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的物联网
智慧的物联网:感知中国和世界的技术一般指本词条
《智慧的物联网:感知中国和世界的技术》从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物联网发展的社会背景与技术背景,全面地介绍了支撑物联网的信息技术、物联网与网际网路的区别与联繫,深入地讨论了物联网在感知中国和世界方面的作用以及物联网发展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智慧的物联网:感知中国和世界的技术》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语言流畅,图文并茂,可以供从事物联网研究与产品研发的人员、技术管理人员以及政府机关负责制定物联网技术研究、套用与产业发展规划的工作人员阅读,同时也可以供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阅读。
基本介绍
- 书名:智慧的物联网
- 作者:吴功宜
- ISBN:9787111307105
- 页数:266
- 定价:36.00元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年6月1日
- 开本:16开
版权资讯
书名:智慧的物联网
作者:吴功宜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6月1日
开本:16
定价:36.00元
内容简介
智慧的物联网不仅将渗透到智慧型交通、智慧型城市、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公共安全、智慧型家居等领域,还将极大推动经济发展,成为新的经济成长点。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引发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我国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选择,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两化”融合、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抓手,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世界的浪潮,中国的机遇,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关键年,胡锦涛主席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还指出“要抓新一代信息网路技术发展的机遇,创新信息产业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和普及网际网路技术,加快发展物联网技术,重视网路计算和信息存储技术开发,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研究和建设新一代网际网路,改变我国信息资源行业分隔,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促进信息共享,保障信息安全。”
作者简介
吴功宜,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计算机网路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网路与信息安全方向的研究。目前主要从事无线网路、P2P网路及其安全问题的研究。历任南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信息技术科学学院院长。
主持和参加完成计算机网路、数据通信与信息安全方向的科研项目20多项,获部委与省市科技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路工程师》大纲制定与教材编写任务;参加编着和出版的教材、译着、专着30余部。
作为天津市政府信息化工作专家组成员和主要研究人员,参与起草“天津信息港工程规划纲要”、“天津信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天津市软体产业发展规划”:主持“天津市信息化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总体)研究”工作;参与“天津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的研究与起草工作。2000年获南开大学特等奖教金,2003年获天津市十五立功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学术兼职包括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天津市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长。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与物联网
1.1 创新是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1.1.1 信息技术的辉煌
1.1.2 信息技术的困惑
1.1.3 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1.2 信息产业的发展
1.2.1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认识信息产业
1.2.2 从与信息社会关係的角度认识信息产业
1.2.3 从发展战略的角度认识信息产业
1.3 信息化的发展
1.3.1 信息化与社会经济发展转型
1.3.2 信息化的内涵
1.3.3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物联网
1.4.1 21世纪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决策
1.4.2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1.4.3 物联网发展的社会背景
1.4.4 物联网发展的技术背景
1.4.5 物联网的作用:从信息化“烧钱”到信息化“赚钱”的观念变化
1.4.6 物联网:感知中国与世界
1.4.7 物联网结构
1.4.8 我国发展物联网的阶段性问题
1.4.9 我国发展物联网技术需要解决的六个主要问题
1.5 未来物联网的发展与CPS研究计画
1.5.1 CPS研究计画的提出
1.5.2 CPS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章小结
第2章 支撑物联网的信息技术
2.1 计算机技术:物联网的计算工具
2.1.1 高性能计算、普适计算与云计算
2.1.2 资料库与数据仓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1.3 人工智慧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1.4 多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1.5 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1.6 嵌入式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1.7 可穿戴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套用
2.2 通信技术:物联网的通信工具
2.2.1 移动通信的分类
2.2.2 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2.2.3 3G与物联网套用
2.2.4 光纤通信与光传输网技术
2.2.5 下一代网路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3 积体电路:物联网的基石
2.3.1 微电子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2.3.2 积体电路的研究与发展
2.3.3 系统晶片的研究与套用
本章小结
第3章 网际网路:物联网的运行环境
第4章 无线感测器网路:物联网的末梢神经
第5章 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物联网的空间信息支撑技术
第6章 射频标籤:物联网的物品标识技术
第7章 数字中国:物联网的套用
第8章 智慧型机器人:物联网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第9章 物联网技术在军事上的套用:物联网与现代战争
第10章 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安全的保障
参考文献
第1章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与物联网
1.1 创新是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1.1.1 信息技术的辉煌
1.1.2 信息技术的困惑
1.1.3 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1.2 信息产业的发展
1.2.1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认识信息产业
1.2.2 从与信息社会关係的角度认识信息产业
1.2.3 从发展战略的角度认识信息产业
1.3 信息化的发展
1.3.1 信息化与社会经济发展转型
1.3.2 信息化的内涵
1.3.3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物联网
1.4.1 21世纪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决策
1.4.2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1.4.3 物联网发展的社会背景
1.4.4 物联网发展的技术背景
1.4.5 物联网的作用:从信息化“烧钱”到信息化“赚钱”的观念变化
1.4.6 物联网:感知中国与世界
1.4.7 物联网结构
1.4.8 我国发展物联网的阶段性问题
1.4.9 我国发展物联网技术需要解决的六个主要问题
1.5 未来物联网的发展与CPS研究计画
1.5.1 CPS研究计画的提出
1.5.2 CPS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章小结
第2章 支撑物联网的信息技术
2.1 计算机技术:物联网的计算工具
2.1.1 高性能计算、普适计算与云计算
2.1.2 资料库与数据仓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1.3 人工智慧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1.4 多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1.5 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1.6 嵌入式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1.7 可穿戴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套用
2.2 通信技术:物联网的通信工具
2.2.1 移动通信的分类
2.2.2 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2.2.3 3G与物联网套用
2.2.4 光纤通信与光传输网技术
2.2.5 下一代网路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3 积体电路:物联网的基石
2.3.1 微电子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2.3.2 积体电路的研究与发展
2.3.3 系统晶片的研究与套用
本章小结
第3章 网际网路:物联网的运行环境
第4章 无线感测器网路:物联网的末梢神经
第5章 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物联网的空间信息支撑技术
第6章 射频标籤:物联网的物品标识技术
第7章 数字中国:物联网的套用
第8章 智慧型机器人:物联网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第9章 物联网技术在军事上的套用:物联网与现代战争
第10章 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安全的保障
参考文献