172
8.3.3光纤接入所需元件 173
8.4无线传输介质 177
8.4.1无线电波 178
8.4.2红外线 180
8.4.3雷射 182
8.5实验指导——製作双绞线 183
8.6实验指导——两台计算机互连实
现档案共享 185
8.7思考与练习 191
第9章无线网路技术 193
9.1无线网路概述 194
9.1.1什幺是无线网路 194
9.1.2无线网路划分 194
9.2IEEE802.11标準 195
9.2.1IEEE802.11体系结构 195
9.2.2IEEE802.11物理
介质规範 197
9.2.3IEEE802.11介质
访问控制 199
9.3无线网路的连线方式 200
9.3.1典型连线方式 200
9.3.2户外连线方式 201
9.4无线广域网技术 203
9.4.1GSM技术 203
9.4.2WAP技术 204
9.4.33G通信技术 205
9.4.4其他无线广域网技术 207
9.5实验指导——安装无线
网卡驱动 209
9.6实验指导——配置无线网路 211
9.7思考与练习 214
第10章网路设备 216
10.1网卡 217
10.1.1网卡概述 217
10.1.2网卡的工作原理 218
10.1.3网卡的类型 218
10.2交换机 219
10.2.1交换技术 219
10.2.2交换机的类型 221
10.2.3交换机工作原理 222
10.2.4交换机技术参数 224
10.3路由器 226
10.3.1路由器的功能及
路由原理 226
10.3.2路由器的类型 227
10.3.3路由器的主要技术 228
10.3.4路由器的接口 230
10.4无线网路设备 232
10.4.1无线网卡 232
10.4.2无线交换机与路由器 233
10.5实验指导——创建并修改账户 234
10.6实验指导——提高共享计算机的
上网速度 237
10.7思考与练习 239
第11章计算机网路安全 242
11.1计算机网路安全概述 243
11.1.1计算机网路安全的含义 243
11.1.2网路安全的主要内容 245
11.1.3网路安全策略 246
11.1.4计算机网路安全管理 248
11.2网路安全技术 250
11.2.1物理安全 250
11.2.2数据加密 252
11.2.3认证技术 254
11.3防火墙 256
11.3.1防火墙的主要功能 256
11.3.2防火墙的类型 257
11.3.3防火墙技术 259
11.4常见的网路攻击技术 260
11.4.1社会工程学攻击 260
11.4.2密码攻击 261
11.4.3网路监听 261
11.4.4拒绝服务攻击 262
11.4.5网路连线埠扫描攻击 263
11.4.6缓冲区溢出攻击 264
11.4.7IP位址欺骗 265
11.4.8电子邮件攻击 265
11.5实验指导——安装防火墙 266
11.6实验指导——安装并使用360
安全卫士 268
11.7思考与练习 272
第12章计算机网路管理 274
12.1网路管理基础 275
12.1.1网路管理概述 275
12.1.2网路管理的功能 275
12.1.3网路管理系统 277
12.1.4网路管理标準 278
12.2网路管理协定 279
12.2.1网路管理协定简介 279
12.2.2简单网路管理协定 279
12.3网路管理软体 285
12.3.1网路管理软体概述 285
12.3.2网路管理软体的技术 286
12.4网路故障分析与排除 287
12.4.1故障分析 287
12.4.2网路硬体故障 289
12.4.3网路软体故障 291
12.5实验指导——查看及管理
区域网路 292
12.6实验指导——查看伺服器日誌 293
12.7思考与练习 296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